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
三、中医护理的主要特点 5
第1章 阴阳五行学说 7
第1节 阴阳学说 7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0
第2节 五行学说 11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2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3
第2章 藏象 16
第1节 藏象学说概论 16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16
二、藏象的基本特点 16
三、脏腑精气阴阳的概念和作用 16
第2节 脏腑 17
一、五脏 17
二、六腑 22
三、奇恒之腑 24
第3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4
一、脏与脏的关系 24
二、腑与腑的关系 25
三、脏与腑的关系 25
第3章 气血津液 28
第1节气 28
一、气的基本概念 28
二、气的生成来源 28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29
四、气的分类 29
五、气的功能 31
第2节血 32
一、血的基本概念 32
二、血的生成 32
三、血的循行 32
四、血的生理功能 32
第3节 津液 33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33
二、津液的代谢 33
三、津液的功能 34
第4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35
一、气与血的关系 35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36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36
第4章 经络 38
第1节 经络学概述 38
一、经络的概念 38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38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40
第2节 十二经脉 40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40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 41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1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47
第3节 奇经八脉 48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及特点 48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48
三、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功能 48
第5章 病因病机 52
第1节 病因 52
一、外感病因 52
二、内伤病因 55
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56
第2节 病机 56
一、正邪相争 56
二、阴阳失调 57
三、气血津液失常 58
第6章 诊法 61
第1节 望诊 61
一、全身望诊 61
二、局部望诊 63
三、望舌 64
第2节 闻诊 67
一、听声音 67
二、嗅气味 68
第3节 问诊 68
一、问诊的方法 68
二、问诊的内容 69
第4节 切诊 74
一、脉诊 74
二、按诊 77
第7章 预防与治则 79
第1节 预防 79
一、未病先防 79
二、既病防变 80
第2节 治则 81
一、治病求本 81
二、扶正与祛邪 83
三、调整阴阳 84
四、三因制宜 85
第8章 方药基础 87
第1节 中药基本知识 87
一、中药的性能 87
二、中药的用法 88
三、常用中药 90
第2节 方剂基本知识 94
一、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94
二、方剂的剂型 95
三、常用方剂 95
第3节 方药应用护理 101
一、中药汤剂煎煮法 101
二、中药内服法与护理 102
三、中药外用法与护理 103
四、中草药中毒及不良反应的护理 107
第9章 中医辨证护理 110
第1节 八纲辨证与护理 110
一、表里辨证与护理 110
二、寒热辨证与护理 111
三、虚实辨证与护理 112
四、阴阳辨证与护理 114
第2节 脏腑辨证与护理 115
一、心病辨证与护理 115
二、肺病辨证与护理 120
三、肝病辨证与护理 124
四、脾、胃病辨证与护理 130
五、肾、膀胱病辨证与护理 136
六、脏腑兼病辨证与护理 142
第10章 中医传统疗法 147
第1节 针灸 147
一、腧穴概述 147
二、针法 154
三、灸法 158
第2节 推拿 161
一、推拿疗法概述 161
二、常用推拿手法 161
第3节 其他传统疗法 164
一、拔罐 164
二、刮痧 165
三、针灸治疗 168
第11章 中医护理与养生 171
第1节 生活起居护理与养生 171
一、生活起居护理养生的基本原则 171
二、生活起居护理养生的基本方法 173
第2节 情志护理与养生 174
一、情志护理的原则 174
二、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 175
第3节 饮食调护与养生 176
一、食物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77
二、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177
三、饮食调护的基本方法 178
四、饮食宜忌 179
五、饮食调护的种类 180
第4节 运动与养生 181
一、运动养生的基本原则 181
二、气功 182
参考文献 184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185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