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与始皇陵 3
政鉴·第一部目录邦 本 鉴一 鉴劳民伤财无论是被项羽付之一炬的阿房宫,还是千年后重见天日的始皇陵兵马俑,在被后人大书特书其雄浑气势时,人们不该忘记其中更有一段血泪交织的历史。一、大兴土木役民劳众 3
王莽劳民致败 4
离宫园苑白骨筑成 5
宋代第一假山 6
国库存银哪里去了 8
同治帝的“第一得意杰作” 9
二、南巡北游封禅求仙 10
死于求仙路上 10
游乐无度三下扬州 12
封泰山拜孔庙 15
耗光祖先积蓄 16
明武宗的巡游闹剧 17
乾隆皇帝下江南 21
连年征战四出讨伐 22
三、穷兵黩武军惫民疲 22
污辱异族招致战争 26
三伐高丽 27
唐太宗晚节不保 29
海陵王南侵 32
“十全老人”与“十全武功” 35
二 鉴专权乱政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一批奸人、贼子和擅权佞臣,他们权倾人主,只能说是君主权力的一种异化。当封建统治再次走上它的正常轨道时,看这些曾经炙手可热的人物,有哪一个能得善终?一、指鹿为马窃权乱世 38
乱世造就的奸雄 38
宫中两天子 44
从小吏到权臣 45
三朝拥立两度弑主 48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52
贾似道的“军国大计” 57
二、挟帝为虐专权自恣 60
赵高揽权败秦 61
“五侯”乱汉 66
“十常侍”祸国殃民 68
飞扬跋扈鱼朝恩 70
逼帝杀后的李辅国 72
宦官掌禁军 74
“内禅”的内幕 75
弄权有术的仇士良 76
唐僖宗的“阿父” 78
权倾朝野引狼入室 82
“土木堡”之变 84
死于凌迟的“立皇帝” 86
三、仗势专横擅权跋扈 91
独揽朝政,身死族灭 91
一门十侯专权篡国 97
擅权羁政“跋扈将军” 104
怙恶不悛的阎显 108
窥鼎之贼武三思 110
裙带风靡小人得志 116
欲壑难填的西夏权臣任得敬 127
专横跋扈的燕铁木儿 130
四、媚主自专后妃干政 137
吕后专权 138
赵氏姐妹残害皇嗣 140
王政君葬送大汉基业 142
阎姬弄权 144
贾南风祸乱晋廷 145
冯妙莲放肆无行 146
胡太后淫乱亡北魏 148
武则天改唐为周 148
韦后诛太子害中宗 151
刘玉娘骄横贪财 152
李凤娘悍妒跋扈 154
李师儿狐媚惑主 155
奇皇后阴谋内禅 156
万贵妃心狠手毒 157
郑贵妃与明宫三大案 159
慈禧太后祸国殃民 161
三 鉴荒怠倦政“天子”的称谓,不仅赋予了封建最高统治者无上的尊严,也使他们的权力无限膨胀,无以约束。骄奢淫逸,荒于政事,误的不只是他们自己,也害了举国山河百姓。一、骄奢淫逸玩物丧志 165
夏桀骄奢失天下 165
商纣亡于“淫虐” 166
千金一笑灭西周 168
卫懿公好鹤亡国 169
汉成帝纵情声色 169
“无愁天子”游戏国事 171
唐敬宗游戏无度 173
亡国之君宋钦宗 173
元顺帝荒淫无道 175
乾隆帝晚年骄而怠政 177
二、荒唐昏聩倦殆政事 180
昏庸不明的楚怀王 180
扶不起来的阿斗 181
“傻皇帝”司马衷 183
北齐文宣帝癫狂若傻 183
荒唐昏聩的唐穆宗 184
绰号“睡王”的辽穆宗 185
宋理宗讲经误国 185
明世宗与江湖方士 187
天子不理政爱好漆木工 188
天下岂有仙人 189
三、迷神求仙乱政亡身 189
迷信神仙毙命渐台 191
汉光武帝晚年的荒唐事 192
热衷祥瑞山穷水尽 193
悲剧的祸首 195
不筑城池修庙宇 195
大兴喇嘛教 196
灭佛崇道 197
三百里长街迎佛骨 198
南汉后主与“金龙洞” 198
道宗当朝和尚为官 199
“长生不老丹”与“宫婢之变” 200
顺治帝宠眷名禅 201
四 鉴横征暴敛一层层的盘剥,五花八门的赋税,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力重重地压在了老百姓身上。以这样的暴敛手段换来无尽的唾弃,是否值得呢?一、假以权势急于财利 203
