《化工厂系统安全管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难波桂芳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5063·3453
  • 页数:422 页
图书介绍:

总论化学工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问题 1

1.安全的基本概念 1

2.企业中安全管理的地位 1

目录 1

3.化学工厂的安全管理 2

3.1.技术革新 2

3.2.规模扩大和联合企业的形成 3

3.3.作业内容的变化 3

3.5.安全管理专职部门 4

1.4.1.3.安全管理组织和日常业务 6 4

3.4.安全管理的实施 4

3.7.教育和训练 5

3.6.安全管理的有关标准 5

3.8.共同调查研究 6

4.结束语 6

1.1.2.安全管理 8

第一章理想的安全体制和应具备的条件 8

1.1.1.最佳化计划 8

第1节 安全管理的最佳化计划 8

1.1.3.系统工程学的分析 9

1.1.4.1.对于物质和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评价 11

1.1.4.安全性评价 11

1.1.4.2.人的因素的安全性评价 13

1.1.5.工厂诊断 15

1.1.5.1.企业内部评价 15

1.1.5.2.由第三者进行的防灾诊断 21

1.1.6.理论的分析 22

笫2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 25

1.2.1.最近事故情况及其原因和预防措施(关于化学灾害事故) 25

1.2.2.政府和法制 26

1.2.3.2.石油化学工业的安全管理 27

1.2.3.安全管理和企业的责任(企业和联合企业的安全问题) 27

1.2.3.1.石油化工的发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27

1.2.3.3.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安全管理 30

1.2.4.安全教育的系统化 30

1.2.5.安全工程师 31

2.1.1.引言 1 31

笫3节安全管理体制及运用 32

1.3.1.引言 32

1.3.2.安全管理的任务和评价 32

1.3.2.1.安全管理的任务 32

1.3.2.2.安全管理的评价 33

1.3.3.企业组织中安全机构的地位 35

1.3.3.1.公司的组织 35

1.3.3.2.公司组织中安全部门的地位 36

1.3.3.3.安全职能的评价事例 36

1.3.3.4.公司安全组织的职能与任务 38

1.3.4.企业各部门在安全方面的活动 40

1.3.4.1.预测业务和情报、资料的应用 40

1.3.3.5.按照企业特点,确定管理体制 40

1.3.4.2.各部门在预防事故方面的业务 41

1.3.4.3.从工艺开发到装置建成的程序和安全检查 41

1.3.4.4.各阶段在安全上的讨论重点 43

1.3.4.5.安全计划的编制及其实施 44

1.3.4.6.基本计划和实施计划的编制(例) 48

1.3.4.7.自主安全审查体制 51

1.3.4.8.根据安全职责范围应确立的体制 51

1.3.4.9.安全部门协调工作的任务 51

1.3.5工厂作业安全体制 51

1.3.5.1.综合安全管理 51

1.3.5.2.向紧急事态过渡 53

1.3.5.3.昼、夜值班 54

1.3.6.2.事故事例和预防措施 56

1.3.6.社会灾害和第三者灾害的预防 56

1.3.6.1.社会灾害和第三者灾害的定义 56

1.3.5.4.与公司的联系 56

1.3.6.3.向政府及地区的联系和报告 57

1.3.7.1.安全部门的业务和安全工程师的活动 57

1.3.7.安全工程师的职能和作用 57

1.3.7.2.安全工程师的任务 58

1.3.7.3.安全工程师的地位 58

1.3.7.4.安全工程师的评价和待遇 59

1.3.8.情报、资料的收集与运用 59

第4节 安全管理的运用和要点 60

1.4.1安全管理组织的运用和要点 60

1.4.1.1.安全管理的基本组织 60

1.4.1.2.安全管理组织的运用重点 60

1.4.1.4.管理组织中的安全管理者 65

1.4.1.5.第一线管理者的安全职责 66

1.4.1.6.维修和安全管理组织 67

1.4.2.安全委员会的活动要点 68

1.4.2.1.安全管理的反馈(Feed back)机能 68

1.4.2.2.安全委员会的活动 69

1.4.3.安全教育活动和要点 71

1.4.3.1.安全管理的重点 71

1.4.3.2.安全知识教育的要点 71

1.4.3.3.讨论式的安全教育 72

1.4.3.4.安全教育中的安全知识材料 73

1.4.3.5.安全技能教育的要点 73

1.4.3.6.安全技能的定型化 74

1.4.3.7.安全态度教育 76

2.3.2.5.容器 1 78

1.4.3.8.安全教育的手段及其效果 80

1.5.1.安全点检的必要性 81

