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中国史研究“正统观念”的源起及其反思 1
一 “国民史学观”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创构 1
二 社会史的表述方式与世界体系的关联性 7
三 美国中国学思潮中的“世界观念”与国内史学的关系 13
四 中国史学的传统渊源:“正统观”与现代意识的悖论关系 20
五 起源神话的迷思:现代意识的陷阱 28
六 “复原论”的魔影:实证主义的误区 33
七 克服“正统观”束缚的可能性:一种推测 37
一 启蒙话语与“心理主义”解释传统的复归 51
第二章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思想史问题意识的演变 51
二 传统如何被创造性地转化? 62
三 超越“激进”与“保守”的二元对立框架 68
四 中国思想史研究与“现代性”问题 74
五 由西租东:“理论旅行”的现代性意义 86
第三章 “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 99
一 “国家-社会”的对峙框架与地方史研究的兴起 99
二 “公共领域”概念与中国经验 108
三 “韦伯式圈卷”与中国城市史研究 116
四 冲突与控制:汉口的近代化模式 119
五 对“汉口模式”的批评与反批评 123
六 “市民社会”概念在中国史研究中的适用限度 128
七 “市民社会”研究在中国的前景 134
第四章 从“士绅支配”到“地方自治”:基层社会研究的范式转变 143
一 士绅理论:从“身份论”到“支配模式” 143
二 村落共同体的功能演变与地方组织诠释的多义性 157
三 从结构功能分析到社区史研究 162
第五章 “中层理论”的建构与中国史问题意识的累积突破 192
一 “中层理论”的诠说与合理移用 192
二 “现代化叙事”果真取代“革命史叙事”了吗? 195
三 黄宗智的“过密化”概念对“中层理论”建构的导向意义 199
四 “懦学地域化”概念:知识社会学建构的得与失 210
五 “懦学地域化”概念在西方中国学脉络中的定位 216
六 建构中国式“中层理论”解释的多重资源 223
第六章 身处后现代思潮中的我们:历史如何重新书写? 232
一 从“后现代”到“后殖民”:中国语境下的差异与选择 232
二 后现代方法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具体实践 241
三 “现代叙事”与“后现代叙事”之争:若干研究问题的辨析 250
四 后现代研究取向的自我调整和发展 257
五 “常识性批判”:立场与方法如何区分? 264
主要参考文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