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借来的校园播种(1956-66) 2
第一节 战後至1950年代初的香港概貌 2
第二节 香港浸会学院的创办经过 4
第三节 办学宗旨与教育目标 16
第四节 学制与课程 20
第五节 学生与教职员 27
第六节 校舍与设备 32
第七节 最初四年的发展 34
第八节 香港中文大学之成立与浸会学院之应变 42
第九节 为未来铺路 57
注释 62
附录1.1 香港浸会学院组织章程 70
第二章 在狮子山前耕耘(1966-71) 76
第一节 新校舍落成启用 76
第二节 六七年社曾动乱的影响 87
第三节 传理学系的创办 92
第四节 注册为私立专上学院 97
第五节 增加学费的风波 103
第六节 林子丰校长逝世 110
注释 113
附录2.1 香港浸会书院组织章程 119
附录2.2 香港浸会书院立案法团条例 133
第三章 透过国际评审作突破(1971-77) 138
第一节 谢志伟博士接任校长 138
第二节 从「书院」到「学院」 144
第三节 国际评审与认可 146
第四节 检讨与发展 158
第五节 经济困境及学院与学生的关系 164
第六节 扩建校园 173
注释 176
第一节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专上及高等教育概况 188
第四章 危机下走出新道路(1977-81) 188
第二节 由受漠视到受重视 191
第三节 修改学制 219
注释 228
图片 235
第五章 揭开学位课程的序幕(1981-86) 296
第一节 英国国家学历评审局的审核 296
第二节 八十年代的香港教育概况 307
第三节 成为「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 314
第四节 「全人教育」的理念 317
第五节 《香港浸会学院条例》的制定与实施 323
第六节 停办土木工程学系 331
第七节 不断更新发展 338
第八节 获准开办学士学位课程 345
注释 348
第一节 九十年代初香港的教育发展面貌 358
第六章 按时候结果子(1986-92) 358
第二节 陆续开办学位课程 368
第三节 配合香港高等教育的学务发展 395
第四节 积极展开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 427
第五节 扩建校园以配合发展需求 441
第六节 争取正名为大学 446
注释 454
第一节 获得自我评审资格 470
第七章 踏上大学之路(1992-95) 470
第二节 正名大学 475
第三节 大学正名前後的学务发展 489
第四节 庞大的校园建设 519
第五节 缅念前猷,任重道远 525
注释 531
香港浸会大学四十年大事记 545
附录:统计图表 565
後记 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