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 学 1
1.1 空间解析几何 1
1.1.1 向量的概念 1
1.1.2 向量的线性运算 1
1.1.3 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 2
1.1.4 平面 2
1.1.5 直线 3
1.1.6 柱面、锥面、曲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 4
1.1.7 空间曲线 6
1.2 微分学 6
1.2.1 函数的几种特性 6
1.2.2 极限 7
1.2.3 函数的连续性 9
1.2.4 导数 10
1.2.5 微分 12
1.2.6 微分中值定理 12
1.2.7 导数的应用 13
1.2.8 偏导数及全微分 14
1.3 积分学 16
1.3.1 不定积分的概念 16
1.3.2 定积分 18
1.3.3 广义积分 20
1.3.4 定积分的应用 20
1.3.5 重积分 21
1.3.6 重积分的计算 22
1.3.7 重积分的应用 24
1.3.8 曲线积分 25
1.4 无穷级数 26
1.4.1 常数项级数 26
1.4.2 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 28
1.4.3 任意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 29
1.4.4 幂级数 30
1.4.5 泰勒级数 31
1.4.6 傅里叶级数 32
1.5 常微分方程 32
1.5.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32
1.5.2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33
1.5.3 齐次方程 33
1.5.4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33
1.5.5 全微分方程 34
1.5.6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34
1.5.7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34
1.5.8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35
1.6 线性代数 35
1.6.1 行列式 35
1.6.2 矩阵 37
1.6.3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41
1.6.4 线性方程组的解 42
1.6.5 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44
1.6.6 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 45
1.6.7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45
1.6.8 二次型及其标准型 46
1.7 概率与数理统计 48
1.7.1 随机事件 48
1.7.2 概率 49
1.7.3 古典型概率 51
1.7.4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51
1.7.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和常见概率分布 52
1.7.6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54
1.7.7 点估计 55
1.7.8 区间估计 57
1.7.9 假设检验 59
2 物理学 61
2.1 热学 61
2.1.1 气体状态参量 61
2.1.2 平衡态 61
2.1.3 热力学过程 61
2.1.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62
2.1.5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62
2.1.6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的原理 63
2.1.7 理想气体内能 64
2.1.8 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65
2.1.9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66
2.1.10 功、热量、内能 67
2.1.1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 68
2.1.12 循环过程、随机效率、卡诺循环 71
2.1.13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73
2.1.14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 74
2.2 波动学 76
2.2.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76
2.2.2 平面简谐波 77
2.2.3 描述波的物理量 77
2.2.4 波的能量、能量密度、能流、能流密度 78
2.2.5 波的衍射 80
2.2.6 波的干涉 80
2.2.7 驻波 81
2.2.8 声波与声强级 83
2.2.9 多普勒效应 83
2.3 光学 84
2.3.1 相干光 84
2.3.2 光程与光程差 85
2.3.3 杨氏双缝干涉 85
2.3.4 薄膜干涉 86
2.3.5 迈克尔逊干涉仪 89
2.3.6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89
2.3.7 单缝衍射 90
2.3.8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91
2.3.9 衍射光栅与光谱分析 92
2.3.10 X射线 94
2.3.11 自然光和偏振光 94
2.3.12 布儒斯特定律 95
2.3.13 马吕斯定律 96
2.3.14 双折射现象 96
3 化学 98
3.1 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98
3.1.1 原子结构 98
3.1.2 核外电子的分布 101
3.1.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 101
3.1.4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价层电子排布式 102
3.1.5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02
3.1.6 化学键与杂化轨道 106
3.1.7 分子间力与氢键 108
3.1.8 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 109
3.2 溶液 110
3.2.1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 110
3.2.2 稀溶液的通性 111
3.2.3 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 112
3.2.4 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 114
3.2.5 多相离子平衡 115
3.3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117
3.3.1 化学热力学简介 117
3.3.2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 122
3.3.3 化学反应速率 123
3.3.4 活化能与催化剂 124
3.3.5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25
3.3.6 化学平衡及其特征 126
3.3.7 化学平衡的移动 128
3.4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129
3.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29
3.4.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129
3.4.3 氧化剂和还原剂 130
3.4.4 原电池 130
3.4.5 电极电势 131
3.4.6 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 131
3.4.7 电极电势的应用 132
3.4.8 电解 133
3.4.9 金属腐蚀与防护 134
3.5 有机化学 135
3.5.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35
3.5.2 有机物的分类 136
3.5.3 有机物的命名 137
3.5.4 有机物的重要反应 138
