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绪 论 1
第一节生物化学的定义 1
第二节生物化学的内容 1
一、叙述生化 1
二、动态生化 2
三、机能生化 2
第三节研究生物化学的目的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2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
第一节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3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和分子量 5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5
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6
第三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9
一、肽键和肽 9
二、蛋白质分子结构及其规律性 11
第四节蛋白质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1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1
二、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2
第五节蛋白质的分类 24
第六节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 25
一、大分子亲水胶体性质 25
二、两性解离与等电点 25
五、蛋白质的变性 26
四、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6
三、紫外吸收特征与定量分析 26
第三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8
第一节核苷酸 28
一、碱基 28
二、戊糖 29
三、磷酸 29
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 31
一、DNA的分子结构 32
二、RNA的分子结构 35
一、核酸的大小和测定 40
二、核酸的水解 40
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40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41
第四节基因和基因组简介 43
一、病毒基因组 43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 43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 44
第四章酶 45
第一节酶的概念 45
第二节酶作用的分子基础 45
一、酶的化学组成 45
二、酶的活性中心 46
三、酶活性中心外与催化活性有关的结构 47
二、酶的命名 48
第三节酶的分类与命名 48
一、酶的分类 48
第四节酶促反应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49
一、酶促反应的特点 49
二、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49
第五节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51
一、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51
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52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和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54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和酶作用的最适pH 55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55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55
第六节酶活力的调节 59
一、酶的变构调节 60
二、酶的可逆性共价修饰 61
三、酶活力受调节蛋白调节 61
四、酶的水解激活调节(酶原激活) 62
五、同工酶 62
六、酶含量的调节 62
第七节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63
一、酶活力测定及酶单位 63
二、酶与疾病的诊断 63
三、酶与疾病的治疗 63
一、维生素A 64
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 64
第五章维生素 64
二、维生素D 66
三、维生素E 67
四、维生素K 68
第二节水溶性维生素 68
一、维生素B1 68
二、维生素B2 69
三、尼克酸和尼克酰胺(维生素B3) 70
四、维生素B6 70
五、泛酸(遍多酸、维生素B5) 72
六、生物素 72
七、叶酸 73
八、维生素B12(钴胺素) 74
九、a-硫辛酸 75
十、维生素C(抗坏血酸) 76
第六章糖代谢 77
第一节概述 77
第二节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77
第三节血糖 78
一、血糖的主要来源及去路 78
二、血糖浓度的调节 78
第四节糖的无氧酵解 79
一、反应过程 80
二、糖酵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82
四、糖酵解的调节 84
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84
第五节糖的有氧氧化 85
一、反应过程 85
二、糖的有氧氧化及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88
三、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90
四、糖有氧氧化与糖酵解间的相互调节 90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90
一、反应途径 91
二、生理意义 92
第七节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93
一、糖原合成 93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调节 95
二、糖原分解 95
第八节糖异生作用 97
一、反应过程 97
二、生理意义 98
三、糖异生的调节 99
第九节糖蛋白与蛋白聚糖 99
一、糖蛋白 99
二、蛋白聚糖 100
第七章脂类代谢 103
第一节脂类在体内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103
一、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103
二、脂肪酸的命名和分类 104
三、脂类的生理功能 105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106
一、脂类的消化 106
二、脂类的吸收 106
第三节脂类在血中的转运——血浆脂蛋白 107
一、血脂的组成及含量 107
二、血浆脂蛋白 107
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与功能 110
四、高脂血症 113
第四节甘油三酯的中间代谢 114
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114
二、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 120
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的生成 123
四、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125
第五节磷脂的代谢 125
一、磷脂的结构与分类 125
二、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 126
三、甘油磷脂的合成代谢 127
第六节胆固醇的代谢 128
一、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129
二、胆固醇的转变与排泄 130
三、胆固醇合成代谢的调节 131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133
二、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还原的方式 133
第八章生物氧化 133
第一节生物氧化的概念及参与酶类 133
三、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与自由能变化 134
四、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135
第二节线粒体氧化体系 136
一、线粒体 136
二、呼吸链 137
三、氧化磷酸化 141
第三节ATP与能量的释放、储存和利用 144
三、其他核苷三磷酸 145
第四节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 145
二、ATP的储存 145
一、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基来源 145
一、a-磷酸甘油穿梭系统 146
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 146
第五节微粒体及其他氧化系统 147
一、加单氧酶反应体系 147
二、过氧化氢与自由基 148
第九章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150
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问题 150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150
二、氮平衡和蛋白质的需要量 150
三、必需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151
四、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52
一、消化 153
第二节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153
五、临床上静脉补液用的氨基酸制剂 153
二、吸收 155
三、腐败 156
第三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158
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158
二、氨的代谢 161
三、a-酮酸的代谢 165
四、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167
第四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168
一、一碳单位的代谢 168
二、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169
三、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171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 172
第十章核苷酸的代谢 174
第一节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74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174
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176
三、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调节 177