第5节 进行安全点检的方法及编制安全标准要点 81

1.5.1.1.生产设备的点检 82

1.5.1.2.操作环境的安全点检 86

1.5.2.安全诊断 88

1.5.2.1.由部外专家进行的安全诊断 89

1.5.2.2.由部内管理者进行诊断 95

1.5.2.3.由部内操作者自己进行诊断 95

1.5.3.编制安全标准的要点 96

1.5.3.1.编制禁止作业标准的要点 96

1.5.3.2.安全标准操作卡编制要点 98

第6节发生异常时的安全措施 99

1.6.1.化工厂异常情况的特点和防灾措施 99

1.6.1.1.异常的定义 99

1.6.1.2.化工厂“异常”的特点 100

1.6.1.3.异常时基本措施——其一〈第一阶段,操作阶段的异常〉 100

1.6.1.4.异常时基本措施——其二〈第二阶段,火灾·爆炸〉 103

1.6.1.5.异常时基本措施—其三〈第三阶段,重大灾害·人身伤亡〉 104

1.6.2.1.设计阶段的准备 105

1.6.2.发生异常状态的事前准备 105

1.6.2.2.事故、灾害发生时的安全措施 107

1.6.3.结束语 111

1.6.3.1.建立紧急安全体制 112

1.6.3.2.情况判断和指挥 112

1.63.3.设立重大灾害本部 112

1.6.3.4.异常事态的终结和本部的解散 112

第7节 有关联合企业安全、防灾的法律体系 113

1.7.1.引言 113

1.7.2.联合企业与安全防灾 113

1.7.2.1.联合企业的概念 113

1.7.2.2.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115

1.7.2.3.联合企业的发展 116

1.7.3.联合企业的安全防灾法规 120

1.7.2.4.联合企业的定义 120

1.7.3.1.消防法 121

1.7.3.2.高压气体管理法 123

1.7.3.3.防灾措施基本法规 125

1.7.4.石油联合企业的防灾法案 125

1.7.4.1.法案确定的过程 125

1.7.4.2.法案的概要 126

第1节建厂时在安全管理上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131

第二章安全管理技术上的各种问题 131

2.1.2.工厂用地的选择 132

2.1.2.1.在选择用地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133

2.1.2.2.地形 133

2.1.2.3.地质 133

2.1.2.4.环境 133

2.1.2.5.供水和排水 133

2.1.2.7.工厂所在区域内的工厂用地 134

2.1.2.6.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 134

2.1.3.工厂内各种设备的布置 135

2.1.4.装置的布置 138

2.1.5.机器的布置 142

2.1.6.各类备品放置场地的布置 143

2.1.7.其他管理 144

2.1.8.结束语 144

笫2节 石油贮罐维护和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145

2.2.1.引言 145

2.2.2.各界的动向 145

2.2.3.石油贮罐事故举例 147

2.2.3.1.由于基础地基破坏而引起的事故 147

22.3.4.使用管理上的事故 148

2.2.3.5.天灾引起的破坏事故 148

2.2.3.3.腐蚀引起的事故 148

2.2.3.2.侧面板的脆性破坏事故 148

2.2.4.1.材料方面的注意事项 149

2.2.4.2.防漓材料 149

2.2.3.6.其他事故 149

2.2.4.设计、建设管理时的注意事项 149

2.2.4.3.侧面板 150

2.2.4.4.底板 150

2.2.4.5.基础 151

2.2.4.6.顶盖 153

2.2.4.7.焊接 153

2.2.5.使用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 155

2.2.5.1.防止爆炸 155

2.2.5.2.防止因腐蚀造成泄漏 155

2.2.5.3.非均匀下沉 156

2.2.5.4.其他 158

2.2.6.维护检修方面的有关问题 158

2.2.6.1.基础的修复 158

2.2.6.2.其他 160

2.2.7.结束语 161

第3节 石油静电安全管理问题 161

2.3.1.石油产品的带电问题 162

2.3.1.1.石油产品的带电 162

2.3.1.2.管道内壁和材质的影响 164

2.3.1.3.过滤器的影响 164

2.3.1.4.电阻率和带电倾向 164

2.3.1.5.水分的影响 166

2.3.1.6.随着飞沫流出的带电 166

2.3.1.7.电荷的衰减和放电 167

2.3.2.防止事故的措施 172

2.3.2.1.汽车油罐 173

2.3.2.2.油槽车 176

2.3.2.3.小型油船 176

2.3.2.4.贮油罐 177

2.3.3.石油以外的静电问题 179

2.3.3.1.人体的带电 179

2.3.3.2.伴随高压气体喷出的静电带电 182