3.5.5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和用途 144
3.5.6 几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147
4 理论力学 151
4.1 静力学 151
4.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151
4.1.2 约束与约束力 152
4.1.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55
4.1.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的解析表示式、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 155
4.1.5 力偶 157
4.1.6 力的平移定理 158
4.1.7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158
4.1.8 物体系统 160
4.1.9 平面静定桁架 161
4.1.10 平面图形的形心确定 163
4.1.11 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163
4.2 运动学 165
4.2.1 描述点运动的基本方法与运动方程 165
4.2.2 刚体的基本运动 166
4.2.3 点的合成运动 168
4.2.4 刚体的平面运动 170
4.3 动力学 172
4.3.1 动力学基本定律和质点运动微分方程 172
4.3.2 与质量分布有关的物理量 174
4.3.3 动力学的普遍定理 176
4.3.4 动静法 181
4.3.5 质点的直线振动 182
5 材料力学 187
5.1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187
5.1.1 材料力学的基本思路 187
5.1.2 杆的四种基本变形 188
5.1.3 材料的力学性质 189
5.2 拉伸和压缩 191
5.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191
5.2.2 轴向拉伸(压缩)杆横截面上的内力 191
5.2.3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192
5.2.4 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192
5.2.5 强度条件 193
5.2.6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 193
5.3 剪切和挤压 194
5.3.1 剪切的实用计算 194
5.3.2 挤压的实用计算 194
5.3.3 切应力互等定理及剪切胡克定律 195
5.4 扭转 195
5.4.1 扭转的概念 195
5.4.2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扭矩 196
5.4.3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强度条件 196
5.4.4 圆轴扭转时,扭转角的计算及刚度条件 197
5.5 截面几何性质 198
5.5.1 静矩 198
5.5.2 形心 198
5.5.3 惯性矩 198
5.5.4 惯性半径 199
5.5.5 极惯性矩 199
5.5.6 惯性积 199
5.5.7 平行移轴公式 199
5.5.8 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矩 199
5.6 弯曲 200
5.6.1 平面弯曲 200
5.6.2 剪力与弯矩 201
5.6.3 荷载集度与剪力、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 201
5.6.4 弯曲中心的概念 202
5.6.5 弯曲应力 203
5.6.6 弯曲变形 205
5.6.7 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205
5.6.8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206
5.7 应力状态 206
5.7.1 应力状态的概念 206
5.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方法 207
5.7.3 广义胡克定律 208
5.7.4 强度理论 209
5.8 组合变形 210
5.8.1 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210
5.8.2 斜弯曲 210
5.8.3 拉(压)弯组合变形 211
5.8.4 弯扭组合变形 213
5.8.5 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的组合 214
5.9 压杆稳定 214
5.9.1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214
5.9.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214
5.9.3 临界应力、系统、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215
5.9.4 临界应力总图 215
5.9.5 压杆和稳定校核 216
5.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216
6 流体力学 217
6.1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 217
6.1.1 易流动性 217
6.1.2 流体的密度 217
6.1.3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 217
6.1.4 流体的黏性与牛顿内摩擦定律 218
6.1.5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219
6.1.6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 219
6.1.7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 220
6.1.8 作用在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 222
6.2 流体动力学基础 223
6.2.1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 223
6.2.2 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 224
6.2.3 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225
6.2.4 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 225
6.2.5 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 227
6.3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228
6.3.1 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 228
6.3.2 均匀流基本方程 228
6.3.3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229
6.3.4 圆管中的紊流运动 231
6.3.5 局部水头损失 233
6.3.6 减小阻力的措施 233
6.4 孔口、管嘴管道流动 234
6.4.1 孔口出流 234
6.4.2 管嘴出流 236
6.4.3 有压管道恒定流 237
6.5 明渠恒定流 239
6.5.1 概述 239
6.5.2 明渠均匀流的形成条件和水力特征 239
6.5.3 明渠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及断面水力要素 239
6.5.4 水力最优断面 241
6.5.5 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几类问题 241
6.5.6 圆形断面无压排水管水力计算 242
6.5.7 明渠非均匀流基本概念 243
6.6 渗流、井和集水廊道 246
6.6.1 渗流的概念 246
6.6.2 水在土中的几种状态 246
6.6.3 渗流基本定律 246
6.6.4 集水廊道 248
6.6.5 潜水井 248
6.6.6 自流井 249
6.6.7 大口井 249
6.7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250
6.7.1 流动相似的基本概念 250
6.7.2 相似原理 251
6.7.3 相似准则 252
6.7.4 量纲分析 254
6.7.5 π定理 255
7 电气与信息 257
