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理论 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念群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9236051
  • 页数:2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2007年8月第2次印刷。中层理论的建构对于中国史研究的意义至少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量可使我们摆脱宏大叙事的纠缠。目前许多历史著作行文叙述总是宏阔而不细致,概论式的判断比比皆是,本质主义式的断语草草形成,里边惟独看不到日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踪迹,人变成了冷冰冰的趋势与规律的符号表征。二是讨论如何改变史界只拉车不看路式的工匠型治史方式。「丛书介绍」 “鹅湖”取意于南宋时期江西铅山的著名书院——“鹅湖书院”。朱熹、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曾同会于此,辩论“性理”之道,后人称之为“鹅湖之会”,传扬天下而成为士林佳话。后来,“鹅湖之会”便被作为一种学术盛况和学术传统的象征,寓指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和不同思想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的学术风气。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文社科的“引进—模仿”色彩逐渐淡出,而“创造—参与”之追求日益凸显。经过80年代的激越蹈厉、90年代的沉潜蕴积,中国学术正在深入精进,这套“鹅湖学术丛书”即以此繁荣学术为念。这套丛书以“学术原创”、“中国话语”、“问题意识”为原则,有别于充斥坊间的整理汇编类图书、简单译介类图书等,超越了重复堆垛而毫无创新的学术泡沫

第一章 现代中国史研究“正统观念”的源起及其反思 1

一 “国民史学观”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创构 1

二 社会史的表述方式与世界体系的关联性 7

三 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 13

四 中国史学的传统渊源:“正统观”与现代意识的悖论关系 20

五 起源神话的迷思:现代意识的陷阱 28

六 “复原论”的魔影:实证主义的误区 33

七 克服“正统观”束缚的可能性:一种推测 37

一 启蒙话语与“心理主义”解释传统的复归 51

第二章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思想史问题意识的演变 51

二 传统如何被创造性地转化? 62

三 超越“激进”与“保守”的二元对立框架 68

四 中国思想史研究与“现代性”问题 74

五 由西租东:“理论旅行”的现代性意义 86

第三章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 99

一 “国家-社会”的对峙框架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99

二 “公共领域”概念与中国经验 108

三 “韦伯式圈卷”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116

四 冲突与控制:汉口的近代化模式 119

五 对“汉口模式”的批评与反批评 123

六 “市民社会”概念在中国史研究中的适用限度 128

七 “市民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前景 134

第四章 从“士绅支配”到“地方自治”:基层社会研究的范式转变 143

一 士绅理论:从“身份论”到“支配模式” 143

二 村落共同体的功能演变与地方组织诠释的多义性 157

三 从结构功能分析到社区史研究 162

第五章 “中层理论”的建构与中国史问题意识的累积突破 192

一 “中层理论”的诠说与合理移用 192

二 “现代化叙事”果真取代“革命史叙事”了吗? 195

三 黄宗智的“过密化”概念对“中层理论”建构的导向意义 199

四 “懦学地域化”概念:知识社会学建构的得与失 210

五 “懦学地域化”概念在西方中国学脉络中的定位 216

六 建构中国式“中层理论”解释的多重资源 223

第六章 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历史如何重新书写? 232

一 从“后现代”到“后殖民”:中国语境下的差异与选择 232

二 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具体实践 241

三 “现代叙事”与“后现代叙事”之争:若干研究问题的辨析 250

四 后现代研究取向的自我调整和发展 257

五 “常识性批判”:立场与方法如何区分? 264

主要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