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生学方法——实践的选择 1
第一节 藏象学说现代研究史略及现状述要 1
第二节 发生学方法简介及评价 5
第二章 藏象学说的创生 11
第一节 第一部人体解剖学是中国人写的 12
第二节 《内》《难》的脏腑解剖学成就 14
一、五脏 14
二、六腑 18
三、奇恒之腑 20
第三节 解剖方法作为藏象学说发生始基的确认及其意义 22
第三章 从实体到功能态的演化 27
第一节 演化的启动 28
第二节 演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31
第三节 演化的方向选择 35
一、本藏藏象 35
二、阴阳藏象 47
三、五行藏象 50
四、“社会模式”藏象 57
第四节 评价——“智者”、“愚者”与“察同”、“察异” 59
一、非解剖方法用以获取解剖知识 65
第一节 “悖论” 65
第四章 “悖论”及其认识 65
二、解剖形态学发现作了非解剖解释 66
三、非解剖概念比附于解剖 67
四、解剖实体补治非解剖实体的实践 68
第二节 认识 68
第五章 藏象学说若干基本概念及理论问题的发生学思考 71
第一节 脏象(脏腑)、藏象(藏府) 71
一、分歧的根源 71
二、究竟是脏象(脏腑),还是藏象(藏府) 72
第二节 藏象界定 74
第三节 五藏阴阳的界定 77
第四节 藏府之气的界定 84
第五节 藏府之气、阴、阳的相互关系 86
第六节 历代文献少论肺阳、肝阳、脾阴概念的原因再发现 88
一、肺阳 88
二、肝阳 94
三、脾阴 99
第七节 肾精的概念及其与肾气、肾阴、肾阳、肾藏概念的关系 103
一、肾精 103
二、相互关系 104
第一节 五藏的生理特性 111
第六章 藏府生理特性的发生学诠解 111
一、心藏的生理待性 112
二、肺藏的生理特性 113
三、脾藏的生理特性 117
四、肝藏的生理特性 118
五、肾藏的生理特性 124
第二节 六府的生理特性 129
第七章 藏府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 132
第一节 五藏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 132
一、心藏 132
二、肺藏 138
三、脾藏 166
四、肝藏 178
五、肾藏 187
第二节 六府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 197
一、胆 197
二、胃 211
三、小肠 220
四、大肠 222
五、膀胱 222
六、三焦 226
第三节 奇恒之府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 235
一、脑 236
二、髓 246
三、骨 247
四、脉 248
五、胆 249
六、女子胞 249
第八章 藏象学说系统观念的最后确立 263
第一节 藏府相合理论的发生 264
一、解剖方法 265
二、司外揣内的观察方法 266
三、阴阳学说 268
四、五行学说 269
五、经络学说 270
六、实证与思辨 274
七、其他 285
第二节 五藏与志、液、体、窍关系理论的发生学剖析 287
一、五藏与五志、七情 288
二、五藏与诸窍 309
三、五藏与五液 317
四、五藏与五体及五华 322
五、五行学说得失撮要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