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
教育政策和导向概说 1
(一)时兴时废的官学 7
(二)“九品中正”的选士制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教育思想 27
(一)徐干和《中论》的教育思想 27
(三)傅玄和《傅子》的教育思想 32
(三)刘劭和《人物志》人才思想 38
(四)嵇康自由主义教育思想 47
(五)葛洪和《抱朴子》教育思想 54
下篇 魏晋南北朝教育论著选读 73
魏武帝(曹操) 73
修学令 73
整齐风俗令 73
选举令 74
求贤令 74
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74
举贤勿拘品行令 75
华歆 75
请叙郑小同表 75
魏文帝(曹丕) 76
取士不限年诏 76
以侍中郑称为武德侯傅令 77
诫子 77
交友论 77
曹植 77
学官颂 有序 78
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 78
魏明帝(曹叡) 80
贡士以经学为先诏 81
策试罢退浮华诏 81
科郎吏从高堂隆等受经诏 81
选举诏 82
蜀昭烈帝(刘备) 82
遗诏 82
向朗 83
戒子遗言 83
诸葛亮 84
诫子书 84
诫外生书 84
论交 85
吴大帝(孙权) 85
论吕蒙读书 85
张俨 86
请立太子师傅表 86
晋武帝(司马炎) 87
敦喻五教诏 87
晋元帝(司马睿) 88
议置博士诏 88
郭璞 89
尔雅叙 89
庾亮 90
在武昌开置学官教 90
晋明帝(司马绍) 91
尊师傅诏 91
后赵赵王(石勒) 92
招贤书 92
前秦秦帝(苻坚) 92
简学生受经诏 93
后秦秦帝(姚苌) 93
置学官令 93
西凉凉公(李?) 94
诫诸子 94
写诸葛亮训诫勖诸子 95
宋武帝(刘裕) 95
与臧焘敕 96
宋文帝(刘义隆) 96
求贤诏 96
崇孔圣诏 97
嘉奖师儒诏 97
厉武诏 97
周朗 98
献谠言书(节选) 98
宋孝武帝(刘骏) 100
建仲尼庙诏 100
兴学诏 100
选举诏 101
诏太宰江夏王义恭 101
宋明帝(刘彧) 102
求贤才诏 103
顧愿 103
定命论(节选) 103
庾蔚之 105
弟子为师服 105
齐高帝(萧道成) 105
立学诏(江淹代作) 106
顾欢 106
夷夏论(节选) 106
齐武帝(萧颐) 107
选学官诏 107
量给孔子祭秩诏 107
齐明帝(萧鸾) 108
兴学诏 108
复孔子祭秩诏 108
梁武帝(萧衍) 109
建学诏 109
用贤诏 110
答周弘正释乾坤二系诏 110
旁求俊乂诏 110
遣皇子及王侯子弟入学诏 111
问群臣音乐诏 111
舆何胤敕 111
置五经博士诏 112
梁简文帝(萧纲) 112
求宁国、临城二公入学表 113
诫当阳公大心书 113
劝医论 113
梁元帝(萧绎) 115
召学生教 115
请于州置学校表 115
与学生书 116
皇太子讲学碑 116
释奠祭孔子文 117
祭颜子文 117
金楼子(节选) 117
陈文帝(陈茜) 119
进贤诏 119
答沈不害诏 120
陈后主(陈叔宝) 120
求贤诏 121
改建孔子朝诏 121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122
敕有司劝课 122
刁雍 122
兴礼乐表 123
矫颓俗疏 124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125
颁下新字诏 126
禁私立学校诏 126
灭佛法诏 126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 127
修复佛法讲寺诏 127
选补宜先尽劳旧才能诏 128
北魏孝文帝(元宏) 128
祀孔子庙禁妇女合杂诏 128
贡举诏 129
劝农桑诏 129
党里推贤而长者以教民诏 129
讲武诏 130
以尉元、游明根为三老五更诏 130
令高闾与太乐详采古今音律诏 131
拓跋英 131
奏请遣使就郡练考诸生 132
崔光 132
请补缀石经表 132
北魏宣武帝(元恪) 133
建国学诏 134
精选举诏 134
审议贡举诏 134
立学诏 135
立医馆诏 135
严敕限期立学诏 135
令群官考论音律诏 136
报任城王澄立学诏 136
北齐文宣帝(高洋) 136
移汉石经诏 136
北齐孝昭帝(高演) 137
立学诏 137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137
举贤良诏 137
北周武帝(宇文邕) 138
以于谨为三老诏 138
令狐德棻 138
儒林列传序 139
刘义庆《世说新语》选读 140
赏誉第八 140
品藻第九 196
规箴第十 233
容止第十四 251
自新第十五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