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研究的问题 1
1.2 文献 3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 8
1.3.1 研究方法 9
1.3.2 资料 9
1. 4 本书的结构 13
2. 村庄的背景与经济活动 15
2.1 崖口村的地理、人口与资源 15
2.2 崖口村在历史上的建置沿革 20
2.3 村庄的经济活动 24
2.4 大队与村庄的分化 31
3. 村庄内的公社制度 37
3.1 1980年:为什么没有分田到户? 37
3.2 公社制度的现状:从陆汉满的一天说起 44
3.3 大队内部的主要生产活动:水稻种植与管理 55
3.3.1 大队对水稻生产的管理 55
3.3.2 生产队的生产与管理 62
3.4 公社制度的经济基础:资源开发与出租经营 73
3.4.1 沙与白泥收入 75
3.4.2 来料加工厂及其收入 77
3.4.3 土地资源的开始及其租金收入 79
3.4.4 政府征地的补偿收入 83
3.5 收入分配与福利 84
3.5.1 大队一级核算 85
3.5.2 生产队二级核算与社员收入 98
3.5.3 社员与村民福利 102
3.6 公社制度的代价与目标 108
4. 公社制度的精神及其政治、道德与环境基础 115
4.1 崖口公社制度的精神:“保持弱者,按劳分配” 115
4.2.1 内心世界 120
4.2 陆汉满的信念和社会理想 120
4.2.2 人生经历 124
4.2.3 人生信念与社会理想 127
4.3 崖口公社精神的道德基础:陆汉满的道德人格与政治权威 135
4.3.1 陆汉满的道德人格 138
4.3.2 陆汉满的政治权威 145
4.4 崖口公社精神的政治基础:党的领导与选举制度 155
4.4.1 党支部的领导与党员 156
4.4.2 崖口的选举制度与管理委员会的建立 164
4.4.3 崖口主导集团对公社精神的态度 170
4.5 有利于推行公社精神的环境因素:崖口土地资源的特点与土地权益争议 177
5.1 从公社精神到制度安排:公社精神的最有效实现原则与集体经营的均衡规模 187
5. 公社精神下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 187
5.2 1980年至1985年:全面坚持集体经营与公社制度面临的市场经济挑战 200
5.2.1 在集体生产单位内部引进生产责任制 201
5.2.2 集体经营体制面临的市场经济挑战 213
5.3 1985年以后的市场化改革:集体经营范围的收缩与出租经营方式的兴起 215
5.3.1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与经营方式的变化 216
5.3.2 来料加工厂经营体制的演变:从集体承包转为出租经营 225
5. 4 市场化改革的底线:稻田必须集体耕作 236
6.1 崖口村庄公社的社会功能 247
6. 村庄公社的社会功能与未来前景 247
6.2 村民中信念的变化 251
6.3 干部中集体主义道德意识的弱化 255
6.4 陆汉满的希望与忧虑 261
7. 信念、效率与社会制度:人本主义的制度经济学 263
7.1 崖口现象的一般意义: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之区分 265
7.2 制度分析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传统 272
7.2.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272
7.2.2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76
7.2.3 梁启超和钱穆的史学方法论 280
7.3 新制度经济学的局限 288
7.4 人本主义制度理论的基本假设:完满人生假设及其心理学基础 295
7.4.1 完满人生假设 296
7.4.2 完满人生假设的心理学基础: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 303
7.4.3 完满人生假设与人的理性行为之关系 308
7. 5 从信念到制度:社会制度的形成机制 312
7.5.1 社会主流信念的整合 314
7.5.2 从主流信念到社会核心制度的形成 319
7.6 制度安排中的制度精神与效率:以1967年崖口大队一次招标活动为例 329
7.7 制度变迁 338
7.7.1 制度安排的改进 339
7.7.2 核心制度的变革 342
7.7.3 两种制度变迁的比较 343
7.7.4 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评论 345
7.8 人本主义制度理论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分析:从儒家学说到伦理社会 347
8. 结论与讨论 356
8.1 关于崖口公社制度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 356
8.2 关于经济上低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长期存在下来的原因 357
8.3 再论经济上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为什么能够长期生存? 358
8.4 关于制度变迁的原因 360
8.5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的两种前景 361
8.6 关于人的信念与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