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文英主编
  • 出 版 社: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10017994
  • 页数:514 页
图书介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书共十编,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下卷包括宋元明、明清之际与清代中期和近代、现代时期。本书从整体上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国历代哲学的丰富内容,揭示了中国哲学史的普遍价值和民族特色。

第一编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开端(史前至殷末周初) 1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史前至夏殷时期) 4

第一节 中华先民原始思维的发展 4

第二节 创世神话中的世界图式与万物来源 6

第三节 宗教信仰中的灵魂观念与人神关系 10

第四节 社会实践中的实在信念与人文智慧 13

第一节 《周易》古经的阴阳观念与变易观念 16

一、《周易》古经的时代 16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开端(殷末至周初) 16

二、《周易》古经的性质 17

三、《周易》古经的阴阳观念 19

四、《周易》古经的变易观念 20

五、《周易》古经的吉凶观念 21

第二节 《尚书·洪范》的五行观念与睿思观念 23

一、《尚书·洪范》的时代 23

二、《尚书·洪范》的五行观念 24

三、《尚书·洪范》的睿思观念 27

第三节 周公的天命、敬德和礼乐观念 27

一、对传统天命论的改造 28

二、“敬德”与“保民”的关系 29

三、“制礼作乐”中的人文教化观念 30

第二编 中国哲学思想的开拓与哲学学派的形成(西周至春秋战国之际) 33

第一章 先哲们的思想开拓 35

第一节 天道观与人道观的思想开拓 35

一、阴阳观念的发展 35

二、五行观念的发展 36

三、“和同”与“有两”、“陪贰”的辩证思想 37

四、敬德观念的发展 40

五、重民观念的发展 41

六、无神论思想的活跃 43

第二节 管子与晏子的哲学思想 44

一、管子的哲学思想 44

二、晏子的哲学思想 48

第三节 子产与范蠡的哲学思想 52

一、子产的哲学思想 52

二、范蠡的哲学思想 55

第二章 老子的道论与道家学派的形成 59

第一节 老子的思想渊源 60

第二节 “道”的抽象及其本原意义 62

第三节 “道”的作用与“道”的辩证法 65

第四节 “自然无为”的治国之道 68

第五节 “为道”与“为学”的区别 70

第六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71

第三章 孔子的仁学与儒家学派的形成 73

第一节 孔子的思想渊源 73

第二节 宗教意识与现实精神 75

第三节 从“礼”进至于“道” 78

第四节 “仁”的整合与“人”的反思 80

第五节 教育过程中的认知理论 83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84

二、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 84

三、“学”与“思”的关系 85

第六节 修养方法与精神境界 86

第七节 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89

第四章 孙武的“知彼知己”与兵家哲学 91

第一节 “五事”、“七计”与战争的整体观念 91

第二节 “知彼知己”的军事认知理论 93

第三节 “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 94

二、根据矛盾的变化灵活地运用战术 95

一、从天道的变化看战争的矛盾运动 95

三、因势利导与战争的主动权 97

第五章 墨子的“兼爱”与墨家学派的形成 99

第一节 墨子的思想渊源 99

第二节 “兼以易别”的社会思想 100

第三节 “非命”与“天志”的内在矛盾 103

第四节 推崇功利的价值取向 105

第五节 注重经验的认知理论 107

一、“三表”法的成就与局限 107

二、认知中的理性成分 108

第六节 墨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109

第三编 百家争鸣与诸子哲学的活跃(战国时期) 111

第一章 《五千言》与道家哲学的新趋向 115