7.1 电磁学概念 257
7.1.1 电荷与电场 257
7.1.2 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 257
7.1.3 高斯定律 258
7.1.4 电流与磁场 258
7.1.5 安培环路定律 259
7.1.6 电磁感应定律 259
7.1.7 洛仑兹力 260
7.2 电路知识 261
7.2.1 电路的组成 261
7.2.2 电路的基本物理过程 262
7.2.3 理想电路元件及约束关系 262
7.2.4 电路模型 264
7.2.5 欧姆定律 265
7.2.6 基尔霍夫定律 266
7.2.7 支路电流法 266
7.2.8 电压源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互换 268
7.2.9 戴维南定理 269
7.2.10 叠加定理 269
7.2.11 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 270
7.2.1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271
7.2.13 复阻抗及阻抗 272
7.2.14 交流电路功率及功率因数 273
7.2.15 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 275
7.2.16 三相电路及用电安全 276
7.2.17 电路暂态及一阶电路暂态分析 280
7.2.18 电路频率特性 281
7.3 电动机与变压器 284
7.3.1 理想变压器 284
7.3.2 变压器 286
7.3.3 三相异步电动机 286
7.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291
7.3.5 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 292
7.4 信号与信息 295
7.4.1 信号与信息 295
7.4.2 信号的分类 296
7.4.3 模拟信号的描述与处理 297
7.4.4 模拟信号的处理 301
7.4.5 数字信号与信息 302
7.4.6 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运算 304
7.4.7 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与数值运算 307
7.5 模拟电子技术 310
7.5.1 晶体二极管 310
7.5.2 二极管单相整流电路 311
7.5.3 晶体三极管 312
7.5.4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13
7.5.5 射极跟随器的阻抗变换 317
7.5.6 运算放大器 318
7.6 数字电子技术 321
7.6.1 逻辑门及逻辑功能 321
7.6.2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 322
7.6.3 简单组合逻辑电路 322
7.6.4 触发器 323
7.6.5 数字寄存器 325
7.6.6 脉冲计数器 325
7.7 计算机系统 326
7.7.1 计算机的发展 326
7.7.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26
7.7.3 计算机硬件系统 327
7.7.4 计算机软件系统 328
7.7.5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329
7.7.6 计算机操作系统 329
7.7.7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330
7.8 信息表示 331
7.8.1 计算机中的数制 331
7.8.2 数据存储单位 331
7.8.3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 332
7.8.4 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 332
7.8.5 信息及其主要特征 333
7.9 常用操作系统 333
7.9.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 333
7.9.2 进程和处理器管理 333
7.9.3 存储器管理功能 334
7.9.4 设备管理功能 334
7.9.5 文件管理功能 334
7.10 计算机网络 334
7.10.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34
7.10.2 网络管理 335
7.10.3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335
7.10.4 Windows 中的网络应用 336
8 法律法规 337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37
8.1.1 总则 337
8.1.2 建筑许可 337
8.1.3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337
8.1.4 建筑工程监理 338
8.1.5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338
8.1.6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38
8.1.7 法律责任 338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39
8.2.1 总则 339
8.2.2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339
8.2.3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339
8.2.4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339
8.2.5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339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40
8.3.1 总则 340
8.3.2 招标 340
8.3.3 投标 340
8.3.4 开标、评标和中标 340
8.3.5 法律责任 341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341
8.4.1 一般规定 341
8.4.2 合同的订立 341
8.4.3 合同的效力 342
8.4.4 合同的履行 342
8.4.5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342
8.4.6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342
8.4.7 违约责任 343
8.4.8 其他规定 343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43
8.5.1 总则 343
8.5.2 行政许可的设定 343
8.5.3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344
8.5.4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344
8.5.5 行政许可的费用 345
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345
8.6.1 总则 345
8.6.2 节约管理 345
8.6.3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345
8.6.4 节能技术进步 346
8.6.5 激励措施 346
8.6.6 法律责任 346
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46
8.7.1 总则 346
8.7.2 环境监督管理 346
8.7.3 保护和改善环境 347
8.7.4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347
8.7.5 法律责任 347
8.8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348
8.8.1 总则 348
8.8.2 资质资格管理 348
8.8.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 348
8.8.4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 348
8.8.5 监督管理 349
8.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49
8.9.1 总则 349
8.9.2 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 349
