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显辉校长序 1
序言:何谓琴道? 1
上篇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写作之背景与动机 3
第二节 研究之方法与步骤 4
第三节 具体之成果与贡献 6
第二章 今人研究之成果评述 9
第一节 有关古琴史方面 11
第二节 有关古琴音乐艺术方面 17
第三节 有关古琴思想方面 29
结语 54
第三章 琴道之历史传承 57
第一节 琴道的历史渊源 57
一 自创制之记载论之 57
二 自琴瑟之功能论之 60
第二节 琴道的法象制义 65
一 自形制法象的观念论之 65
二 自制义理据的考察论之 70
第四章 琴道之思想基础——儒道思想与古琴艺术之契机 84
第一节 儒家乐教理念的影响 85
一 儒家乐教理念的发展与流变 85
二 儒家乐教对古琴艺术的影响 106
第二节 道家生命境界的祈向 118
一 道家典籍中有关古琴的记载 118
二 道家思想对古琴艺术的影响 122
第五章 琴道之美学价值——艺术风格与美感境界之范畴 143
第一节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琴乐审美观 144
一 应和与中和 145
二 移情 148
三 “意”与“机” 153
第二节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琴乐审美观 159
一 “清”、“和”、“微”、“虚”、“远”、“自然” 163
二 物我两忘——以嵇康之琴趣为主 165
三 无声之乐——以陶潜之道境为主 169
下篇 187
第六章 琴道思想与美学之析论(一)——以蔡邕《琴操》为主 187
第一节 《琴操》之版本、撰者与年代之问题 188
一 有关《琴操》之版本 189
二 有关《琴操》之撰者与年代 196
第二节 蔡邕《琴操》之思想体系与美学价值 214
一 编撰原则与中心思想 214
1.“歌诗”五曲 215
2.“操”一十二 221
3.“引”九 224
4.“河间杂歌”二十一章 227
二 美学观念——移情之说 232
第七章 琴道思想与美学之析论(二)——以嵇康<琴赋>为主 245
第一节 魏晋以前<琴赋>诸论之内容之比较——以蔡邕<琴赋>、傅毅<琴赋>、马融<琴赋>为主 246
一 蔡邕<琴赋> 247
二 傅毅<琴赋> 249
三 马融<琴赋> 249
第二节 嵇康<琴赋>之思想体系与美学价值 250
一 思想体系 251
1.嵇康抚琴的心志意趣 251
2.琴乐“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养生功能 252
3.琴乐的本质 255
二 美学价值 261
1.嵇康对前人器乐、歌、舞诗赋之省思 261
2.古琴之材质制作、形制与音色、音响特色 268
3.琴乐实践的重要体认 270
结论 284
参考书目与期刊论文举要 291
附录一 本书引见琴士年表(以先秦两汉迄魏晋南北朝为主) 321
附录二 本书引见图片目次 324
2.汉代五弦琴、七弦琴结构图 327
3.陶潜画像 329
4.蔡邕画像 330
5.《琴操》版本书影 331
5-1 顾修辑〔清〕嘉庆四年(1799)《琴操》桐川顾氏刊本 读画斋丛书己集 331
5-2 徐干辑〔清〕光绪间(1875~1908)刊本《琴操》邵武徐氏丛书第一集 332
5-3 孙星衍辑(校补)《琴操》〔清〕光绪乙酉年(1885)吴县朱氏槐庐家塾平津馆丛书 333
5-4 王谟辑〔清〕嘉庆三年(1798)《琴操》金溪王氏刊本影印 334
5-5 黄奭辑(1971)《黄氏逸书考·子史勾沉·蔡邕琴操》据民国十四年(1925)王鉴修补本影印 335
6.嵇康画像(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