第一节 《五千言》的作者与时代 115

第二节 老子道论的思辨化 116

第三节 老子道术的权术化 118

第四节 道家与儒家的对立化 120

第二章 黄老学派对道家哲学的发展 122

第一节 《黄帝四经》的道家哲学 122

一、从“道”至“理”的思想开拓 122

二、辩证法中的思想新意 124

三、以“道”论“法”的政治哲学 126

四、修道的内容和价值 127

第二节 《管子》中的黄老道家哲学 127

一、从“道”到“精气”的思想开拓 128

二、“心术”论的两重意义 130

三、道、法结合的政治哲学 131

第三章 子思、孟子对儒家哲学的发展 133

第一节 子思的中庸哲学与道德“五行”说 133

一、“中庸”思想的哲学展开 133

二、道德“五行”的新系统 136

第二节 孟子的心性哲学与义利观 138

一、推行“仁政”的“王道”理想 138

二、性善论与心性修养 140

三、义利观念的重大转向 143

四、圣人观与历史观 144

第四章 庄子学派对道家哲学的发展 148

第一节 庄子的道论与气论 148

第二节 “齐物论”的两重意义 151

第三节 追求精神自由的“逍遥游” 155

第四节 精神超越的修养方式 157

第五章 名辩思潮与名家哲学 159

第一节 惠施的哲学思想与名辩内容 159

一、关注万物的哲学取向 159

二、“历物之意”的十个辩题 160

第二节 公孙龙的哲学思想与名辩理论 163

一、名实论与指物论 163

二、白马论与坚白论 165

第六章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与名辩逻辑 168

第一节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 168

一、后期墨家的时空论与运动论 169

二、后期墨家的认知学说 170

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与逻辑理论 173

一、“以名举实”的名实观 173

二、“名”的分类与概念的分类 174

三、“辞”的意义与判断的形式 175

四、“说”的意义与推理的形式 175

第七章 《易传》的形上追求与辩证法思想 177

第一节 《易传》的哲学层面与术数内容 177

第二节 《易传》的道器划分与形上追求 178

第三节 《易传》的宇宙发生论及世界图式 181

第四节 《易传》的辩证法思想 182

第八章 阴阳家的宇宙图式与历史观 187

第一节 阴阳家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过程 187

第二节 阴阳五行相配的宇宙图式 189

一、“称引天地剖判”的宇宙发生序列 189

二、阴阳五行相配的宇宙图式 190

第三节 “五德终始”的历史观 191

第九章 荀子对儒家哲学的发展 193

第一节 旨在“一天下”的社会理想 193

第二节 性恶论与礼法观念 194

第三节 “天人分职”的天道自然论 197

第四节 “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 199

第五节 关注“物理”与系统化的认知学说 202

一、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 202

二、认知过程的两个阶段 203

三、“虚壹而静”的主体心态 204

四、“兼权”以“解蔽”的思想方法 205

五、“学至于行”的知行观 206

六、“制名指实”的逻辑理论 207

第一节 商鞅与韩非的历史进化论 211

第十章 商鞅与韩非的法家哲学 211

第二节 韩非的利害论与法哲学 213

第三节 韩非的矛盾学说与参验方法 215

一、矛盾概念的双重意义 215

二、矛盾双方的关系 216

三、“参验”在认识中的作用 217

第四节 韩非对道与理的新诠释 218

一、道与理的规定 218

二、道与理的关系 220

三、人对道与理的态度 221

第四编 儒家经学的统治与不同的哲学倾向(两汉时期) 223

第一章 汉初的黄老之学与儒家哲学 227

第一节 汉初的黄老哲学思想 228

一、汉初黄老之学的盛行和影响 228

二、汉初黄老之学的思想特征 229

第二节 汉初的儒家哲学 231

一、陆贾的儒家哲学 232

二、贾谊的儒家哲学 234

第二章 《淮南子》的哲学倾向 238

第一节 《淮南子》的天道观 239

一、天道自然 239

二、天道无为 241

三、天人感应 242

第二节 《淮南子》的人性论与形神论 243

第三节 《淮南子》的历史观 246

第三章 董仲舒与今文经学的哲学特点 250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思想特征 250