滥用权威聚敛成性 203
比富致人病 204
王播岁贡逾百万 205
广聚厚敛的元载 206
陈少游为官六字经 207
二、网罗天下苛政搜刮 208
聚敛之术与渎职之罪 208
捞尽天下油水 209
“变法”敛财 209
元朝的“通货膨胀” 210
竭泽而渔的理财大臣 211
三、敛无止境暴以滋乱 212
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 212
万历年间的抗暴斗争 213
银钱可赎罪 215
五 鉴凶残暴虐暴虐者害怕别人,憎恨别人,他们没有道义上的优势,在正常的竞争较量中他们很难立足,更不用说获胜,因此只能采取残酷野蛮的手段,直到从肉体上消灭对方。一、豺狼成性丧心病狂 217
以残暴为乐事的晋灵公 217
杀子害母惨绝人寰 219
石虎迭兴暴政 220
小儿无道失帝位 221
宋明帝猜忌滥杀 221
暴虐一生众叛亲离 223
血腥一生除后患 223
东昏侯除六贵 224
一死足为天下幸 225
韩长鸾滥杀汉官 226
多行不义必自毙 227
二、猜忌多疑铲除异己 228
文人皇帝残忍多忌 228
南汉中宗杀戮诸兄弟 229
汪直把持西厂滥施淫威 230
凶残狡诈害忠良 232
明毅宗喜怒无常 235
三、暴虐无道众叛亲离 236
秦二世施暴 237
政变专家死于政变 238
祸乱天下终被弃 238
马嵬兵变奸佞被杀 240
资政范典一、民惟邦本君舟民水 243
贾谊过秦论安民 243
鲍宣论民安则国安 244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245
桓宽《盐铁论》 246
刘随广施惠政 247
“民病不救,焉用我为” 249
清初“轻徭薄赋”政策 250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252
“都!在知人,在安民。” 253
二、知人安民吏为民役 253
汉初“屯田制” 254
苏琼贷粟救饥民 255
“铛脚刺史”三良吏 257
遇恶必惩 除霸安良 257
任职多年得名卿 259
“知恤民而不知爱身” 260
袁承宠革除土司积弊 261
三、得民之心取民之信 263
民心顺,国家安 263
得民心者得天下 265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266
化干戈为玉帛 267
清官难做 268
率民就食 爱民如子 269
治民如家 270
李湘保民治东平 271
如何安置流民 273
决 策 鉴六 鉴独断专行错误使人失败,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它一旦与固执联姻,等待在前面的便只能是毁灭的深渊。差不多所有的傻瓜都有衔花自饰的特点,否则,他们若能接受一些贤能之人的建议,又怎至于出现那么多的悲剧?一、偏执骄矜心胸狭窄 277
夫差无颜见伍子胥 277
在位十年国破民苦 278
秦桧的死党 280
此朝究竟是谁的天下 281
南明毁在他们的手里 283
二、昏聩无能 自以为是 285
书呆子败于韩信 285
“霸王别姬”叹项羽 287
拒众议,师溃富平 288
只能点纸灯放纸鸢的宰相 289
草包皇帝昏聩误国 291
“不战不和不守”的叶名琛 292
三、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293
杀贤剖心,殷纣王自焚而亡 293
蹇叔哭师 294
知子莫若母 295
终究不是鸿鹄 296
刘备怒而兴兵陷困境 297
明皇帝偏立庸太子 298
明君也刚愎 299
天祚帝以怨报德 300
大总统是“国民公仆”吗? 301
独裁者的下场 302
四、妄自尊大麻痹轻敌 308
七人七骑走华容 308
骄傲断送了他的“丰功伟绩” 309
从“劲卒百万”到“草木皆兵” 310
三十万兵马瓦解冰消 311
轻敌作战折兵丢城 312