2.3.4.事故举例 186

2.3.5.结束语 193

笫4节 泄漏气体的检测和安全管理上的各种问题 194

2.4.1.引言 194

2.4.2.事故原因和气体泄漏检测方法 195

2.4.2.1.事故原因 195

2.4.2.2.气体、蒸气的性质和危险性 195

2.4.2.3.气体泄漏的检测方法 198

2.4.3.1.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和氧的检测原理 199

2.4.3.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及系统 199

2.4.3.2.检测及报警装置的组成 202

2.4.3.3.检测及报警系统(总体构成) 203

2.4.3.4.配置检测及报警装置的条件 204

2.4.4.运行状况和维护检修 207

2.4.4.1.各种条件下的气体检测和报警 207

2.4.4.2.维修、检查 208

2.4.5.结束语 208

第5节 防爆电气设备设计的各种问题 209

2.5.1.序 209

2.5.2.可燃气爆炸和防止爆炸的一般方法 209

2.5.2.1.可燃气爆炸现象 209

2.5.2.2.气体爆炸的极限条件 210

2.5.2.3.防止气体爆炸的一般方法 210

2.5.3.爆炸性气体的危险等级分类 211

2.5.3.2.爆炸等级 212

2.5.3.3.实际的危险等级分类 212

2.5.4.电气设备防爆构造的必要条件 212

2.5.4.1.各种防爆构造的共同要点 212

2.5.3.1.自燃等级 212

2.5.4.2.耐压防爆构造 215

2.5.4.3.充气防爆构造 216

2.5.4.4.充油防爆构造 216

2.5.4.5.增安型防爆构造 217

2.5.4.6.本质安全型防爆构造 218

2.5.5.危险场所的判断 219

2.5.5.1.危险场所的定义 219

2.5.5.2.危险场所的分类 219

2.5.5.3.危险场所的确定 219

2.5.6.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 220

2.5.5.4.危险场所的范围 220

2.5.6.1.防爆构造的选择 221

2.5.6.2.防爆性能的确认 221

2.5.6.3.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讨论 223

2.5.6.4.维修问题 223

2.5.7.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 223

2.5.7.1.设置场所 223

2.5.7.2.电气设备的安装 223

2.5.7.3.外部配线的连接 226

第6节 化工厂的消防设备与最佳配备 227

2.6.1.概要 227

2.6.1.1.名词的含义 227

2.6.1.2.消防设备的种类与机能 230

2.6.1.3.最佳配备考虑的问题 231

2.6.2.存在的几个问题 232

2.6.2.1.关于火灾规模的设想不统一 233

2.6.2.2.消防能力评价不明确 234

2.6.2.3.消防手段的效率低 234

2.6.2.4.火灾开始时现场情报不充分 235

2.6.2.5.消防设备的能力不足 235

2.6.2.6.消防设备的维修管理不完善 235

2.6.3.目前应采取的措施 235

2.6.3.1.自主地进行火灾设想 236

2.6.3.2.消防系统的现场训练 236

2.6.3.3.确立网目状消防战术 236

2.6.3.4.防灾中心与现场之间的情报管理的联络系统化 236

2.6.3.5.消防设备二重、三重备用系统的研究和设置 236

2.6.3.6.加强消防设备维修管理体制 236

2.6.4.2.联合企业消防情报管理系统的现场联络 240

2.6.4.1.消防系统的典型化 240

2.6.4.将来的课题 240

2.6.4.3.监察厅及情报管理系统的现场联络 241

2.6.4.4.合理集中联合企业内部消防战斗能力 241

2.6.4.5.地震防灾措施的改善 241

2.6.4.6.促进消防设备的技术发展 241

2.6.5.期望的理想状态 241

2.6.5.1.安全管理状况 241

2.6.5.2.安全诊断 242

2.6.5.3.加强维修管理 243

2.6.5.4.实施安全训练 243

2.6.5.5.加强安全情报工作 243

笫7节 化工厂的个人防护用品 243

2.7.1.个人防护用品概论 243

2.7.2.头部保护用品 244

2.7.3.1.防护眼镜 245

2.7.3.眼和面部的防护用品 245

2.7.3.2.镜片 246

2.7.3.3.面部防护用品 247

2.7.4.耳防护用品 248

2.7.5.呼吸器官防护用具 249

2.7.5.1.防尘面具 250

2.7.5.2.防毒面具 251

2.7.5.3.送气式防毒面具 253

2.7.5.4.空气呼吸器 254

2.7.5.5.开放式氧气呼吸器 256

2.7.5.6.循环式氧气呼吸器 257

2.7.6.护身用品 258

2.7.6.1.劳动卫生保护服 258

2.7.5.8.简易救生器和自救器 258