8.9.3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349
8.9.4 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349
8.9.5 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349
8.9.6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 350
8.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50
8.10.1 总则 350
8.10.2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 350
8.10.3 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 350
8.10.4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350
8.10.5 监督管理 350
8.10.6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351
9 工程经济 352
9.1 资金的时间价值 352
9.1.1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52
9.1.2 利息及计算 352
9.1.3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353
9.1.4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图 353
9.1.5 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 354
9.1.6 复利系数表的使用 356
9.2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357
9.2.1 项目的分类 357
9.2.2 项目的计算期 357
9.2.3 财务效益与费用 358
9.2.4 营业收入 358
9.2.5 补贴收入 358
9.2.6 建设投资 358
9.2.7 建设期利息 359
9.2.8 流动资金 360
9.2.9 总成本费用 360
9.2.10 经营成本 360
9.2.11 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 360
9.2.12 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361
9.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362
9.3.1 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 362
9.3.2 资金成本 363
9.3.3 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 364
9.4 财务分析 365
9.4.1 财务评价的内容 365
9.4.2 盈利能力分析 365
9.4.3 偿债能力分析 368
9.4.4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369
9.4.5 财务分析报表 369
9.4.6 基准收益率 369
9.5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370
9.5.1 经济费用和效益 370
9.5.2 社会折现率 370
9.5.3 影子价格 371
9.5.4 影子汇率 371
9.5.5 影子工资 372
9.5.6 经济净现值 372
9.5.7 经济内部收益率 372
9.5.8 经济效益费用比 372
9.6 不确定性分析 373
9.6.1 盈亏平衡分析 373
9.6.2 敏感性分析 374
9.7 方案经济比选 376
9.7.1 方案比选的类型 376
9.7.2 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 376
9.7.3 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 377
9.8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378
9.8.1 改扩建项目特点 378
9.8.2 改扩建项目的经济评价使用的五种数据 378
9.8.3 改扩建项目财务分析的层次 379
9.9 价值工程 379
9.9.1 价值工程原理 379
9.9.2 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 379
9.9.3 提高价值工程的基本途径 380
9.9.4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 380
9.9.5 功能分析 382
9.9.6 功能评价 382
9.9.7 价值评价 382
9.9.8 改进方案创新、实施和评价 382
10 电路与电磁场 383
10.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383
10.1.1 电路的概念 383
10.1.2 电阻元件 383
10.1.3 独立电压源 384
10.1.4 独立电流源 384
10.1.5 受控电压源 384
10.1.6 受控电流源 385
10.1.7 电容元件 385
10.1.8 电感元件 386
10.1.9 耦合电感 386
10.1.10 理想变压器 387
10.1.11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 387
10.1.12 基尔霍夫定律 388
10.2 电路的分析方法 389
10.2.1 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389
10.2.2 节点电压法 392
10.2.3 回路电流法 393
10.2.4 叠加定理 394
10.2.5 戴维南定理 394
10.2.6 诺顿定理 395
10.3 正弦电流电路 395
10.3.1 正弦量 395
10.3.2 正弦量的相位关系 396
10.3.3 正弦量的有效值 396
10.3.4 正弦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396
10.3.5 电感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 397
10.3.6 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 397
10.3.7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98
10.3.8 复阻抗 398
10.3.9 复导纳 399
10.3.10 正弦稳态电路 400
10.3.11 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400
10.3.12 频率特性 401
10.3.13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402
10.3.14 对称三相电路及特点 402
10.3.15 三相功率 403
10.3.16 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 404
10.3.17 不对称三相电路 405
10.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405
10.4.1 傅里叶级数分解 405
10.4.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 406
10.4.3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方法 407
10.5 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408
10.5.1 换路定则 408
10.5.2 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 408
10.5.3 一阶电路的概述 409
10.5.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409
10.5.5 二阶电路及其方程 410
10.5.6 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形式 411
10.6 静电场 412
10.6.1 常用术语 412
10.6.2 电场强度 413
10.6.3 电位 415
10.6.4 电力线 416
10.6.5 电通量 416
10.6.6 高斯定理 417
10.6.7 镜像法 418
10.6.8 电轴法 420
10.6.9 电场力及其计算 421
10.6.10 电容和部分电容 422
10.7 恒定电场 423
