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森楠,杨巍然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3038·教202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一、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性质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2

三、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2

四、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 3

(一)历史-构造分析法 3

(二)历史比较法 4

(一)新中国成立前阶段 5

(二)新中国阶段 5

五、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简史 5

(三)构造类比法 5

六、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动向 8

第二章 大地构造基本概念 11

一、槽台学说 11

(一)地槽 11

(二)地台 21

(三)槽台学说对地壳演化的基本认识 26

(四)对槽台学说的评价 31

二、全球构造中的槽台新概念 32

(一)大陆边缘与地槽 32

(二)按大陆边缘性质划分的地槽类型 34

(三)板块运动与地槽的造山作用 36

(四)威尔逊旋回和构造旋回 38

三、从活动论观点划分大陆地壳构造单位 40

(一)划分大陆地壳构造单位的基本观点 40

(二)划分古板块边界的标志 42

(三)划分大地构造单位的步骤 43

四、深断裂 44

(一)深断裂的基本概念 44

(二)深断裂的深度分类 45

(三)深断裂的区域动力学 46

第三章 中国大陆构造轮廓 50

一、中国地势基本特征 50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52

三、本书所采用的大地构造单位名词体系 55

四、本书所采用的构造旋回的划分 57

第四章 华北地台 60

一、概述 60

二、华北地台基底形成阶段 61

(一)华北地台基底岩系建造特征 61

(二)华北地台基底磁场类型和内部结构 65

(三)华北地台基底构造特征及大地构造演化 68

(四)华北地台基底的主要矿产 73

三、中元古代--三叠纪地台稳定发展阶段 74

(一)地台稳定发展阶段的地层建造特点 74

(二)地台稳定发展阶段的构造运动特点 77

(三)地台稳定发展阶段的矿产 80

四、晚三餐世--新生代地台活化阶段 80

(一)印支构造期 80

(二)燕山构造期 83

(三)喜马拉雅构造期 88

五、总结 94

第五章 塔里木地台 97

一、概述 97

二、深部构造和基底构造轮廓 98

三、塔里木地台基底形成阶段 99

四、塔里木地台沉积盖层的发展阶段 100

五、总结 104

第六章 扬子地台 106

一、概述 106

二、扬子地台基底形成阶段 107

(一)太古代--早元古代岩系特征及吕梁期古构造 107

(二)中元古代岩系特征及四堡期古构造 109

(三)晚元古代岩系特征及晋宁期古构造 112

三、扬子地台稳定发展阶段 114

(一)震旦纪岩系特征及古构造 114

(二)早古生代岩系特征及古构造 115

(三)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岩系特征及古构造 117

四、扬子地台活化阶段 118

五、总结 123

第七章 天山--兴蒙地槽系 126

一、概述 126

二、内部各构造单位基本特征 126

(一)阿尔泰地槽 126

(二)外准噶尔地槽 128

(三)准噶尔地块 129

(四)天山地槽 131

(五)额尔古纳地槽 136

(七)松辽地块 137

(六)兴安地槽 137

(八)吉黑地槽 139

(九)内蒙地槽 139

三、主要深断裂构造 141

(一)额尔齐斯深断裂 141

(二)德尔布干深断裂 142

(三)中天山北缘深断裂 142

(四)西拉木伦深断裂 143

四、总结 145

(一)构造带的划分 145

(二)构造演化 147

(一)祁连山地槽 152

二、各构造单位基本特征 152

第八章 秦祁昆仑地槽系 152

一、概述 152

(二)秦岭地槽 167

(三)柴达木中间地块 176

(四)昆仑地槽 177

三、主要深断裂构造 179

(一)龙首山深断裂及秦岭北缘深断裂 179

(二)北祁连深断裂 180

(三)中祁连南缘深断裂及北秦岭南缘深断裂 180

(四)临潭-山阳深断裂 180

(一)陆块的对接观点 181

四、总结 181

(五)东昆仑南缘深断裂及玛沁-略阳深断裂 181

(二)陆块的裂陷观点 182

第九章 滇藏地槽系(附印度地台喜马拉雅台褶带) 185

一、概述 185

二、内部各单位基本特征 185

(一)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槽 185

(二)喀喇昆仑-唐古拉地槽 188

(三)巴塘-思茅地槽 191

(四)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槽 192

(五)北喜马拉雅地槽 195

(一)锡伐利克山前拗陷带 197

三、印度地台喜马拉雅台褶带 197

(二)低喜马拉雅构造带 198

(三)高喜马拉雅构造带 200

四、主要深断裂构造 203

(一)雅鲁藏布江深断裂带 203

(二)班公湖-怒江-澜沧江深断裂带 204

(三)拉竹龙-西金乌兰湖-金沙江-澜沧江深断裂带 204

五、总结 205

(一)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205

(二)青藏高原地壳演化模式 210

一、概述 218

第十章 华南地槽系 218

二、各构造单位基本特征 219

(一)南岭地槽 219

(二)海南岛-钦州地槽 229

(三)右江地槽 230

三、主要深断裂构造 233

(一)长乐-厦门断裂带 233

(二)丽水-海丰深断裂带 234

(三)赣江断裂带、吴川-四会断裂带 234

四、总结 235

(一)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235

(四)宿松-灵山断裂带 235

(二)华南地槽系的构造发展 237

第十一章 中国及邻近地区近代大陆边缘(附西太平洋地槽系) 239

一、概述 239

二、西太平洋地槽系 241

(一)乌苏里地槽 241

(二)台湾地槽 241

三、东部大陆边缘 244

(一)海底地形 244

(二)深部构造和基底构造 245

(三)东部大陆边缘构造分区 249

(四)东部大陆边缘构造发展 256

四、南部大陆边缘 260

(一)海底地形 260

(二)深部构造和基底构造 261

(三)断裂构造 265

(四)南海构造分区 266

(五)岛弧构造区 269

(六)南海的成因和演变史 270

第十二章 中国深断裂及实例分析 275

一、概述 275

(一)郯庐断裂带的基本特征 278

二、郯城-庐江断裂带 278

(二)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问题 285

(三)郯庐断裂带的南延问题 287

(四)对郯庐断裂带的几点认识和讨论 287

三、汾渭地堑系 289

(一)汾渭地堑系的区域构造背景 291

(二)汾渭地堑系的边缘构造 292

(三)汾渭地堑系的内部构造 293

(四)汾渭地堑系的发展史 294

四、鸦鲁藏布江断裂带 295

一、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历史 300

第十三章 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和特征 300

二、中国及邻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及其意义 307

(一)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相互关系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307

(二)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相互关系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313

附篇 中国各种大地构造观点简介 321

一、地质力学 321

二、多旋回构造 324

三、断块构造 328

四、地洼构造 331

五、波浪状镶嵌构造 333

六、重力构造 336

七、用活动论观点讨论中国地壳构造特征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