第二节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254

一、“天人感应”的天道观 255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历史观 257

三、“性三品”的人性论 259

四、“正其谊不谋其利”的道德伦理观 261

第四章 谶纬的神学特征与宇宙图式 264

第一节 谶纬的神学特征 265

一、谶纬迷信的流行 265

二、谶纬的神学特征 266

第二节 谶纬中的宇宙图式 268

第五章 扬雄的“法言”与“太玄”论 271

第一节 《法言》中的哲学思想 271

第二节 《太玄》的哲学架构 273

一、古文经学的兴起 277

第一节 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277

第六章 桓谭与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277

二、古文经学的哲学倾向 279

第二节 桓谭的哲学倾向 281

一、反对谶纬迷信 281

二、形神烛火之喻 282

第七章 王充“疾虚妄”的哲学精神 284

第一节 天道自然的宇宙观 284

第二节 批判谶纬与世俗的迷信 286

第三节 人性与命义的分疏 290

第四节 强调“实知”和“知实”的认识论 292

第八章 王符、仲长统的社会批判与哲学思想 294

第一节 王符的社会批判与哲学思想 294

一、王符的社会政治哲学 294

二、王符的元气本原论 296

三、王符对世俗迷信的批判 298

四、“本末”概念与才性问题 298

第二节 仲长统的历史观与天人观 299

一、治乱循环的历史观 299

二、“人事为本”的天人观 300

三、从儒家向道家的思想转变 301

第五编 玄学的兴盛与道教、佛教哲学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 303

第一章 何晏、王弼的“贵无”论与“得意忘言”论 306

第一节 何晏、王弼的“贵无”论 307

一、以无为本、崇本举末 307

二、平章孔老,兼宗儒道 310

三、体、用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 311

第二节 “得意忘言”的哲学方法论 313

一、对汉代经学哲学方法的批评 314

二、“寻言观意”,“得意忘言” 315

第二章 阮籍、嵇康的“自然无为”论 318

第一节 阮籍、嵇康思想的演变 319

一、阮籍、嵇康的前期思想 319

二、阮籍、嵇康的思想转变及其意义 320

第二节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价值取向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322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价值取向 322

二、阮籍、嵇康对于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的追求 323

第三章 裴頠的“崇有论”与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330

第一节 裴頠的“崇有论” 330

一、裴頠思想的时代背景 331

二、裴頠“崇有论”的基本思想 332

第二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338

一、欧阳建“言尽意论”的主要内容 339

二、欧阳建“言尽意论”的理论特色与理论意义 340

第四章 郭象的“独化”论与“玄冥之境” 343

第一节 郭象玄学的时代课题与《庄子注》 343

一、郭象玄学的时代课题 343

二、郭象与《庄子注》 344

第二节 郭象“独化”论的主要内容 346

一、对万物“独化”的本体论论证 346

二、独化而逍遥的人生境界及其修养方法 351

第五章 葛洪、陶弘景的道教哲学 356

第一节 葛洪与《抱朴子》 357

一、玄、道、一的宇宙观 358

二、对长生说的系统论证 359

第二节 陶弘景的道教哲学 363

一、神形双修与精神境界的凸显 364

二、融儒援佛,力促三教会通 366

第六章 佛教的传人与僧肇、慧远的佛教哲学 368

第一节 佛教哲学的传人及其思想特征 368

一、佛教的传人 368

二、中国佛教哲学的初步发展 369

第二节 僧肇对般若学的阐说 371

一、“即万物之自虚”的“不真空”论 372

二、“即动而求静”的“物不迁”论 374

三、“无知而无不知”的“般若无知”论 376

第三节 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 377

一、慧远的“法性”论 378

二、慧远的佛儒调和论 380

第七章 形神之辨与范缜的《神灭论》 383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不灭论的主要观点 383

