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读自学辅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铭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040822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

教材附录一:古代课文今译 1

教材附录二:近现代旧公文程式与专门词语 68

第一节 旧式公文的特定专门词语概说 68

第二节 民国公文程式结构 72

第三节 装叙与关界语词 80

第四节 展述手法及特定词语 92

第五节 结语段的公文特定词语 104

第六节 民国公文的标点与分段 114

练习题 125

第一部分 文种概说 129

壹 公文文种知识 129

复习问答 129

第二部分 先秦至清朝公文文种 131

一、 上奏文种 131

二、 君命文种 138

三、 古代官署上行文种 144

四、 古代官署平行文种 149

五、 古代官署下行文种 154

六、 古代其他文种 160

第三部分 民国时期公文文种 164

一、 民国时期上行文种 164

二、 民国时期平行文种 166

三、 民国时期下行文种 167

四、 民国时期其他文种 171

五、 附 陕甘宁边区新创公文 173

第四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文文种 174

一、 当代上行文种 174

二、 当代平行文种 177

三、 当代下行文种 178

四、 当代议决文种 183

五、 当代宣告文种 184

六、 当代其他文种 185

第一部分 公文程式 187

一、 公文程式概说 187

贰 公文程式与特定词语知识 187

二、 古代部分文种的程式 188

三、 民国时期旧公文的程式 190

四、 现行公文程式与各附加标记 193

第二部分 公文特定词语 195

一、 称谓代词 195

二、 显示公文正文层次结构的特定词语 196

第三部分 公文特定语法结构语式 205

一、 省略兼语后的预期连动结构语式 205

二、 将注释文字夹述于所注语句内 207

叁 课文阅读分析(精读课文) 208

一、 李谔《上书正文体》 208

二、 《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王帝位奏》 211

三、 狄仁杰《谏造大像疏》 212

四、 权德舆《奏孝子刘敦儒状》 215

五、 苏轼等《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子》 217

六、 诸葛亮《出师表》 219

七、 《天祚帝封金主为东国皇帝册》 222

八、 刘恒《除肉刑制》 224

九、 朱棣《北京宫殿告成诏》 226

十、 《清代敕书两则》 227

十一、 《永定河道上直隶总督详》 228

十二、 《楚铅督运戴秉英祈粘印花并送清册移》 229

十三、 《保宁寺牒并帖》 230

十四、 《江苏布政使飞饬太湖同知牌文》 233

十五、 《清代苏州地区碑示二则》 234

十六、 《胡昆山控张现武藉占祖茔状》 236

十七、 《内政部对福建旅黎同乡会理事长傅干甫控告保长邓绍先非法抓丁呈文的批》 238

十八、 《众议院抄附质问书送大总统的咨文》 239

十九、 《东北难民救济委员会关于筹设东北儿童教养院第二院的公函》 242

二十、 《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 244

二十一、 《唐继尧、蔡锷等护国讨袁通电》 246

二十二、 《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方》 249

二十三、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 251

二十四、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交通肇事是否给予被害人家属抚恤问题的请示》 255

二十五、 《政务院关于春季严禁烧荒、烧星以防森林火灾的指示》 256

二十六、 《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关于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258

二十七、 《关于徐村乡人民政府申报兴建砖瓦厂问题的批复》 259

二十八、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的通知》 261

二十九、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 263

三十、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 267

肆 课文阅读分析(泛读课文) 268

第一部分 公文制度 268

一、 行文方面制度 268

二、 公文撰写方面制度 272

三、 公文审定制作方面制度 282

四、 公文管理方面制度 287

一、 修辞概说 289

第二部分 修辞 289

二、 修辞格——联用、叠字、镶嵌 290

三、 修辞格——节省、合说、互文 291

四、 修辞格——引用、精警、夸张、示现 294

五、 修辞格——释语、换算、抑扬 297

六、 修辞格——比喻、借代 299

七、 修辞格——对偶、排比、层递、同异、反复 302

八、 修辞格——设问、反问 305

九、 修辞格的结合运用 306

十、 修辞的综合运用分析 309

第三部分 表达技巧 312

后记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