法军败在中国人的手下 313
“沙漠之狐”北非走麦城 315
“印第安纳波利斯”号的悲剧 316
亚古里骄狂装甲旅覆没 319
苏军“空中坦克”败北 320
七 鉴优柔寡断时机犹如飞在空中的碟靶,当你犹豫不决未能及时瞄准它时,它很快就会从你的视域中消失。我们无法埋怨造化弄人,事实便是:你耽误的也许只是忽忽几秒,差的却不止千里。一、良机若错失之难来 322
好谋无决失战机 322
血染永乐城 324
头鱼宴上的较量 325
也先受挫北京城下 326
八大臣斗不过两女人 328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 330
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31
亲子为王又如何 332
晋军血染黄河 333
诛奸不成反被杀 334
天子因何被废 336
杨坚避祸 337
战和不定遗留后患 339
皇帝当俘虏 341
想当皇帝的周折 343
被拖疲了的太子 346
失去了军心和时间 348
常胜将军人头落地 350
“光辉”号的重创 351
伊拉克核工厂化为灰烬 353
古斯格林激战 355
阿军丢了马岛 356
三、妇人之仁养虎为患 358
一场血战的教训 358
鸿门一宴纵虎归山 359
父子情义难敌权力比拼 361
不杀三思五王遭殃 361
养儿送命 363
八 鉴目光短浅“无限风光在险峰”,谁不渴望登临绝顶雄峰那一刻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是有时候,我们的意志又敌不过一时一事的利益得失,从而忘记了前方还有更大的召唤。一、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366
贪“柴”丧国 366
仁慈不足胜敌 367
亡国前再猎一围 368
六年攻防战的结束 369
“蛤蟆天子”偏安享乐 370
战武汉国民党军队败北 371
“闪电战”的第一个遇害国 372
二、协调不力事倍功半 373
楚将争功兵败垂成 374
兵力分散杨镐折兵 375
强兵反遭败北 376
英国统帅的失误 377
乱成团的空降 383
三、缺乏预见临阵磨枪 384
受骗于一张“空头支票” 384
李信伐楚碰壁 385
八万大军横扫东吴 387
后梁皇帝遗恨九泉 388
忽必烈不晓天地,兵喂鱼鳖 389
清军败走平壤 390
傀儡总统的辛酸 391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393
出现在战场上的“怪物” 396
突然出现的敌机 397
四、匹夫之勇安可足恃 398
一代草王的失败 399
冲冠一怒为红颜 400
一步走错铸成败局 402
闪电战铸成大错 404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410
伊军钻入了敌人的口袋 410
九 鉴反复无常忠信一贯被认作是一种美德,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历代官场与战场上,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每逢社会政治腐败之世,也便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辈出之时。一、轻于去就朝秦暮楚 412
先杀义父后叛同乡 412
“功臣”的行径 414
刘牢之三叛其主 415
义无交合成刀下鬼 416
保家重于保节 417
“刘窟头”乘机渔利 418
朱全忠弑帝 420
倾危反覆的“杨三变” 421
见风使舵留恶名 422
二、首鼠两端伺机而动 423
前迎后拒人财两空 423
北齐政坛上的女“强人” 424
徘徊沙门的大臣 426
唐太宗也受欺蔽 427
萧至忠嫁亡女 428
姓氏也可随意变 429
蔡京也搞变法 429
李鲁生、李蕃号为“四姓奴” 430
反咬一口揭发“恩人” 430