四、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177
第二节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77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178
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179
第三节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79
一、二磷酸脱氧核糖核苷的生成 179
二、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80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81
三、脱氧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181
第四节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81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82
第十一章DNA的复制、修复与重组DNA 183
第一节DNA复制的几个基本原则 183
一、半保留复制 183
二、半不连续复制 184
三、RNA引物 184
四、复制的真实性 185
第二节参与DNA复制的一些酶类和蛋白质 185
一、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 185
三、解旋、解链酶类 186
二、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186
四、引发体 187
五、DNA连接酶 187
第三节DNA复制过程 188
一、复制的起始 188
二、复制的延长 188
三、复制的终止 189
四、端粒DNA的复制 190
第四节DNA的损伤与修复 192
一、造成DNA损伤的因素 192
二、DNA损伤的类型 193
三、修复机制 194
第五节重组DNA技术与基因工程 195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 196
二、重组DNA分子的构建 197
三、重组DNA分子引入宿主细胞 200
四、筛选 201
五、一些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01
第十二章基因的转录、转录后加工及逆转录 204
第一节参与转录的酶类 204
一、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204
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205
第二节转录过程 205
一、起始 205
二、延长 207
三、终止 207
一、mRNA的转录后加工 209
四、转录的抑制剂 209
第三节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 209
二、rRNA的转录后加工 212
三、tRNA的转录后加工 213
第四节逆转录、逆转录病毒及癌基因 215
一、逆转录病毒及逆转录酶 215
二、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216
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219
第一节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219
一、mRNA 219
二、tRNA 221
第二节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22
三、核糖体及多核糖体 222
四、可溶性蛋白质因子 222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 223
二、翻译的起始 223
三、肽链的延长 224
四、肽链合成的终止 227
五、真核生物翻译的一些特点 227
第三节翻译后加工 228
一、N-端met或fmet的去除或去甲酰基 228
二、二硫键的形成 228
三、个别氨基酸残基的化学修饰 228
五、多蛋白的加工 229
四、信号肽及蛋白质前体中不必要肽段的切除 229
六、亚单位的聚合 230
第四节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因素 230
一、抗生素的作用 230
二、影响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因素 230
第十四章基因表达的调控 233
第一节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233
一、乳糖操纵子 233
二、色氨酸操纵子 236
第二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238
一、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结构的变化 238
二、参与基因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 238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织体系 243
第十五章激素生化 243
第一节概论 243
二、激素的化学本质 244
三、激素的作用特点 244
四、激素的受体 244
五、激素分泌的调节和反馈 244
六、激素的作用机制 245
第二节甲状腺激素 245
一、生物合成 246
二、分泌、运输及降解 248
三、对代谢的作用 248
五、常见甲状腺疾病 249
四、分泌的调节 249
第三节儿茶酚胺类激素 250
一、生物合成 250
二、降解 251
三、对代谢的作用 251
四、分泌的调节 251
第四节肾上腺皮质激素 251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 252
二、生物合成 252
三、分泌和运输 252
四、灭活及排泄 254
六、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55
五、对代谢的作用 255
第五节胰岛的激素 256
一、胰岛素 257
二、胰高血糖素 257
三、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258
第六节垂体的激素 258
一、生长激素和催乳素 259
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黑激素和有关多肽 259
三、促甲状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和促卵泡生成素 261
四、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 261
三、GHRIH 262
二、LRH 262
一、TRH 262
第七节下丘脑的激素 262
第八节心钠素和内皮素 263
一、心钠素 263
二、内皮素 263
第十六章信号转导 265
第一节细胞信号的概况 265
一、细胞外信号分子的识别 265
二、分泌性信号分子作用途径 265
第二节细胞膜受体的类型 267
一、离子通道联系型受体 267
二、G蛋白联系型受体 267
一、G蛋白联系型受体家族 268
三、酶联系型受体 268
第三节通过G蛋白联系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 268
二、三聚体GTP-结合蛋白(G蛋白) 269
三、通过cAMP的信号转导系统 269
四、通过Ca2+的信号转导系统 272
五、cAMP和Ca2+途径的相互作用 274
第四节酶联系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 274
一、受体鸟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系统 274
二、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系统 274
三、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信号系统 277
第五节脂溶性细胞外信号分子介导的信号转导系统 279
一、细胞内受体的结构域 279
二、脂溶性细胞外信号分子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 280
第十七章血液生化 281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及其化学成分和功能 281
一、血液的组成 281
二、血液的化学成分 281
三、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282
第二节血浆蛋白质 283
一、血浆蛋白质的含量及分类 283
二、血浆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284
三、血浆酶类 285
第三节血液凝固 286
一、凝血因子 286
二、血液凝固过程 289
四、血中的抗凝物质 293
三、磷脂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 293
五、纤维蛋白溶解 294
第四节红细胞代谢与铁代谢 296
一、红细胞代谢 297
二、铁代谢 301
第十八章肝胆生化 303
第一节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303
一、肝脏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03
三、肝脏在脂代谢中的作用 304
四、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304
二、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304
五、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306
六、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306
第二节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306
一、概述 306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306
三、生物转化的意义 308
四、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308
第三节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308
一、胆红素的生成与转运 308
二、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 310
三、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 312
四、胆素原族的肠肝循环及尿中胆素原的排泄 312
五、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313
一、胆汁 315
第四节胆汁和胆汁酸盐 315
二、胆汁酸的代谢与功能 316
三、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其意义 318
第十九章钙、磷及微量元素代谢 320
第一节钙、磷的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320
一、钙、磷的含量及分布 320
二、生理功能 320
第二节钙、磷的一般代谢 321
一、钙的吸收与排泄 321
二、磷的吸收与排泄 321
一、维生素D的调节作用 322
三、血钙和血磷 322
第三节钙、磷代谢的调节 322
二、甲状旁腺素的调节作用 325
三、降钙素的调节作用 325
第四节某些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326
一、铁和碘 326
二、氟 326
三、锌 327
四、铜 327
五、硒 327
六、钴 327
七、锰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