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前言 1
刑 法 篇 3
1.如何理解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 3
2.如何理解刑法第12条规定的“当时的法律” 6
3.对于修订后刑法实施前的行为,新旧刑法规定内容一样,仅罪名有变化,适用旧法的,如何确定罪名 8
4.修订前刑法规定的投机倒把犯罪在刑法生效后应如何定罪处罚 10
5.刑法修订前发生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刑法修订后审判的,应适用新法还是旧法 13
如何适用法律 15
6.刑法生效前实施的轮奸行为,刑法生效后审判的, 15
7.修订前刑法规定的流氓犯罪在刑法生效后应如何定罪 17
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奸淫幼女的应 19
否负刑事责任 19
9.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能否按故 22
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2
10.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能否适用无期徒刑 26
1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严重罪行,在判决 27
书中如何引用刑法条文 27
12.精神发育迟滞者犯罪是否作从轻或减轻处罚 29
13.对刑法第20条第3款中的“行凶”应如何理解 31
14.处理聚众犯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33
15.单位能否构成共同犯罪,单位构成共犯的要件、形式和特点是什么 34
16.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36
17.对未成年犯能否判处罚金 38
18.判处罚金刑的,具体数额应如何掌握 41
19.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中的“期限”应当如何确定,罚金刑是否可以并罚,怎样并罚 44
20.犯罪人的财产不足以既用于退赔又缴纳罚金时,可否先用于退赔 47
21.依据修订前的刑法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在缓期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但刑法已经撤销了原判罪名的死刑法定刑,能否再核准死刑 49
22.被判处死缓的普通盗窃罪犯和未成年罪犯,在执行期间,新刑法生效后,故意犯罪的,能否核准死刑 52
23.如何认定自首 53
24.改名换姓投案或者被怀疑经盘查后主动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 56
25.被告人的亲属根据被告人提供的线索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其他案件的犯罪分子的可否视为被告人有立功表现 58
26.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对其减刑以后,又发现其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未判决,经人民法院审理,依法对新发现的漏罪判处一定期限的有期徒刑,应如何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61
2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又发生了依法应当撤销缓刑的情形,应当如何处理 63
28.罪犯在服刑期间进行申诉的是否就是不认罪服法,对于这样的罪犯能否适用减刑 65
29.如何理解刑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 67
30.假释考验期满之后,又发现假释罪犯在假释期间发生了依法应当撤销假释的情节,应当如何处理 70
31.如何正确理解刑法第78条规定的“重大立功表现” 72
3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对于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犯罪能否再适用缓刑 75
33.正在服刑的罪犯被减刑后,案件又改判的,如何确定应当执行的刑期 76
34.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由于刑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而是由于检察机关提出纠正意见等原因,有关的人民法院认为原假释裁定不当,撤销假释收监执行的,其已经执行的假释考验期能否折抵刑期 79
35.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依法应当撤销假释的,如果审判新罪、漏罪的人民法院不是原来作出假释裁定的人民法院,应由哪一个人民法院宣告撤销假释 81
36.减刑、假释裁定作出之后、送达之前,罪犯又犯罪或者违反监规的,应当如何处理 84
37.居委会、村委会依法选举产生的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应以国家工作人员对待 86
38.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又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应如何定罪 88
39.走私数个对象触犯数个走私罪名的应否实行数罪并罚 91
40.走私固体废物罪与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区别 92
41.如何区别妨害清算罪与职务侵占罪、贪污罪 95
42.如何区别非法经营罪与徇私舞弊造成亏损罪 97
43.认定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99
44.如何理解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中的“徇私舞弊” 102
45.如何划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 104
46.具有购买、运输、持有、使用、出售假币五个牵连行为,应当分别定罪实行数罪并罚,还是择一重处 107
47.审理洗钱案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9
48.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人不是抵扣税款者对其能否适用死刑 111
49.伪造、倒卖伪造的飞机票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114
50.倒卖飞机票的行为能否构成刑法第227条第2款规 116
定的倒卖车票、船票罪 116
51.如何认定虚假广告罪 117
52.如何认定强迫交易罪 120
53.适用刑法中依照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条款应注意哪些问题 122
54.处理故意伤害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124
55.如何理解、执行刑法关于绑架罪的规定 128
56.如何认定强制猥亵妇女罪 130
57.如何理解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的规定 133
58.处理诬告陷害罪案件应注意哪些问题 136
59.认定虐待被监管人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138
60.在出租车上抢劫司机财物的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140
61.持仿真枪抢劫的能否认定为持枪抢劫 142
62.如何认定入户抢劫 144
63.抢劫所有权属自己但为他人占有的财物可否定抢劫罪 146
64.如何理解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规定 148
65.如何看待明知他人非法持有的是假币而去抢劫的行为 150
66.对于盗打有线电话行为如何适用法律 152
67.如何认定“携带凶器”抢夺 154
68.如何区分侵占罪和盗窃罪与民事侵权责任的界限 157
69.侵占罪中“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应如何界定 160
70.窃取并利用他人证券帐号和资金炒股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应定何罪 164
71.银行计算机管理员,通过电脑网络进行数据操作,虚增存款余额并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166
72.对多次参加聚众斗殴并有致人重伤情节者如何定罪处罚 169
73.认定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应注意哪些问题 172
74.如何理解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中“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情节 173
75.如何处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犯罪中“抗拒铲除”的行为 176
7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邪教组织犯罪 179
77.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的贪污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 182
78.如何理解贪污罪中规定的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物人员的范围 185