冯铨、崔呈秀同党相残 431
阉党爪牙脱身有术 432
见风使舵的张之洞 433
资政范典一、珍策重计古今所尚 435
夹谷会盟 435
一箭双雕 晋吞虞虢 436
斩颜良 诛文丑 436
骂阵激敌 引蛇出洞 437
范文程的治国安邦之策 438
“花瓶炸弹”除奸贼 439
粉碎“四人帮” 440
施瓦茨科普夫智败伊拉克 442
二、兼听广纳深思熟虑 443
隆中对策论霸业 443
宋太祖的“先南后北”战略 444
王守仁智败朱宸濠 445
“一国两制”打开百年“锈锁” 446
“小诸葛”以诈求胜 446
丘吉尔丢卒保车 447
克林顿匠心独具入白宫 448
三、举措适时 当机立断 449
机可待?不可待? 449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450
楚汉战争的大转折 451
“随机应变信如神” 452
既生瑜,何生亮? 453
以守为攻,湘军攻克安庆 453
战略转移中的任弼时 454
小球推动大球 455
铁腕女人向阿根廷宣战 457
竹下登谋取首相宝座 458
感情用事饿死沙丘 461
纲 纪 鉴十 鉴纲目不张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混乱总是先从上层开始的。国家统治者,首先败坏自己用以维系政权稳定的纲纪制度,国家焉能不乱?一、乱由上作纲纪不振 461
猜忌刻薄,招致杀身之祸 462
萧衍佞佛坏法,饿死台城 463
尔朱荣恣睢暴戾,践踏法律 465
北齐亡国之道 469
二、特权乱法朝纲不振 472
“糊涂宰相”与“风流宰相” 472
亡陈狎客作《后庭》 475
庞大的寄食群 476
由盛转衰的道光朝 479
三、专权干政无法无天 481
小人窃居丞相之位 481
佞幸得志冤杀宰臣 482
石显玩弄权术 485
阎氏一族坏法乱汉 487
李义府笑里藏刀 489
黄皓败蜀 489
天下视之如仇的卢杞 493
严嵩把持朝政,招财纳贿 499
和珅曲意逢迎,贪纵营私 501
四、强枝弱干权柄旁落 503
“封邦建国”屏周室 503
汉成帝终为儿皇帝 505
晋元帝以糊涂求安静 507
妻杀夫女杀父 508
湘军挖了大清江山的根基 509
十一鉴政出多门在封建专制社会中,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后妃、宦官、权臣、外戚、勋贵……各以不同的方式,凭借异于皇权国法的另一套权力机制来干预朝政,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混乱。一、上情壅塞政令不行 511
外戚执政宦官擅权 511
“党锢”之祸 514
“甘露之变” 515
藩镇割据和“奉天之难” 519
乱政无法灭亡之道 523
五代十国的混乱统治 524
明朝的特务政治 527
二、争权夺位各自为政 533
齐桓公杀兄夺位 534
竖刁阴谋易储 535
楚穆王逼宫 536
假宦官祸乱秦宫 537
刘濞首创“清君侧” 538
曹丕角逐太子位 540
桓玄篡位 541
侯景之乱 542
玄武门之变 543
朱友硅弑父杀兄 544
赵匡胤陈桥兵变 545
完颜亮攫位 546
明英宗与“夺门之变” 548
雍正帝“继统” 549
袁世凯攘夺总统宝座 550
十二鉴严刑酷法臣民的生杀大权都系于君主一人之手,一旦这种专制权力被滥用,其必然结果是使天下生灵涂炭。一、重法驭民苛察为政 552
“密于凝脂”的秦法 552
善恶不辨和尚讥 554
一朝得天下高挥杀人棒 555
翻云覆雨酿冤狱 557
诏狱成地狱 558
“逃人法”恶政害民 559
乾纲独断兴文祸 561
二、助纣为虐推波兴澜 562
逃避躲藏因杜周 562
“罗钳吉网” 563
敬羽酷法锻大狱 566
“莫须有”害死一代名将 567
哭庙酿奇冤 570
三、罗织罪名滥施刑罚 572
不是过错的“过错” 572
苻生滥刑 573
玩法者害人害己 574
“自今眠者背始贴席” 576
“鼠弹筝”锻成冤狱 579