10.7.1 恒定电流、恒定电场和电流密度 423
10.7.2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424
10.7.3 焦耳定律的微分形式 424
10.7.4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及计算 424
10.7.5 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425
10.7.6 电导 425
10.7.7 接地电阻 426
10.8 恒定磁场 426
10.8.1 磁感应强度 426
10.8.2 磁化强度 427
10.8.3 磁场强度 428
10.8.4 恒定磁场中的基本方程 428
10.8.5 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 428
10.8.6 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 429
10.8.7 自感与互感 429
10.8.8 磁场能量 430
10.8.9 磁场力 430
10.8.10 法拉第的观点 431
10.9 均匀传输线 431
10.9.1 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 431
10.9.2 正弦稳态分析方法 432
10.9.3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 433
11 模拟电子技术 434
11.1 半导体及二极管 434
11.1.1 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 434
11.1.2 半导体二级管 434
11.1.3 稳压管 435
11.2 放大电路基础 435
11.2.1 基本放大电路 435
11.2.2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36
11.2.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37
11.2.4 反馈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438
11.2.5 关于反馈的其他知识 439
11.2.6 自激产生的原因、条件及消除自激的方法 439
11.3 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 439
11.3.1 差动放大电路 439
11.3.2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和组成 440
11.3.3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441
11.3.4 复合管的组成原则、电流放大系数及复合管共射放大电路 441
11.3.5 恒流源作有源负载和偏置电路 442
11.3.6 理想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442
11.3.7 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445
11.4 信号处理电路 445
11.4.1 滤波器的概念及种类 445
11.4.2 低通有源滤波电路 446
11.4.3 高通与低通滤波电路的对偶关系 447
11.4.4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448
11.4.5 迟滞比较器 449
11.4.6 检波器工作原理 449
11.4.7 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 449
11.5 信号发生电路 450
11.5.1 正弦波电路振荡的条件 450
11.5.2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450
11.5.3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450
11.5.4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451
11.5.5 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器 454
11.6 功率放大电路 456
11.6.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456
11.6.2 OCL甲乙类互补对称的功率放大电路 457
11.7 直流稳压电源 459
11.7.1 全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459
11.7.2 电容滤波电路 459
11.7.3 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461
11.7.4 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选择 462
11.7.5 三端集成稳压器 463
12 数字电子技术 464
12.1 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 464
12.1.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464
12.1.2 数制 464
12.1.3 码制 465
12.1.4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466
12.1.5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及表达方式 467
12.2 集成逻辑门电路 468
12.2.1 TTL 门电路(与非门) 468
12.2.2 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 469
12.2.3 三态门电路(TSL 门) 470
12.2.4 NMOS反相器 470
12.2.5 CMOS反相器 470
12.2.6 CMOS传输门 471
12.3 数字基础及逻辑函数化简 472
12.3.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关系 472
12.3.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 472
12.3.3 逻辑函数的建立、表达方法及相互转换 473
12.3.4 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和最大项 474
12.3.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 474
12.3.6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画法、填写方法及化简方法 474
12.4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 475
12.4.1 组合逻辑电路的概述 475
12.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476
12.4.3 编码器 476
12.4.4 组合逻辑电路的概述 476
12.4.5 数字显示译码器 478
12.4.6 多路选择器及多路分配器 479
12.4.7 加法器 480
12.4.8 数码比较器 482
12.4.9 存储器 482
12.4.10 可编程逻辑阵列 483
12.5 触发器 484
12.5.1 RS触发器 484
12.5.2 同步D触发器 487
12.5.3 主从JK触发器 488
12.5.4 T触发器 489
12.5.5 触发器功能的转换 490
12.6 时序逻辑电路 491
12.6.1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组成 491
12.6.2 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91
12.6.3 计数器 491
12.6.4 数码寄存器 494
12.6.5 移位寄存型序列信号发生器和计数型序列信号发生器 496
12.7 脉冲波形的产生 497
12.7.1 多谐振荡器 497
12.7.2 单稳态触发器 498
12.7.3 施密特触发器 499
12.7.4 555定时器 500
12.7.5 555定时器应用电路 501
12.8 数模和模数转换 503
12.8.1 数模(D/A)转换器 503
12.8.2 模数(A/D)转换器 505
12.8.3 典型的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508
12.8.4 取样—保持电路 509
13 电气工程基础 510
13.1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 510
