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一、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二、各家学说概述 7
三、各家学说的源流、演变和分析 14
四、各家学说对中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和发展 27
各论 30
一、孙思邈 30
二、王冰 37
三、钱乙 43
四、许叔微 54
五、朱肱 62
六、刘完素 67
七、张元素 80
八、张从正 89
九、李杲 102
一○、陈自明 117
一一、王好古 122
一二、朱震亨 128
附一 戴思恭 138
附二 王履 141
附三 汪机 144
一三、滑寿 149
一四、薛己 154
一五、赵献可 158
一六、孙一奎 162
一七、杨继洲 169
一八、李中梓 174
一九、陈实功 182
二○、张介宾 188
二一、绮石 197
二二、喻昌 202
二三、吴有性 211
附 戴天章 218
二四、张璐 221
二五、张志聪 229
二六、柯琴 237
二七、叶桂 243
二八、王维德 252
二九、徐大椿 256
三○、陈念祖 265
三一、吴瑭 269
附 王士雄 281
三二、王泰林 290
三三、吴师机 298
三四、唐宗海 303
附编 313
一、孙思邈《大医精诚》 313
二、孙思邈《治病略例》 314
三、王冰《有无虚实辨》 316
四、王冰《“寒之而热取之阴、热之而寒取之阳”辨》 317
五、钱乙《虚实腹胀》 317
六、许叔微《辨少阴脉紧证》 318
七、朱肱《问表证》 320
八、朱肱《问里证》 321
九、刘完素《病机论》 322
一○、张元素《用药用方辨》 329
一一、张元素《制方法》 329
一二、张从正《汗下吐三法该尽治法诠》 330
一三、张从正《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 332
一四、李杲《脾胃虚实传变论》 335
一五、李杲《脾胃胜衰论》 337
一六、陈自明《月经序论》 342
一七、陈自明《血枯方论》 343
一八、陈自明《暴崩下血不止方论》 343
一九、王好古《三法、五治论》 343
二○、王好古《论?言妄语有阴阳》 344
二一、朱震亨《阳有余、阴不足论》 345
二二、朱震亨《相火论》 346
二三、戴思恭《中风》 348
二四、王履《亢则害、承乃制论》 350
二五、王履《五郁论》 353
二六、汪机《营卫论》 355
二七、薛己《论疮疡五善、七恶主治》 358
二八、薛己《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 359
二九、赵献可《五行论》 360
三○、赵献可《论五行各有五》 362
三一、孙一奎《丹溪相火篇议》 364
三二、孙一奎《痿论》 366
三三、杨继洲《诸家得失策》 368
三四、杨继洲《头不多灸策》 369
三五、杨继洲《穴有奇正策》 371
三六、李中梓《药性合四时论》 374
三七、李中梓《乙癸同源论》 375
三八、陈实功《痛疽治法总论》 376
三九、张介宾《三焦、包络、命门辨》 377
四○、张介宾《大宝论》 381
四一、张介宾《真阴论》 385
四二、绮石《理虚三本》 390
四三、绮石《理虚二统》 391
四四、喻昌《大气论》 392
四五、喻昌《秋燥论》 393
四六、吴有性《原病》 395
四七、戴天章《辨时行疫疠与风寒异受》 397
四八、戴天章《辨传经》 398
四九、张璐《脉象》 399
五○、张璐《诸见血证》 402
五一、张志聪《辨血》 405
五二、张志聪《辨气》 406
五三、柯琴《全论大法》 407
五四、柯琴《六经正义》 410
五五、叶桂《十六种治法》 415
五六、王维德《痛疽总论》 419
五七、王维德《阴疽论》 420
五九、徐大椿《知病必先知证论》 421
五八、王维德《阴疽治法》 421
六○、徐大椿《病证不同论》 422
六一、徐大椿《病同因别论》 422
六二、徐大椿《病同人异论》 423
六三、陈念祖《虚痨》 423
六四、陈念祖《虚痨续论》 425
六五、吴瑭《汗论》 426
六六、吴瑭《温病起手太阴论》 427
六七、王士雄《六气辨》 427
六八、王士雄《霍乱热证》 428
六九、王士雄《霍乱寒证》 429
七○、王泰林《辨证概述》 430
七一、王泰林《温病》 431
七二、吴师机《略言》(摘录) 433
七三、唐宗海《阴阳水火气血论》 437
七四、唐宗海《脏腑病机论》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