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
第一节样品的采集 1
一、单株籽粒样品的采集 1
二、从试验小区或大田采样 1
三、从成批包装谷物中采样 2
第二节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2
第二章水分与干物质的分析 4
第一节概述 4
第二节常压恒温烘干法(GB3523-83) 5
第三节减压烘干法 7
第四节蒸馏法 9
第三章灰分与主要无机元素的分析 12
第一节灰分的测定(GB4800-84) 12
一、概述 12
二、干灰化法 13
第二节主要无机元素的测定 15
一、概述 15
二、湿灰化法 16
三、磷的测定 17
四、钾、钠的测定 19
五、钙、镁的测定 21
六、铜、锌、铁、锰的测定 23
第四章脂肪、主要化学常数及脂肪酸的分析 27
第一节粗脂肪的测定(GB2906-82) 27
一、概述 27
二、油重法(GB2906-82) 28
三、残余法(GB2906-82) 31
第二节脂肪主要化学常数的测定 36
一、概述 36
二、皂化值的测定 36
三、碘值的测定 38
四、酸值的测定 41
第三节脂肪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42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48
第一节可溶性糖的测定 48
一、概述 48
二、还原糖的测定 49
三、非还原糖的测定 60
第二节淀粉的测定 63
一、概述 63
二、醋酸—氯化钙旋光法 64
三、1%HCI—旋光法 67
四、酶水解—铁氰化钾碘量法 68
第三节直链与支链淀粉的测定 71
一、概述 71
二、比色法 72
三、电位滴定法 75
第四节粗纤维的测定 79
一、概述 79
二、酸碱洗涤法 80
三、容量法 83
四、纤维素测定仪法 85
第六章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分析 88
第一节蛋白质的测定 88
一、概述 88
二、凯氏法(GB2905-82) 89
三、染料结合法(DBC法) 91
四、双缩脲法 93
第二节蛋白质组分的提取与测定 95
一、概述 95
二、蛋白质组分的分别提取法 95
三、蛋白质组分的连续提取法 98
第一节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101
一、概述 101
第七章氨基酸的分析 101
二、茚三酮比色法 102
三、氨基酸分析仪法 105
第二节几种主要氨基酸的测定 119
一、概述 119
二、赖氨酸的测定 119
三、色氨酸的测定 126
四、胱氨酸与蛋氨酸的测定——仪器测定法 132
第八章维生素的分析 135
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的分析 136
一、维生素B1的测定——荧光法 136
二、维生素B2的测定——荧光法 141
三、维生素B6的测定——比色法 147
四、维生素B1、B2、B6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150
五、维生素C的测定 152
六、烟?与烟酰胺的测定 157
二、维生素E(生育酚)的测定 164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 164
一、概述 164
三、胡萝卜素的测定 172
第九章单宁与硫代葡萄糖甙的分析 177
第一节高粱籽实中单宁的测定 177
一、概述 177
二、Folin—Denis法 178
第二节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 181
一、概述 181
二、氯化钯半定量法 182
三、异硫氰酸盐和恶唑烷硫酮的测定——气相色谱、紫外吸收联用法 184
第十章稻米品质的物理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192
第一节概述 192
第二节稻谷的出米率 192
一、出糙率——小型砻谷机脱壳法 193
三、完整精米率 194
二、精米率 194
四、稻米精度的测定——NMG染色法 195
第三节米粒大小、形状、外观 197
一、米粒长度和形状 197
二、稻米的垩白质 197
三、杂质 199
四、色泽与气味的鉴定 200
第四节蒸煮食味特性 200
一、糊化温度 200
二、胶稠度及其测定 201
三、米粒延伸性的测定 203
四、香味的鉴定 204
第十一章小麦品质的物理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206
第一节概述 206
第二节容重、纯度及色泽 206
一、容重 206
三、不完善粒的检验 209
二、杂质检验 209
四、色择与气味的鉴定 210
第三节面筋含量与物理性质的测定 210
一、面筋含量的测定 210
二、面筋物理性质的测定 213
附录 215
一、使用乙醚注意事项 215
二、常用元素的原子量表 218
三、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 222
四、透光率(%T)与吸收值(A)的换算 223
五、电磁辐射波长表 224
六、溶液颜色与滤光片颜色的互补关系 224
七、几种主要干燥剂的吸湿性能 224
八、国产滤纸的规格 225
九、筛孔和筛号对照表 225
十、主要谷物、油料营养成分表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