13.1.1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510
13.1.2 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 510
13.1.3 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接线方式及特点 511
13.1.4 我国规定的网络额定电压与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的额定电压 512
13.1.5 电力网络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对应的电压等级 513
13.2 电力线路、变压器的参数与等值电路 514
13.2.1 电阻 514
13.2.2 电抗 514
13.2.3 输电线路的电导 515
13.2.4 电纳 515
13.2.5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 516
13.2.6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 516
13.2.7 电网等值电路中有名值和标幺值参数的简单计算 518
13.3 简单电网的潮流计算 520
13.3.1 电压降落 520
13.3.2 电压损耗和电压偏移 521
13.3.3 功率损耗 521
13.3.4 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 521
13.3.5 简单闭式网络的潮流计算 522
13.3.6 输电线路中功率的流向与电压相角和幅值的关系 523
13.3.7 输电线路的空载与负载运行特性 524
13.4 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 525
13.4.1 无功功率平衡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525
13.4.2 电力系统中各类无功电源的调节特性 525
13.4.3 利用电容器进行补偿调压的原理与方法 527
13.5 短路电流计算 531
13.5.1 实用短路电流计算的近似条件 531
13.5.2 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 533
13.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533
13.5.4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实用计算 536
13.5.5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步骤 537
13.5.6 短路容量的概念 537
13.5.7 短路冲击电流 538
13.5.8 最大有效值电流 539
13.5.9 同步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的正、负、零序等值电路 539
13.5.10 简单电网的正、负、零序网络的确定方法 545
13.5.11 不对称短路的故障边界条件和相应的复合序网 546
13.5.12 故障时各序网中各序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551
13.5.13 电流、电压对称分量经过ㄚ/△—11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 552
13.6 变压器 553
13.6.1 三相组式变压器及三相芯式变压器结构特点 553
13.6.2 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及作用 554
13.6.3 变压器变比和参数的测定方法 554
13.6.4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558
13.6.5 变压器的电势平衡方程式及各量含义 558
13.6.6 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 560
13.6.7 变压器的空载合闸电流 561
13.6.8 变压器的效率 562
13.6.9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和铁芯结构对谐波电流、谐波磁通的影响 563
13.6.10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判断方法 564
13.6.11 变压器的绝缘系统、冷却方式及允许温升 566
13.7 感应电动机 567
13.7.1 感应电动机的种类 567
13.7.2 感应电动机的主要结构 567
13.7.3 感应电动机的额定值 569
13.7.4 感应电动机的转差率 569
13.7.5 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等值电路、功率和电磁转矩 570
13.7.6 感应电动机的三种运行状态及判断方法 573
13.7.7 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573
13.7.8 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特性 574
13.7.9 感应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 575
13.7.10 感应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 576
13.7.11 转子电阻对感应电动机转动性能的影响 577
13.7.12 电机的发热过程、绝缘系统、允许温升及其确定和冷却方式 579
13.7.13 感应电动机的拖动形式及各自的特点 581
13.7.14 感应电动机运行及维护工作的要点 582
13.8 同步电机 584
13.8.1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 584
13.8.2 同步电机电枢反应 584
13.8.3 反应电抗、漏电抗与同步电抗 586
13.8.4 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的条件和方法 587
13.8.5 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 588
13.8.6 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589
13.8.7 同步发电机的绝缘系统、温升要求和冷却方式 591
13.8.8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 592
13.8.9 同步发电机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要点 594
13.9 过电压及绝缘配合 595
13.9.1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 595
13.9.2 雷电过电压的特性 595
13.9.3 接地和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基本概念 596
13.9.4 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特性 597
13.9.5 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确定 598
13.10 断路器 600
13.10.1 断路器的作用、功能、分类 600
13.10.2 断路器主要性能与参数的含义 603
13.10.3 断路器常用的熄弧方法 604
13.10.4 断路器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要点 606
13.11 互感器 609
13.11.1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形式及负载要求 609
13.11.2 电流、电压互感器在电网中的配置原则与接线形式 612
13.11.3 各种形式互感器的构造及性能特点 614
13.12 电气主接线 616
13.12.1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形式及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616
13.12.2 各种主接线中主要电气设备的作用和配置原则 623
13.12.3 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623
13.13 电气设备选择 624
13.13.1 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24
13.13.2 硬母线的选择和校验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