一、葛洪“形神俱不灭”的思想 384

二、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 385

第二节 范缜《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新论证 389

一、形神相即 389

二、形质神用 391

三、特定的质决定特定的用 392

第六编 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潮的消长与互动(隋唐五代时期) 395

第一章 王通的“三教可一”论与哲学思想 399

第一节 王通的“三教可一”论 399

第二节 王通的哲学思想 401

一、三才、天人的新诠释 402

二、道德修养的新论题 403

第二章 孔颖达的儒家经学哲学 405

第一节 易义有无、体用之辨 405

第二节 性情质用、正邪之义 407

第三节 《五经正义》的名理分析 408

第三章 天台宗与唯识宗的佛教哲学 410

第一节 天台宗的佛教哲学 411

一、“一心三观”与“圆融三谛” 411

二、“一念三千” 412

三、“性具”理念 413

第二节 唯识宗的佛教哲学 414

一、百法论与(识体)四分说 415

二、三性说 417

三、八识体相 418

四、种子与识转变说 419

五、唯识的因明学 421

第四章 华严宗的佛教哲学 424

第一节 华严宗的无尽缘起 424

一、三性同异 425

二、因门六义 426

三、十玄无碍 427

四、六相圆融 428

五、性起缘起 429

第二节 “法界观”与“十重唯识观” 430

一、法界观 430

二、十重唯识观 432

第五章 禅宗的佛教哲学 434

第一节 道信、弘忍与神秀的思想 435

一、道信以前的禅学 435

三、神秀的北宗禅 436

二、东山法门 436

第二节 慧能的思想 437

一、慧能所说的“自性” 438

二、“即心即佛”与“自见本心” 439

三、“无住生心” 440

四、顿悟法门 441

第三节 南宗二系的思想 442

一、南宗南岳系禅学的主要思想 442

二、南宗青原系禅学的主要思想 444

三、南宗禅的生活化 445

第一节 隋唐道教哲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447

第六章 成玄英与司马承祯的道教哲学 447

第二节 成玄英“重玄”论的道教哲学 451

一、“道者,虚通之妙理” 452

二、“万类参差无非独化者也” 455

三、“道契重玄,境智双绝” 456

四、“因其素分,任其天然” 458

第三节 司马承祯《坐忘论》的道教哲学 460

第七章 李筌的“盗机”论与军事辩证法 467

第一节 李筌的天人观与“盗机”论 467

第二节 李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472

一、元气自动的自然观 476

第八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儒家哲学与天人新义 476

第一节 柳宗元“天人不相预”的儒家哲学 476

二、重“势”的历史观 478

三、儒佛兼综的文化观 481

第二节 刘禹锡“天人交相胜”的儒家哲学 482

第九章 韩愈、李翱的儒家哲学及其新的趋向 485

第一节 韩愈的哲学思想 485

一、对佛老的批判 486

二、“道统”观念的确立 488

三、对“性三品”说的总结 490

一、性善情恶的人性论 491

第二节 李翱的哲学思想 491

二、“复其性”的修养说 493

第三节 韩愈、李翱在哲学上的贡献和影响 494

第十章 《无能子》与《化书》的哲学思想 496

第一节 隐士《无能子》的道家哲学 496

一、《无能子》的自然观 496

二、《无能子》的社会历史观 498

三、自然无为的修养说 500

一、《化书》的自然观 502

第二节 谭峭《化书》的道教哲学 502

二、《化书》的社会历史观 506

第七编 宋明新儒学的发展与不同的哲学派别(宋元明时期) 511

第一章 周敦颐的“太极图”与“立人极”的哲学思想 515

第一节 “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体论 515

第二节 “立人极”的心性论 518

一、诚体神用的道德本体 518

二、刚柔善恶中的心理气质之性 518

三、主静无欲的直觉修养方法 519

第一节 邵雍的象数学和宇宙循环论 521

第二章 邵雍的“先天图”及象数哲学 521

第二节 历史循环论与治世的法宝 523

第三节 天人类比的人性论 524

