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论大道历史哲学的最高原理 1
一 关于历史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原则 3
二 大道历史哲学的最高原理 8
三 大道哲学与历史盛衰之研究 20
四 历史盛衰与大道历史哲学的发展 29
五 用道体之光照亮历史研究的道路 43
第二章 大道哲学:历史开出与为治之道 52
一 大道本体:历史开出的哲学思考 55
二 道化世界:道作为生存之理的存在 73
三 德化世界:道作为盛衰之原的存在 85
四 物化世界:道作为治乱之本的存在 95
五 文化世界:道作为绵延之神的存在 103
第三章 盛衰运演论 111
一 一种可以运演的理性法则 114
二 两种根本的运演力量 121
三 广泛因果的盛衰运演 133
四 历史开合与几微之变 145
五 关于“三世”说问题 165
第四章 论人心人性与历史的本质 172
一 论社会历史存在的心性论基础 174
二 论人心人性与历史的常道法则 189
三 论天下盛衰治乱系乎人心 202
四 论治国家在于正人心 211
第五章 论国德与国运 224
一 国德是立国之本 226
二 为民制产:建立国民生存的根基 240
三 为民立极:以诚天下之心 257
四 勿用非彝:追求不偏不颇的永恒法则 273
五 尚贤止健:聚集大批当国守正之臣 292
第六章 论深厚博大的王道哲学 301
一 德的哲学与力的哲学 303
二 深厚博大的内圣外王气象 315
三 一个清明光辉的理想时代 331
四 关于由内圣开出新外王 355
五 论天子无私事 384
第七章 论体统·礼教与盛衰 394
一 立国体统与治国理念 396
二 人无礼不立,国无礼不治 412
三 纲不可易,纪不可乱 427
四 德法同原,大用一体 445
五 消弭争斗论 458
第八章 论文化与盛衰 469
一 以学术贞正天下人心 471
二 以文化理想统御政治之道 487
三 以广大悉备之道融合浃化诸族文化 497
四 倘筑太平基,请自厚俗始 511
第九章 历史价值论 524
一 论仁的历史价值法则 526
二 关于历史上的善与恶 545
三 良知判断与致乎历史纯天理存在 561
四 人性堕落与历史危机 575
五 论历史拯救的价值法则 585
六 通天下者一心耳 598
第十章 论大道哲学与中国现代复兴 605
一 哲学与中国近现代危机 608
二 中华民族需要强大的哲学支撑 624
三 哲学精神与历史选择 636
四 且莫把历史变轻了 645
五 走出现代性的遮蔽 661
六 大道哲学:信念与力量的源泉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