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一节 注意力经济含义 1
一、注意力经济的定义 1
二、“注意力经济”的来源 3
三、注意力经济的特点 6
第二节 什么是注意力经济学 9
一、注意力经济学的界定 9
二、注意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1
三、注意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6
第三节 注意力经济研究的意义 19
一、为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0
二、为相关产业重新定位提供实践指导 22
三、为个人注意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方法 23
第2章 注意力经济思潮的形成 27
第一节 关于注意力经济的争论 28
一、起因 28
二、经济学死亡了吗?——佛西的质疑 31
三、经济学死了!——高德哈伯的反击 33
第二节 商业操作主义的观点 37
一、注意力经济是一项价值工程——爱格琳的加入 37
二、注意力经济在网络如何运作 40
第三节 文化批判主义的思考 43
一、注意力成为账单上的数字 43
二、虚荣市场 45
三、注意力经济发展了一个新的相态 48
第3章 高德哈伯的研究 53
第一节 网络对注意力经济的影响 53
一、注意力——新经济的中心 54
二、重新思考信息的价值 55
第二节 注意力的购买者 56
一、注意力是商品还是货币? 57
二、网络世界需要明星 59
第三节 注意力经济改变一切 61
一、“信息社会”是一种误导 61
二、注意力经济改变了什么? 63
第四节 生产力的困惑与悖论 69
一、生产力测量难题 70
二、余暇越来越少 71
第五节 广告的终结和艺术的价值 72
一、广告——死亡还是新生 72
二、艺术在注意力经济中的价值 74
第一节 古代——注意力经济的早期形态 77
第4章 注意力经济的发展 77
一、早期商业活动中的吸引意识 78
二、早期政府对社会注意力的利用 79
第二节 现代——大众媒体对注意力经济的推进 81
一、媒体与新闻 82
二、广告与公关 85
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89
第三节 当代——网络技术全面构筑注意力经济 91
一、西方产业界反应 91
二、学者对产业界的忠告 94
第四节 中国的介入方式 96
一、关注的开始 96
二、传播的深入 98
三、学术研究 100
第5章 注意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05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对注意力经济的解释 105
一、经典经济学理论对注意力经济的解释 106
二、非经典理论对注意力经济的启示 110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受众的分析 112
一、社会对政府注意力的争夺 116
第二节 政府注意力与社会注意力的互动 116
二、政府对注意力经济的宏观调控 119
三、政府对注意力市场行为的控制 121
四、政府对公民注意力拥有权的保障 125
第三节 人际关系与国际注意力竞争 127
一、人际关系的经济观 127
二、注意力的国际竞争 130
第6章 注意力的品性与品行 133
第一节 心力资源与注意力行为 133
一、心力资源与心理现实 133
二、注意力行为与注意力替代 135
第二节 注意力分类及分类方法 138
一、生理学的方法 139
二、心理学的方法 140
三、社会学的方法 143
四、经济学的方法 145
第三节 注意力传递与连接方式 148
一、注意力的传递方式 148
二、注意力的连接方式 151
第四节 注意力的几种心理经济模型 153
一、注意力经济的心理模型 153
二、心理效应的经济注解 156
第五节 环境对注意力的影响 158
一、信息环境对注意力的影响 158
二、物理环境对注意力的影响 160
第7章 符号与语言经济 163
第一节 “人是符号的动物” 163
一、符号交往的经济 163
二、符号与身份 167
第二节 形象的经济意义 169
一、符号消费与个人形象 169
二、企业形象的经济意义 172
三、区域形象与区域经济发展 174
四、国家形象与国际竞争力 176
第三节 商标与消费者注意力的资本化 178
一、商标价值的本质 178
二、商标的名实关系 180
第四节 注意力经济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182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83
二、网络语言方式对语言感知方式的影响 187
三、网络语言进化的动力 189
一、“名声”、“名望”与“名人” 192
第一节 名声的经济价值 192
第8章 名人体制 192
二、名人的价值 194
第二节 明星体制 198
一、名人的类别 198
二、追星族分析 201
三、明星体制的特点及延伸 203
第三节 名人市场 205
一、名人的生产 205
二、名人的消费和使用 209
一、名人资源开发的经济风险 215
第四节 名人经济的风险与消极影响 215
二、名人经济的消极影响 217
第9章 注意力资源分布与开发模式 221
第一节 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分布模式 221
一、时间分布模式 221
二、空间分布模式 226
三、社会关系分布模式 230
四、问题与事件分布模式 233
第二节 社会注意资源的开发模式 235
一、艺术与文学开发模式 235
二、新闻与广告开发模式 242
三、活动与综合开发模式 243
第10章 注意力管理的方法与技术 249
第一节 注意力管理 249
一、注意力管理的界定 249
二、注意力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251
第二节 注意力评估 253
一、电子媒体评估方法 254
二、印刷媒体评估方法 258
三、其他评估方法 263
一、注意力获取和扩展技术 266
第三节 注意力技术 266
二、注意力组织和检测技术 268
三、注意力节约和保护技术 273
第11章 认识经济与注意力资本化 276
第一节 认识中的经济问题 276
一、认识的经济原则与行为差异 277
二、认识经济的几种典型方式 279
第二节 数量在认识经济中的作用 285
一、数量在认识中的地位 285
二、数量运用的注意力经济 287
一、教育政策 290
第三节 科教政策与注意力的资本化 290
二、科技政策 294
三、人事制度 295
第四节 注意力经济的专业人才培养 297
一、注意力经济专业人才的需求 297
二、注意力经济专业人才培养 299
第12章 注意力经济中的伦理问题 303
第一节 注意力经济的几个伦理敏感区 303
一、性的诱惑与暴力文化 304
二、表演与操纵 307
三、“欺骗”与“诈骗” 310
四、注意力技术涉及的权利与道德责任 312
第二节 注意力经济的道德边界 315
一、公关科长“自杀”的是与非 316
二、关于“真实性”问题的困惑 319
三、模糊策略与模糊伦理 320
第三节 注意力经济中的企业道德人格 322
一、企业人格的构成 323
二、企业人格的发展 325
三、企业人格的培养 327
后记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