79.公务与劳务有什么区别 188
80.“贿赂”是否仅限于财物 191
81.行贿罪中规定的“不正当利益”是指什么 194
82.治安联防队员能否构成受贿、徇私舞弊罪的主体 196
83.如何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 199
84.玩忽职守罪的主观罪过能否由间接故意构成 201
85.如何理解刑法(附则)第452条第2款 204
刑事诉讼法篇 209
86.应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 209
87.对发生在国内列车上的案件如何管辖 213
88.人民检察院越权侦查刑事案件,起诉至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215
89.主刑已执行完毕但罚金刑尚未执行完毕的人员可否担任辩护人 217
90.在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否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219
91.如何解决目前律师的辩护条件受限制,不利于公正审判的问题 221
92.如何理解逮捕的三项条件 224
93.如何正确执行取保候审 227
94.如何执行监视居住 232
95.共同犯罪案件中在逃的同案犯是否可以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236
96.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的,如何处理 237
97.法人或其他组织可否独立地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39
98.如何认识人民检察院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242
99.可否将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致害人列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246
100.投保人因受犯罪侵害,其人身或财产遭受损失,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后,有无资格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49
10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仅就一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中的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时,其效力是否及于刑事部分 251
102.对不起诉案件中的民事赔偿请求应如何处理 254
103.如何确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256
104.检察机关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抗诉的案件法院应如何审理 258
105.人民检察院撤回公诉的,如何处理有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260
106.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是否充分 263
107.人民法院对人身伤害进行重新鉴定与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是否矛盾 265
108.怎样正确理解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之间的审判权限关系 268
109.律师申请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人民法院是否一定要依照其提供的提纲进行 272
110.人民检察院未能如期补齐所缺的起诉材料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274
111.被害人众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其出庭问题 277
112.被告人身患重病无法承受审判,人民检察院仍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如何处理 279
113.单位犯罪案件中应由何人代表单位出庭参加诉讼 281
114.怎样理解和适用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1项的规定 284
115.如何适用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的规定 285
116.证人不出庭,应怎样处理 287
117.未经控辩双方申请,人民法院可否直接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291
118.辩护律师未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的证据材料可否作为定案根据 294
119.人民法院庭外调查核实证据可否进行讯问、询问 296
120.庭审中公诉人出示了所有申请出示的证据后,审判长应否询问公诉人还有无能够证明被告人罪轻或者无罪的证据材料 299
121.如何解决当庭质证和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301
122.人民法院调查核实的证据是否必须出示,由谁出示 303
123.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开庭时可否就刑事部分发问 306
124.一审宣判无罪后,对被告人能否不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当庭释放 309
125.因证据不足而宣告无罪的判决是否可以变更 311
126.我国一审庭审方式的变革主要有哪些内容 313
127.如何处理自诉案件举证中的“三不”问题 317
128.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3)项的规定 320
129.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的“审查”、“有足够证据”、“缺乏罪证” 322
130.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仅起诉部分犯罪嫌疑人,而对另一些参与共同犯罪的人不起诉,被害人提起自诉的,应如何处理 324
131.如何把握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326
132.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否由助理审判员独任审判 328
133.对共同犯罪案件、累犯、惯犯、“两劳人员”犯罪的案件是否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331
134.二审发回重审的案件再次进入二审程序后能否由原合议庭继续审理 333
135.经审查明显有重大程序违法的抗诉案件能否不开庭审理 335
136.经审查明显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上诉案件可否不开庭审理 337
137.如何正确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339
138.检察人员在二审法庭审理中的法律地位 341
139.被告人在二审期间脱逃构成脱逃罪的应如何处理 345
140.死缓复核案件,如果复核法院认为原判量刑失轻,应如何处理 347
141.被告人身犯数罪中一罪被判处死刑报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其他罪是否生效 349
142.对罪该判处死刑(含死缓)而身份不明的被告人如何处理 351
14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改判,是否应当撤销原来作出的驳回申诉通知书 353
144.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人民法院一审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何种审判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 355
145.对于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案件,如果再审期间原审被告人死亡,应当如何处理 357
146.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204条关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的规定 359
147.依照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如果需要对原审被告人变更或采取强制措施,应当如何处理 361
148.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363
149.决定再审的刑事案件,是否要先行撤销原审判决和裁定 365
150.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原判“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 367
151.案件未经再审之前,如何认定原判确有错误 369
15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案件是否应当开庭审理 372
153.按“特殊情况”假释的案件,应当依照什么程序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