五毒刑尽六君子 580
资政范典一、世无常法适时而立 582
叔孙通应时定礼制 582
文景二帝简法轻刑 584
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 585
隋文帝改革典章制度 587
王弘风闻奏事 587
宋神宗因时立法 589
金世宗用杠杆远外戚 591
努尔哈赤以法治军 591
二、匡持纲纪维护法治 593
叔向不徇己私 593
汉武帝不惜兄妹情 594
牧民之良干 595
刘毅介然不群 596
不为表象所惑的何承天 598
薛胄断狱以情 598
苏威挡驾止滥杀 599
崔仁师依法纵囚 600
戴胄用心存法 601
钱若水守法救三使 604
宽不纵恶 猛不伤惠 605
“廉孟子”之父 606
浑身是胆的赵宝臣 607
“虎臣”不畏强悍 607
盛安不惧乾隆帝 608
三、克己守法矢志不移 610
守法不阿上意的张释之 610
不许皇帝包庇的高柔 612
梁毗凛然抗杨素 613
唐太宗守法以身作则 614
牛僧孺束缚奸雄 615
刘肃守法平冤狱 616
张雄飞守法不易其节 617
刘宣侦断芦苇案 618
护法尊神拜住 619
吕思诚不为势力所屈 620
守法模范舒化 621
何栋如与刘自强案 622
陶公一怒 623
变 革 鉴十三鉴守日悖行时代的变革总是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如果这些以往的既得利益者还一味抱残守缺,其结果往往是螳臂挡车,被时代车轮滚滚碾过。一、墨守成规奉行故事 627
滥用旧贵族 627
宋仁宗的妥协 628
司马光反对变法 629
因循守旧 以军惨败 630
二、倒行逆施阻挠变革 632
报复改革者的一幕丑剧 632
一颗专制的苦果 633
夭折的“永贞革新” 635
明神宗废新法 636
荣禄绞杀维新变法 637
鲁昭公失国的根本原因 638
三、故步自封终遭灭亡 638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640
张勋复辟 641
十四鉴半途而废如果变革者本身没有实权,或者当权者对变革的支持不够坚定,在强大的阻力面前,再周密的变革方案都难以得到彻底实施。只有掌握了国家权力,才能让自己的政治报负得到实现,要变革尤其如此。一、无权实施付诸东流 643
“二王八司马”事件 643
仇士良的阴谋 647
没有实权的变法 649
二、壮志难酬千古遗恨 652
吴起殉法 652
屈原怀才不遇 653
晁错的功劳与悲剧 654
无辜被诛的王涯 659
“愿早一命归黄泉” 662
整肃吏治反遭难 667
谭嗣同喋血 672
秋瑾献身革命 673
十五鉴不恤民情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披着变革的外衣,干着徇私敛聚的勾当!一、急于求成不切实际 677
书生政治的一次尝试 677
只有一个名义皇帝 679
二、以变之名行敛之实 680
周厉王的“专利”权 680
卢杞“借”钱于民 682
“宫市”之害 684
阿合马擅变汉法 686
鳌拜圈换土地 687
资政范典一、理无常是变则通久 689
郑子产铸刑鼎 689
汉初不行苛政 690
苏绰的六条诏书 692
天下英雄 尽入我彀 695
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 696
张居正力振乾坤 697
孙中山上书论改革 699
富强:由梦想到现实 700
二、审时度势革新政治 701
商鞅变法 701
秦始皇设郡置县 702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 705
隋文帝雄才大略 706
澄清吏治,创开元盛世 708
亦喜亦悲话新政 709
海陵王百过有一功 711
皇太极改行汉制 713
清代修庙会盟 715
雍正养廉新制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