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管理 企业公关的新兴课题》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宜蓁著;林东泰主编
  • 出 版 社:正中书局
  • 出版年份:1998
  • ISBN:9570911662
  • 页数:36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议题管理的起源背景 2

第一节 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

第一篇 导论 2

图1-1: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模式 4

第二节 环境变迁对企业的冲击 5

第三节 议题管理的崛起 7

第二章 议题管理的意涵 10

第一节 公共议题的定义与种类 10

表2-1:公共议题的四种类型 15

图2-1:公共议题的生命周期 16

第二节 公共议题的生命周期 16

第三节 议题管理的定义 20

第四节 议题管理的结构 25

第五节 议题管理的重要性 28

第三章 企业公关部门的议题管理角色 32

第一节 台湾地区企业公关部门的发展概况 33

第二节 公关部门的组织层级 39

图3-1:公关部为独立部门的编制 40

第三节 公关部门的工作项目 40

图3-2:公关部隶属其他部门的编制 41

第四节 公关部门的角色类型 44

第五节 公关部门的议题管理角色 46

第四章 组织与环境的角度: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机构理论 50

第二篇 理论基础 50

第一节 系统理论对议题管理的重要性 50

第二节 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51

第三节 开放系统与议题管理:两个模型 53

图4-1:开放系统与环境的互动 54

图4-2:议题管理矩阵图 55

第四节 资源依赖理论的主要观点 57

第五节 机构理论 65

第五章 组织管理的角度:议题管理、策略管理与公共关系的整合模式 72

第一节 策略管理的涵义 72

第二节 议题管理与策略管理的整合 75

图5-1:议题管理与策略管理的整合模式 77

第三节 公关部门的权力 80

第四节 公关专业经理人的职能角色 84

第五节 公共关系、议题管理与策略管理的整合模式 93

图5-2:公共关系、议题管理与策略管理的整合模式 93

第一节 利益关系人的种类 94

第六章 公众的角度:行动公众与资源动员论 94

第二节 公众的特性 97

第三节 情境理论与公众的界定 103

第四节 公众区隔模式 106

图6-1:公众区隔的巢穴模式 107

第五节 公众行动的发展阶段 108

第六节 资源动员理论 110

第七节 大众媒体在社会运动中扮演的角色 114

第八节 行动公众对企业组织的启示 115

第七章 冲突的角度:双向对等沟通、博奕理论与冲突协商模式 118

第一节 公共关系沟通模式 119

表7-1:四种公共关系模式的任务导向 121

第二节 冲突管理的定义 123

第三节 双向对等理论与冲突管理理论的共通性 126

第四节 博奕理论的观点 127

第五节 混合动机与双向沟通模式的整合 132

图7-1:双向沟通光谱 133

图7-2:新的双向对等沟通模式 134

图7-3:混合动机的沟通模式 136

第六节 整合性协商策略 138

图7-4:整合协商策略模式 139

第八章 议题管理策略 144

第三篇 策略规划 144

第一节 环境侦测 145

第二节 议题分析与冲击性评估 152

图8-1:议题优先矩阵模式 155

第三节 策略拟定(一):传播策略 155

表8-1:企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策略模式 157

第四节 策略拟定(二):参与策略 160

第五节 策略拟定(三):顺应策略 166

第六节 绩效评估 171

第七节 因应模式 174

第一节 信义房屋与房屋仲介业管理议题 180

第九章 议题管理个案举例 180

第二节 励馨基金会与雏妓防治议题 184

第三节 台电与核四议题 190

第四节 民航业者与「霸机」议题 194

第十章 《研究案例一》:公关部门的权责与公关专业经理人的职能角色 204

第四篇 实证研究 204

第一节 绪论 204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05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一):公关部门的权责 208

表10-1:本研究访谈之企业与访谈对象 208

表10-2:负责公关业务的部门名称 210

表10-3:公关业务负责人之职称 211

表10-4:公共关系策略的决定权 212

第四节 研究结果(二):公关部门主管的角色类型 213

表10-6:公关人员四个角色因素的相关矩阵 214

表10-5:公关人员角色类型的因素分析 214

第五节 研究结果(三):公关专业经理的职能角色 215

表10-7:公关人员角色类型:限定「双因素」之因素分析 216

第六节 结论与讨论 220

第一节 绪论 228

第十一章 《研究案例二》:公共关系与议题管理的关连性 228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30

图11-1:本研究的观念架构 231

第三节 研究结果 236

表11-1:近年来对企业影响最大的议题种类 239

表11-2:受访企业对议题管理的界定方式 240

表11-3:受访企业对利益关系人重要性的认知 243

表11-4:受访企业议题管理的成立背景与主要负责单位 246

表11-5:公关部门经理在议题管理中的角色分类 249

表11-6:受访企业最高主管(CEO)对议题管理之涉入情况 251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252

第一节 绪论 260

第十二章 《研究案例三》:议题管理的策略与因应模式—以「资源回收」议题为例 260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264

图12-1:本研究的概念架构 265

第三节 资源回收议题回顾 267

表12-1:资源回收议题发展大事纪 273

第四节 议题管理策略的分析与比较 274

表12-2:汽车业者、资讯业者与家电业者的议题管理策略与因应模式 290

第五节 研究结果的理论涵义 293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300

第一节 结论 306

第十三章 二十一世纪的议题管理:挑战与契机 306

第五篇 总结 306

第二节 挑战与契机 311

图13-1:议题管理与危机管理的整合模式 315

附录:议题管理的个案分析 327

中文部份 331

参考书目 331

英文部份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