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引论 1
第一节修辞和修辞学的涵义 1
第二节修辞学与有关学科之关系 6
一、修辞学和语法学、语音学、词汇学的关系 7
二、修辞学和语体学、风格学、文艺学的关系 8
三、修辞学和逻辑学、辞章学、文风学的关系 9
第三节修辞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11
第四节修辞学的基本任务 14
第五节中国修辞史略 18
一、古典修辞学时期 19
二、现代修辞学的创立时期 29
三、现代修辞学的发展时期 32
第二章词语修辞 37
第一节为什么要选词 37
第二节词的意义 41
一、多义词 43
二、同义词 45
三、反义词 49
四、词义与语境 51
第三节词的色彩 52
一、感情色彩 52
二、语体色彩 56
第四节词的声音 58
一、音节匀称 59
二、声调和谐 62
三、韵脚自然 67
第一节句式的锤炼 73
第三章句式修辞 73
第二节句式的选择 80
一、长句和短句 80
二、整句和散句 85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87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90
第四章语体修辞 94
第一节语体及其意义 94
第二节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 101
一、口语语体 102
二、书面语体 103
第三节科学技术语体 105
一、公文的特点和功用 110
第四节公文语体 110
二、公文的种类 111
三、公文的要求 114
第五节政论语体 116
一、鲜明的阶级性 117
二、强烈的针对性 117
三、深刻的理论性 118
四、严密的罗辑性 119
第六节文艺语体 121
第五章修辞风格 126
第一节什么是修辞风格 126
一、修辞风格的概念 126
二、修辞风格与语言风格,文风与风格的涵义 128
第二节修辞风格的形成 130
一、修辞风格是时代文风的反映 132
第三节修辞风格的特征 132
二、修辞风格是作家精神个体性的表现 135
三、修辞风格体现民族特色 141
第四节修辞风格的表现 145
一、刚健和柔婉 146
二、简洁和细密 149
三、绮丽和质朴 152
四、明快和含蓄 156
第五节怎样培养自己的风格 160
第六章修辞方式(一) 165
第一节 比喻 165
一、比喻的意义 165
二、比喻的作用 168
三、比喻的类型 172
四、比喻的多样化 179
五、比喻的运用 189
六、比喻与其他辞格的关系 194
第二节借代 201
一、借代的意义和作用 201
二、借代的类型 203
三、借代的运用 207
四、借代和比喻的区别 208
第三节比拟 209
一、什么是比拟 209
二、比拟的作用 210
三、比拟的类型 212
四、比拟的运用 215
一、什么是夸张 217
第四节夸张 217
二、夸张的作用 218
三、夸张的类型 221
四、夸张的运用 229
第七章修辞方式(二) 233
第一节衬托 233
一、什么是衬托 233
二、衬托的作用 234
三、衬托的类型 235
四、衬托与对照、对偶的关系 240
五、衬托的运用 240
第二节摹拟 241
一、摹拟及其作用 241
二、摹 色 243
三、摹声 244
四、摹形 246
五、摹情 247
六、摹拟的运用 250
第三节双关 251
一、双关的意义和作用 251
二、双关的类型 252
三、双关与婉曲的关系 256
四、双关与借喻的关系 257
五、双关的运用 258
第四节引用 259
一、什么是引用 259
二、引用的作用 260
三、引用的类型 264
四、怎样运用引用 268
第五节移就 270
一、拈连及其作用 272
第六节拈连 272
二、拈连的类型 273
三、怎样运用拈连 280
第七节仿词 281
一、什么是仿词 281
二、仿词的类型 282
三、仿词的运用 285
第八节通感 286
第九节婉曲 289
一、什么是婉曲 289
二、婉曲的类型 291
三、婉曲的运用 294
第十节错综 296
一、错综的意义及其作用 296
二、错综的类型 298
三、错综的运用 302
第八章修辞方式(三) 304
第一节设问 304
一、什么是设问 304
二、设问的作用 304
三、设问的类型 306
第二节反问 309
一、反问的意义 309
二、反问的类型 310
三、设问与反问的关系 313
第三节警策 314
一、警策的意义和作用 314
二、警策的类型 316
三、警策的运用 322
一、呼人 323
第四节呼告 323
二、呼物 325
第五节示现 328
一、追述 328
二、预言 330
三、悬 想 331
第六节象征 333
一、什么是象征 333
二、象征的意义及其用法 334
三、象征与借喻、借代之关系 338
第七节重字 338
一、什么是重字 338
二、重字的作用 341
三、重字的类型 342
一、反语及其作用 348
四、重字的运用 348
第八节反语 348
二、反语的种类 350
三、怎样运用反语 353
第九节互文 353
一、互文及其作用 353
二、互文的类型 354
三、互文的运用 359
第十节起兴 360
一、什么是起兴 360
二、兴与比的关系 362
三、起兴的形式 364
四、怎样运用起兴 367
一、幽默的意义及其作用 368
第十一节幽默 368
二、幽默的种类 369
三、幽默的运用 374
第十二节讽刺 375
一、什么是讽刺 375
二、怎样运用讽刺 378
三、幽默和讽刺的关系 379
第九章修辞方式(四) 381
第一节排 比 381
一、排比及其作用 381
二、排比的类型 382
三、怎样运用排比 386
四、排比与其他辞格的关系 386
一、对照及其意义 388
第二节对照 388
二、对照的类型 389
三、对照的运用 392
四、对偶与对照的关系 392
第三节对偶 393
一、对偶及其作用 393
二、对偶的要求 396
三、对偶的类型 400
四、对偶的运用 404
第四节反复 405
一、反复及其作用 405
二、反复的主要形式 406
三、怎样运用反复 410
第五节层递 411
一、层递的意义和作用 411
二、层递的类型 413
三、层递的运用 417
第六节联珠 418
一、什么是联珠 418
二、联珠的作用 420
三、联珠的类型 423
四、联珠的条件 424
五、联珠的运用 425
第七节回文 426
一、回文及其作用 426
二、回文的形成和发展 428
三、回文的类别和用法 431
四、回文与联珠的关系 432
第八节倒装 433
一、倒装的意义和作用 433
二、倒装的类型 435
第九节跳脱 440
一、什么是跳脱 440
二、跳脱的作用 440
三、跳脱的类型 442
第十节歇后 444
一、什么是歇后 444
二、歇后语的作用和种类 445
三、歇后语的运用 448
第十一节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 449
一、套用(交错式) 450
二、联用(联合式) 452
三、兼用(复合式) 453
后记 458
附:历代修辞学参考书目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