第三章 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与哲学特点 526

第一节 对“道”、“太极”和“五行”的新解释 527

第二节 万物皆有耦有对的辩证法思想 528

第三节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530

第四节 性存于内、情发于外的人性论 532

第一节 “太虚即气”的本体论 534

一、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534

第四章 张载的气本论及其哲学体系 534

二、太虚的两重性与道德之源 536

第二节 “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537

一、两体相薄,动非自外 537

二、“渐化”与“著化”两个阶段 538

第三节 性两元论与心的两重性 538

一、性两元论 538

二、心的两重性 540

三、“穷理尽性” 541

二、“穷神知化” 541

一、“大其心” 541

第四节 “大其心”、“穷神知化”、“穷理尽性”的心性修养方法 541

第五章 二程的理本论及其差别 543

第一节 二程的理本论及其差别 543

一、二程理本体的确立 543

二、二程理本体的差别 544

第二节 程颢的心性一元论和程颐的性两元论 546

一、程颢的心性一元论 546

二、程颐的性两元论 547

第三节 程颐论心、性、情的关系 548

第四节 程颐的“涵养须用敬”和“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 550

第五节 程颢“以觉识仁”的修养方法 552

第六章 朱熹的理学集大成的哲学体系 554

第一节 新旧“中和说”与心统性情 554

一、“心为已发,性为未发”的“中和旧说” 554

二、“思虑未萌为未发,思虑巳萌为已发”的“中和新说” 555

第二节 “理在气先”与“理一分殊” 557

第三节 性两元论与人心听命于道心 559

一、理为天命之性,理与气杂为气质之性 559

第四节 主敬持一和格物致知的心性修养论 560

二、人心听命于道心 560

第五节 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 563

第七章 陆九渊的心本论及“自存本心”的修养方法 566

第一节 和谐之数与心即理的本体论 566

第二节 发明本心的心性修养方法 568

第三节 朱陆之辨及鹅湖之会 569

一、关于“无极而太极”的争论 569

二、“先立其大”,还是“先道问学” 570

三、“心即理”与“性即理”的分歧 570

五、道心与人心 571

四、“心统性情”与心性合一 571

六、理在心外与心即理 572

第八章 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及影响 573

第一节 陈亮的事功哲学 573

一、“盈宇宙者无非物”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573

二、“明事物之故”的认识论 574

三、利欲有“分”有“辨”的人性论 575

四、王霸义利之辨 576

第二节 叶适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内外交相成之道 577

一、五行、八卦皆气化的自然观 577

二、“道原于一而成于两”的朴素辩证法 578

三、内外交相成之道 579

第九章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581

第一节 “真己”的心体用论 581

一、人心以真我、良知为本体 582

二、心之理为体、气为用 582

三、性、情、欲、知统一于良知 583

四、道心人心不为二,天理人欲不并立 584

第二节 道德感情与践履合一的“知行合一”论 585

二、涵养省察并用的心性修养方法 587

一、“致良知”与“致知格物” 587

第三节 “致良知”与涵养省察的修养方法 587

第十章 罗钦顺与王廷相的气学本体论 589

第一节 罗钦顺的理在气中和性为体、知觉为用 589

一、“理一分殊”的气一元论 589

二、性为体,知觉为用 590

三、道心为性,人心为情 591

四、格物致知的心性修养论 592

第二节 王廷相的气本论与内外合一之道 592

一、“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元气本体论 593

二、生之气、生之理、性之才三结合的人性论 595

三、性情为心理活动的不同景象 596

四、天性之知与人道之知 598

