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托与信托法律制度 1
一、信托概念研究 1
(一)信托定义的分歧 1
(二)从信托产生的历史看信托定义 3
(三)从信托的性质看信托定义 5
(四)信托职能 9
二、信托法律制度 10
(一)信托法律制度的原则 11
(二)信托法律制度的功能 16
(三)信托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 21
第二章 发育发展中的中国信托和信托法律制度 24
一、旧中国的信托 24
二、新中国信托的发育发展 27
三、我国信托制度伴随信托业整顿而创立发展 31
(一)信托业前四次整顿中的信托业立法 31
(二)信托业第五次整顿中的信托业立法 34
四、我国《信托法》的出台及其评价 37
(一)《信托法》的出台过程 37
(二)《信托法》的积极意义 39
(三)《信托法》的完善 40
第三章 外国与我国港台地区信托法律制度及其启示 45
一、国外信托与信托法的发展 45
(一)英国 45
(二)美国 47
(三)日本 49
(四)其他西方国家 52
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信托法的发展 53
(一)香港地区 53
(二)台湾地区 55
三、启示 58
第四章 信托法律关系的构架 62
一、大陆法系的信托法律关系理论 62
二、信托法律关系三方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及其制衡 68
(一)委托人——信托法律关系的创设者 70
(二)受托人——信托关系本质的体现者 81
(三)受益人——信托利益的最终享有者 101
三、信托财产制度的法律设计 106
(一)信托财产的范围 107
(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信托财产最重要的特征 109
(三)信托财产的不可强制执行性 112
(四)从信托财产思考信托性质 113
四、信托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 116
(一)信托的设立 116
(二)信托的变更 117
(三)信托的终止 117
第五章 信托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119
一、信托业监管的必要性 119
二、信托业监管主体 122
(一)政府监管 122
(二)自律监管 125
(三)基金托管人的监管 128
三、信托业监管的内容 129
(一)信托业的市场准入制度 129
(二)对基金投资对象、投资比例的限制 134
(三)对基金关联交易的监管 137
(四)信托业的信息披露 138
四、我国信托业(基金管理业)监管的完善 141
第六章 投资信托与基金立法 149
一、投资信托原理分析 149
(一)投资信托的定义及产生发展 149
(二)投资信托当事人 150
(三)投资信托基金的类型 152
(四)投资信托主要法律文件 155
二、投资信托在我国 157
(一)投资信托的产生发展 157
(二)我国投资信托的发育发展 159
三、我国投资基金立法面对的现实问题 160
(一)开放式投资基金 160
(二)私募基金 162
四、“基金黑幕”与基金监管 164
(一)基金运作不规范的分析 164
(二)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忠实义务 165
(三)严格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166
(四)规范基金投资行为 168
(五)改革基金治理结构 170
(六)调整基金业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 178
第七章 资金信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179
一、资金信托在信托业务中的重要性 179
(一)资金信托的概念与分类 179
(二)资金信托业务的重要性 181
(三)资金信托与私募基金、委托理财业务的关系 181
二、信托清理整顿与资金信托规范化运作 184
(一)资金信托的清理整顿 184
(二)我国传统资金信托业务的实证分析 186
三、我国资金信托业务规范运营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194
(一)信托品种问题 194
(二)资金信托合同、信托计划和信托受益权证书 198
(三)集合资金信托理论问题的再探讨 203
(四)资金信托规范运营的核心问题——谨慎投资规则 208
第八章 信托制度在我国的应用 218
一、企业托管的信托设计 218
(一)托管与信托的异同点 218
(二)我国企业托管的实践 221
(三)对企业托管法律构架的分析 230
二、股权托管模式下的公司重组 232
(一)资产证券化与股权托管 232
(二)股权托管模式中公司重组的法律分析 235
(三)股权托管在我国的意义 241
三、证券公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 242
(一)我国委托理财业务的现状和分析 242
(二)《通知》给我们的启示——信托制度重建委托理财 248
四、职工持股会的信托法构造 252
(一)职工持股会的出现 252
(二)信托制度设计下的职工持股会的法律地位——比较中的优势 254
(三)职工持股会的运作模式 257
(四)职工持股会的作用 261
五、养老保险金的信托法律适用 262
(一)养老保险基金一般 262
(二)基金积累制的基础是信托制度 266
(三)养老金计划及我国养老金制度的现状分析 267
(四)适用养老金信托的特殊规则 272
第九章 商事信托制的充分运用 276
一、贷款信托 276
(一)概述 276
(二)日本贷款信托的管理和运作 279
(三)日本贷款信托的种类 282
二、表决权信托 284
(一)表决权及其行使方式 284
(二)表决权信托的功用 287
(三)设立程序 291
(四)表决权信托的基本内容 292
三、带抵押公司债信托 296
(一)基本功能和操作程序、模式 296
(二)特点 298
(三)有关重要环节 300
四、有价证券信托 303
(一)概述 303
(二)基本类型 305
五、动产设备信托 307
(一)概述 307
(二)动产设备信托的基本类型 308
六、不动产信托 311
(一)概述 311
(二)房产信托中的“房屋银行”现象分析 315
(三)土地信托在我国农村:“绍兴模式” 320
第十章 公益信托与民事信托的规范运作 322
一、公益信托 322
(一)公益信托概述 322
(二)公益信托的信托目的 328
(三)公益信托的关系人 332
(四)公益信托的设立与批准 337
(五)公益信托的监管 339
(六)公益信托中信托财产的运用和管理方法 341
(七)类似原则 342
(八)公益信托的政策优惠 345
(九)我国若干公益信托品种的探讨 347
二、民事信托 360
(一)民事信托的涵义与种类 360
(二)民事信托的设立 363
(三)民事信托的信托目的 364
(四)民事信托的关系人及其权利、义务 365
(五)有关信托遗嘱的几个法律问题 368
第十一章 信托民事责任研究 375
一、我国信托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 375
二、信托民事责任制度的构造 379
(一)信托民事责任的性质 380
(二)信托民事责任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385
三、商事信托中的民事责任制度 389
(一)基金的内部制衡机制 390
(二)基金的外部制约机制 392
第十二章 WTO与信托市场开放的法制建设 393
一、“WTO体制”及其对一国信托法制建设的影响 393
二、一般性义务条款对我国信托业立法的要求 396
(一)最惠国待遇(Most-Favoured-Nation Treatment) 397
(二)透明度(tranparency) 399
(三)国内规章合理性义务(domestic regulation) 401
三、具体承诺义务对我国信托业立法的要求 403
(一)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 404
(二)国民待遇原则(national treatment) 407
四、直面WTO的中国信托法制建设 409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417
附录二 关于信托的法律适用与承认公约 428
后记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