2.7.5.7.带氧气发生器的氧气呼吸器 258

2.7.6.2.耐热、耐寒服 260

2.7.6.3.静电服等 262

2.7.7.手的防护用品 263

2.7.8.足部防护用品 264

第8节 安全色标 266

2.8.1.颜色 266

2.8.2.颜色的三个属性 267

2.8.3.颜色的特性 267

2.8.4.安全色彩的JIS标准 268

2.8.4.1.安全色彩使用规则(JIS Z 9101) 268

2.8.4.2.荧光安全色彩使用规则(JIS Z 9106) 271

2.8.4.3.安全色光使用规则(JIS Z 9104) 272

2.8.4.4.管路识别(JIS Z 9102) 272

2.8.5.化工厂与色彩调节 274

2.8.5.1.色彩调节的起源 274

2.8.4.5.防灾标志 274

2.8.5.2.外部颜色的调配 275

2.8.5.3.内部颜色的调配 275

第三章装置系列操作的安全措施 277

第1节 装置系列的效率问题和安全措施 277

3.1 1.装置系列的效率问题 277

3.1.1.1.备用设备和备用系列的概念 277

3.1.1.2.新技术的寿命和淘汰 280

3.1.1.3.装置的设计和更新 282

3.1.2.化工装置的安全措施 282

3.1.2.1.对大型化和未采用过的极限条件的考虑 282

3.1.2.2.循环使用中组分的变化和杂质的聚集 283

3.1.2.3.理想的流程模式和实际的流程 284

3.2.1.事故类型的变化 286

第2节 系统化时代的电气安全 286

3.2.1.1.局部性事故 287

3.2.1.2.系统性事故 287

3.2.1.3.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287

3.2.2.安全法令方面的对应措施 289

3.2.2.1.劳动安全卫生法 291

3.2.2.2.美国劳动安全卫生法(OSHA) 292

3.2.3.电气安全系统的技术规则 292

3.2.3.1.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295

3.2.3.2.自动防止故障及安全自锁装置的方法 297

3.2.3.3.提高维修工作的方法 298

3.2.4.本质安全化 299

3.2.4.1.本质安全设备 299

3.2.4.2.本质安全化系统 300

3.2.5.关于最佳产品系统 301

3.2.5.1.解决措施的提案 301

3.2.5.2.今后的问题 302

第3节 工艺流程测试仪表的安全措施和系统 303

3.3.1.测试仪表和流程控制 303

3.3.1.1.测试仪表的概念 303

3.3.1.2.工艺流程控制 303

3.3.1.3.测试仪表的设计和安全措施 305

3.3.2.计算机控制 305

3.3.2.1.引入计算机的意义 305

3.3.2.2.计算机控制 306

3.3.3.安全管理和软件 308

3.3.3.1.事故树分析 308

3.3.3.2.运转监视和软件 310

3.3.3.3.整体系统的安全管理 311

3.3.4.人机系统的概念 312

3.3.4.1.机械和人的分工 312

3.3.4.2.误操作和系统故障 313

3.3.4.3.入机结合面 316

3.3.5.安全管理系统的方向 318

第4节 化工工艺流程的安全设计和操作 319

3.4.1.化工工艺流程的安全设计 319

3.4.1.1.化工安全设计 320

3.4.1.2.机械的安全设计 321

3.4.1.3.预防腐蚀的安全设计 322

3.4.1.4.关于公害的安全设计 323

3.4.2.操作和安全化设计 324

3.4.2.1.操作方法 324

3.4.2.2.试生产和安全设计 325

3.4.2.3.运转中的安全措施 326

3.4.2.4.操作和安全设计 327

3.4.2.5.泄漏时的安全措施 330

3.4.2.6.关于自动防止故障 330

3.5.2.1.流程的监视 332

3.5.2.流程监视、数据收集和记录 332

3.5.1.引言 332

第5节 装置操作的安全措施和计算机 332

3.5.2.2.数据的收集 333

3.5.2.3.记录 333

3.5.3.控制 333

3.5.3.1.平时的控制 334

3.5.3.2.紧急时的控制 334

3.5.4.训练设施 335

3.5.4.1.训练用模拟装置 336

3.5.4.2.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 338

3.5.4.3.工艺流程模拟 338

3.5.5.实际事例 339

3.5.5.1.关键设备的监控和异常时的处置 339

3.5.5.2.阀门联锁系统 340

3.5.5.3.全自动化系统 342

3.5.5.4.训练用模拟装置的模型 343

3.5.6 .结束语 344

第6节 生产装置操作的安全措施 345

3.6.1.安全措施 345

3.6.2.安全操作和安全理论 346

3.6.2.1.安全第一 346

3.6.2.2.安全操作要点和消除故障 346

3.6.2.3.事故发生的体系 347

3.6.3.设备和人的关系 348

