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树理小传 1
二、赵树理的生活和创作 5
赵树理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谭震林副委员长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仪式&新华社稿 5
人民作家赵树理&荣安 7
我所看到的赵树理&杨俊 10
赵树理是怎样成为作家的&王春 18
赵树理印象记&李普 21
赵树理二三事&史纪言 25
忆赵树理同志&马烽 30
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回忆作家赵树理&王中青 33
回忆赵树理同志&史纪言 36
怀念作家赵树理&西戎 44
忆念赵树理同志&陈登科 48
“老赵是咱社里的人”!&新华社记者田培植、贾福和 53
社会自有公论——读赵树理同志的一篇遗稿想到的&田培植、贾福和 57
病骨支离晤赵公——忆念我敬爱的作家赵树理同志&奋飞 62
谈赵树理&孙犁 66
回忆我的父亲赵树理&赵广建 71
也算经验&赵树理,1949年,开明书店1951年9月版《赵树理选集》代序 78
关于《邪不压正》&赵树理,1950年 80
《三里湾》写作前后&赵树理,1955年 84
和青年作者谈创作&赵树理,1956年3月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者会议上的发言 96
和工人作者谈写作&赵树理,1958年3月23日在北京市职工业余文学知识讲习班一次座谈会上答问 103
从曲艺中吸取养料&赵树理,1958年9月在一次曲艺座谈会上的发言 113
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1959年3月13日在山西文联理论研究室召集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记录 123
谈“久”——下乡的一点体会&赵树理,1960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135
和读者谈《三里湾》&赵树理,1962年 139
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赵树理,《下乡集》序1963年 143
赵树理同志同业余作者介绍创作经验(1962年11月在北京市文联召开的业余作者短篇小说座谈会上的发言 147
语言小谈&赵树理 152
首先要做一个彻底的革命者&赵树理,1964年2月在曲艺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155
三、赵树理创作评介文章选辑 158
论赵树理创作&周扬,1946年 158
向赵树理方向迈进&陈荒煤,1947年 171
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刘泮溪,1963年 177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方欲晓,1964年 189
论赵树理的前期短篇小说&思基,1958年 209
论赵树理的后期短篇小说&王中青,1963年 219
从赵树理的创作谈文艺作品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徐俊西,1959年 228
论赵树理作品在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白毅,1964年 240
谈赵树理创作的民族风格&冯健男,1964年 250
论《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李文如,1978年 260
赵树理怎样处理的《小二黑结婚》材料&董均伦,1949年 283
《小二黑结婚》创作特点的分析&映白,1958年 287
《小二黑结婚》新评&遥远、樊秋怀,1978年 303
介绍《李有才板话》&李大章,1943年 307
关于《李有才板话》&茅盾,1946年 310
论《李有才板话》 的农民形象&方欲晓,1962年 313
读《李家庄的变迁》&郭沫若,1946年 325
谈《李家庄的变迁》&茅盾,1946年 327
《李家庄的变迁》的分析&荃麟、葛琴,1949年 329
从阿Q到富贵&默涵,1944年 334
从富贵到陈秉正&华苹,1963年 337
评《邪不压正》&竹可羽,1950年 344
再谈谈《关于〈邪不压正〉》&竹可羽,1950年 347
谈《传家宝》&竹可羽, 1950年 356
《传家宝》的语言运用&周溶泉、徐应佩,1978年 359
谈《登记》&王春,1951年 367
评《三里湾》的人物形象处理&俞林,1955年 372
论《三里湾》&周扬,1956年 385
谈《三里湾》在情节处理上的特色&傅雷,1956年 387
《三里湾》叙述和描写的语言分析&映白,1957年 393
论《三里湾》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技巧&王中青,1962年 410
《锻炼锻炼》和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王西彦,1959年 457
谈《锻炼锻炼》人物描写上的特色&唐弢,1959年 468
一篇歪曲现实的小说&武养,1959年 473
赵树理在写《灵泉洞》&晓流,1958年 478
评《灵泉洞》&韦如,1959年 482
《灵泉洞》的评书笔法&陈荫荣,1959 487
谈《套不住的手》&老舍,1960年 491
四、赵树理作品目录索引 494
五、赵树理及其作品评介资料目录索引 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