第八编 宋明理学的衰落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明清之际至清代中期) 599

第一章 李贽的“童心”说和反封建精神 603

第一节 天地如夫妇的字宙观 603

第二节 “童心”即真心的个性自觉 606

第三节 提倡私心的反封建精神 607

一、私心与礼义 607

二、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反封建精神 608

第一节 理气心性一元和一体两分 610

第二章 刘宗周的心体即性体的哲学思想 610

第二节 仁义礼智与喜怒哀乐合一的性情论 611

第三节 从未发已发中抽象的独体之知 612

第四节 心之全体的分析组合 613

第三章 黄宗羲的理气、心性新说及对封建专制的批判 615

第一节 “一本万殊”的宇宙观 616

第二节 理气心性一元论 617

第三节 离情无以见性与心性修养论 618

一、离情无以见性和四德相生相克 618

二、养气、尽心、穷理、知性的心性修养方法 619

第四节 批判封建专制,提倡政治改革 620

第一节 “一切物皆气之所为”的本体论 623

一、“气”为宇宙万物本原 623

第四章 方以智的“通几”与“质测”相统一的哲学 623

二、“火为燥气”是物质变化的特性 624

三、从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化 625

第二节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辩证法思想 626

一、“一而二,二而一”的矛盾学说 627

二、“合二而一”的矛盾统一观 628

三、调和矛盾的相对主义观点 629

一、“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认识论 630

第三节 “质测即藏通几”与“觉悟交通”的认识论 630

二、“觉悟交通”的认识过程 631

第五章 王夫之的理论贡献及其对宋明哲学的总结 634

第一节 气为世界万物之本的自然观 634

第二节 变化日新的辩证法 638

第三节 质异则性异,性日生日成 640

第四节 性体心用的三分法 641

第五节 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和联系 643

第六节 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644

一、“理气融为一片”的人性论 646

第六章 颜元重“习行”的哲学思想 646

第一节 气质之性即义理之性及引蔽习染 646

二、心兼性情与引蔽习染 647

第二节 重习行、践履的心性修养论 648

第七章 戴震的气一元论和理欲观 650

第一节 “气化流行”的宇宙观 650

第二节 “血气心知”的人性论 651

一、“血气心知”为性和“欲情知”的三分法 651

二、必然寓于自然之中的理欲观 653

第九编 中国近代哲学的精神困惑与探索历程(1840~1919年) 655

一、冷眼看“衰世” 658

第一章 龚自珍、魏源的“更法”、“变古”新论 658

第一节 龚自珍的“更法”哲学 658

二、稽古论“更法” 662

三、“立反”、“用逆”的矛盾观和注重“自我”的“心力”说 664

第二节 魏源的“变古”哲学思想 666

一、师夷制夷,富国强兵 667

二、朴素辩证法的矛盾观 668

三、唯物主义认识论 670

四、“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历史进化观 672

第二章 洪秀全、洪仁玕宗教神学外衣下的农民革命哲学 675

第一节 宗教神学外衣下的农民革命思想 676

一、宗教神学外衣下的反封建革命思想 676

二、宗教神学外衣下的反孔思想 677

三、宗教神学外衣下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679

第二节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680

第三节 《资政新篇》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682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与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之学 684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社会思潮 684