3.6.3.1.异常的设想 348

3.6.3.2.从人机工学考虑的预防措施 348

3.6.3.3.人为失误 349

3.6.3.4.事故事例的应用 351

3.6.5.1.维修人员的水平 352

3.6.5.维修和事故的关系 352

3.6.4.2.维修管理 352

3.6.4.1.爆炸火灾原因的考察 352

3.6.4.因管理不当造成的爆炸火灾事故 352

3.6.5.2.维修作业的意义 353

3.6.5.3.有关操作人员个人的问题 353

3.6.5.4.修理工程的管理体系 353

3.6.5.5.误操作 353

3.6.5.6.维护检修作业 354

3.6.5.7.设计业务 354

3.6.5.8.施工 355

3.6.5.9.平面布置 355

3.6.6.安全技术教育 355

3.6.6.1.企业教育 355

3.6.6.2.安全技术教育的位置 356

3.6.7.4.对新技术干部的安全技术教育 357

3.6.7.3.现场管理者 357

3.6.7.2.一般教育内容 357

3.6.7.1.新工人 357

3.6.7.教育课程 357

3.6.7.5.专门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 358

3.6.7.6.干部的安全教育训练 358

3.6.7.7.第一线监督者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358

3.6.7.8.知识教育 358

3.6.7.9.安全技能教育 358

3.6.7.10.一般管理人员的技能教育 358

3.6.7.11.对现场监督者进行训练的安全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358

3.6.7.12.工厂的安全技术教育 358

3.6.7.13.安全教育的训练方法 359

3.6.8.教育的重点 359

3.6.8.1.教育的重点 359

3.6.8.2.主体和客体 359

3.6.8.7.实践 360

3.6.8.6.现场教育 360

3.6.8.3.避免保守性 360

3.6.8.5.关联性 360

3.6.8.4.条件的两个方面 360

第四章安全管理的实例 362

第1节 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的安全管理 362

4.1.1.公司的概况 362

4.1.2.安全管理的发展 364

4.1.3.安全管理措施及其实施状况 373

4.1.3.1.安全管理组织 374

4.1.3.2.安全预算制度 375

4.1.3.3.安全表扬制度 375

4.1.3.4.劳资的协调体制 378

4.1.3.5.厂长、工程部长安全会议 379

4.1.3.7.卫生管理的线性化 . 380

4.1.3.6.自主管理运动 380

4.1.3.8.现场工程安装的安全管理 383

4.1.4.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84

4.1.4.1.操作环境和工作中保证安全 384

4.1.4.2.操作规程 385

4.1.4.3.安全点检和评价 385

4.1.4.4.进行卫生管理的手段 385

4.1.4.5.劳资协商 386

4.1.4.6.确立安全操作标准(标准操作) 386

4.1.4.7.安全教育和技术训练 386

4.1.5.结束语 386

笫2节 日本石油的安全管理 387

4.2.1.引言 387

4.2.2.安全管理组织 387

4.2.3.设备上、操作上的安全措施 388

4.2.5.安全教育 389

4.2.4.操作上的安全措施和训练 389

第3节 旭道公司的安全管理 390

4.3.1.安全、防灾的基本概念 390

4.3.2.确保安全的基本条件 390

4.3.2.1.制定企业方针及其贯彻 390

4.3.2.2.规程、标准类 391

4.3.2.3.教育、训练和人的行动 392

4.3.2.4.调查和讨论 393

4.3.2.5.检查、维修 394

4.3.2.6.安全、防灾体制和组织 394

4.3.2.7.安全、防灾设备 395

4.3.3.实际的安全防灾管理 405

4.3.3.1.企业方针 405

4.3.3.2.安全管理体制和组织 405

4.3.3.3.规程、标准类 407

4.3.3.5.调查、讨论 409

4.3.3.4.教育、训练 409

4.3.3.6.安全防灾设备 410

4.3.3.7.安全、环境点检 410

第4节 安全点检表的使用方法 410

4.4.1.安全巡检任务的评价 410

4.4.1.1.安全巡检的意义 410

4.4.1.2.安全巡检的任务 410

4.4.1.3.巡检技术 411

4.4.1.4.评价的必要 411

4.4.2.校验表的应用 412

4.4.2.1.校验表的必要性 412

4.4.2.2.编制程序 412

4.4.3.用事故预兆备忘录对异常状态进行联系 419

4.4.4.安全措施的自动化 420

4.4.5.事故事例及其应用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