一、不可变者圣道也,非器械也 686

第二节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之学 686

二、《劝学篇》的纲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689

第四章 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与哲学思想 697

第一节 调和心物的世界观 698

第二节 变易进化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700

一、变易进化的自然观 700

二、变易进化的社会历史观 701

三、变易进化的动力根源 702

第三节 大同思想与人道哲学 704

第四节 初步的中西文化比较观 708

第五章 谭嗣同的维新意志与“仁学”体系 711

第一节 宇宙观上的“以太”说和“心力”说的矛盾 712

第二节 “日新”变化的发展观同“破对待”的形而上学思想的矛盾 717

第三节 认识论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矛盾 722

第六章 严复的天演之学及其历史作用 725

第一节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论 725

一、从西方学来的进化论 725

二、宣传进化论是为了解决中国问题 727

第二节 “质力相推”的机械自然观 729

一、反对先验论,提倡归纳法 731

第三节 经验论的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731

二、从唯物主义经验论滑向唯心主义经验论、不可知论 734

第四节 严复的历史地位 736

第七章 梁启超的思想演变与哲学倾向 739

第一节 进化思想与变革观念 740

一、变亦变,不变亦变 740

二、“三世六别”的进化模式 741

三、社会变革的和平渐变与革命突变 742

第二节 塑造近代理想人格的“新民说” 744

一、“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 744

二、“新民”应具有的诸种品格 745

第三节 “境者心造,惟心为实”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749

第四节 中西文化融合论 750

第八章 章太炎的革命活动与哲学历程 754

第一节 以《訄书》为代表的前期哲学思想 755

一、“阿屯以太”说及无神论思想 755

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758

第二节 “物竞天择”与“俱分进化” 760

一、“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 760

二、悲观主义的“俱分进化论” 762

第三节 高唱唯我、高蹈太虚的宗教归宿 764

一、唯我主义的“新宗教” 764

二、“高蹈太虚”的“五无论” 766

第九章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其哲学基础 767

第一节 从旧三民主义走向新三民主义 768

第二节 进化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770

一、“物质进化之时期” 770

二、“物种进化之时期” 771

三、“人类进化之时期” 772

一、“知难行易”的特定提法 774

第三节 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774

二、知行范畴的崭新内涵 776

三、知行关系的辩证论证 778

第四节 含有唯物史观因素的社会历史观 780

一、历史进化论观念 780

二、民生史观 781

三、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783

第十编 中国现代哲学的不同思潮与理论创造(1919~1949年) 785

一、“青春”哲学的宇宙观 788

第一节 李大钊的早期思想 788

第一章 李大钊的哲学思想 788

二、社会发展观 790

第二节 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792

一、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793

二、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 795

三、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作用 797

第三节 李大钊的文化哲学 799

一、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 799

二、第三种文明 801

第一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804

一、实用主义实在论 804

第二章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804

二、实用主义真理观 806

三、实用主义方法论 808

第二节 胡适的进化论的文化哲学 810

一、进化论的文化观 810

二、全盘西化的思想 811

第三章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 813

第一节 梁漱溟的哲学思想 813

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 813

二、道德人本主义的建立 815

三、形而上学的进路——三量说的认识方法 817

第二节 梁漱溟的文化哲学 821

一、认识论与人生观 821

二、三种文化模式的哲学分析 822

第四章 张君劢的哲学思想和科学与玄学论战 825

第一节 张君劢的人生哲学 825

一、形而上学之意志自由论 825

二、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 826

三、张君劢的“新玄学” 828

二、科学与玄学论战三方的主要观点 831

第二节 科学与玄学论战 831

一、科学与玄学论战的时代背景 831

三、科学与玄学论战在现代哲学史上的意义 836

第五章 熊十力新唯识论的哲学思想 839

第一节 熊十力的哲学本体论 839

一、哲学就是本体论 839

二、以“体用不二”立宗 841

第二节 熊十力的心性论 844

一、总结朱王心性之学 844

二、本心与习心 845

第三节 性智与量智 847

一、性智与量智的划分 848

二、性智与量智的关系 849

第六章 冯友兰新理学的哲学思想 851

第一节 新理学的思想与方法 851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进路 851

二、实际与真际 854

三、理与气 856

四、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 859

一、意义与觉解 861

第二节 新理学的人生境界论 861

二、人生的四个境界 862

三、凡俗即神圣 863

第七章 张东荪的哲学思想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865

第一节 张东荪的架构的宇宙观与多元认识论 865

一、架构的宇宙观 865

二、多元认识伦 868

第二节 张东荪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870

一、张东荪对唯物辩证法的批判 871

二、艾思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宣传 872

三、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意义 875

第八章 金岳霖的道论与知识论 878

第一节 金岳霖的道伦 878

一、能与式 879

二、共相与殊相 881

第二节 金岳霖的感觉论 883

一、唯主方式与非唯主方式 883

二、“外物”与“所与” 884

第三节 金岳霖的概念论 887

一、得自所与的意念 887

二、意念对所与的规范与整理 889

三、科学认识方法论 891

第九章 贺麟新心学的哲学思想 893

第一节 贺麟新心学的心性论与直觉说 893

一、直觉与理智 894

二、“主体逻辑心” 896

三、自然知行合一论 899

第二节 贺麟的文化体用论 901

一、绝对体用论与相对体用论 901

二、心体物用的多层体用论 902

三、对传统道德的新解释 904

第一节 毛泽东的实践论哲学思想 906

第十章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906

一、《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论述与发展 907

二、《实践论》对中国哲学知行问题的概括与总结 910

第二节 毛泽东的矛盾论哲学思想 912

一、《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论述与发展 912

二、《矛盾论》对中国辩证法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916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现代哲学史的总结 919

一、近代以来文化争论的哲学总结 919

二、近代以来哲学发展的总结 920

三、认识规律与群众路线的统一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