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李贽《水浒传》评点的现代阐释 3
引言 3
第一节 李贽的小说解读方式——误读 7
一、发愤著书 7
二、忠义在水浒 10
三、大力大贤之人 13
第二节 李贽小说理论的艺术创新和美学突破 15
一、艺术创新 16
二、美学突破 19
第三节 李贽小说理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22
一、历史作用 22
二、当代意义 24
结语 26
参考文献 27
第二章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的理论价值 29
引言 29
第一节“因文生事”与文本虚幻特性的深层奠基 31
一、史书“以文运事”与小说重构历史 31
二、《水浒传》“因文生事”与小说的本质特性 32
三、小说胜似《史记》与艺术的精神超越 34
第二节 “因缘生法”与创作根本规律的深刻揭示 35
一、“因缘生法”是情节构造的逻辑依据 35
二、“格物”、“忠恕”是创作的标准与尺度 37
三、“亲动心”与“设身处地”是创作的成功秘诀 38
第三节 “一心所运”与性格理论的深入聚焦 40
一、人物性格是小说艺术价值内容的主要构成 40
二、人物形象个性化是性格元素的合理配置 42
三、“一心所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不二法门 43
第四节 法度“精严”是小说结构的根本原则 44
一、“句法”、“字法”是文法的表层结构 45
二、“章法”是小说情节的连缀方法 48
三、“部法”是小说的宏观结构艺术 51
结语 53
参考文献 54
第二章 毛氏父《三国演义》评点的叙事结构艺术 56
引言 56
第一节 结构之相 60
一、结构释义 60
二、结构之相 64
第二节 结构之法 75
一、叙事时空 75
二、叙事笔法 80
第三节 结构之美 84
一、和谐之美 84
二、曲折之美 85
三、对偶之美 86
四、变幻之美 86
结语 87
参考文献 88
第四章 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的理论系统 91
引言 91
第一节 现实主义小说观 91
一、《金瓶梅》是一部《史记》 92
二、非淫书论 93
三、影射、实录与小说 95
第二节 创作与批评动力论 97
一、泄愤说 97
二、惩戒说 99
三、批评动力论 101
第三节 艺术与现实关系论 102
一、“入世最深”、“一心所通”与“现身”说 103
二、小说、生活与“冷热金针” 103
三、“假捏”、“幻造”与艺术真实 104
第四节 人物性格典型论 105
一、性格与情理 106
二、性格系统观 107
三、性格与环境 108
四、情节与章法 109
第五节 小说艺术欣赏论 112
一、审美整体观 112
二、审美倾向论 113
三、审美趣味论 114
四、审美快感论 115
结语 117
参考文献 120
第五章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追忆批评 121
引言 121
第一节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历史坐标 122
一、从《聊斋志异》四家评点谈起 122
二、冯镇峦及《聊斋志异》评点概况 126
三、冯镇峦评点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127
第二节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内涵 129
一、“有意作文”的评点立场 130
二、作品—历史的宏观视角 132
三、特点鲜明的评点方法 135
第三节 冯镇峦《聊斋志异》评点的文化价值 140
一、文本维度:文化传承与秩序表征 141
二、文人维度:立言不朽与价值寄托 145
结语 149
参考文献 150
第六章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叙事理论 151
引言 151
第一节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文本特征 151
一、但明伦与《聊斋志异》评点 151
二、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基本内容 154
三、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理论构成 158
第二节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文法结构 160
一、篇法严密,不漏一丝 161
二、文之妙,当于抑扬对待中求之 165
第三节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视角艺术 170
一、作品的基本叙事立场 172
二、叙事者的全知视角 174
三、人物视角的限知叙述 178
第四节 但明伦《聊斋志异》评点的叙事意象 181
一、自然意象的人间意味和诗学情趣 182
二、社会意象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84
三、精神意象的隐喻手段和文化联想 188
结语 192
参考文献 193
第七章 脂砚斋《红楼梦》评点的现代阐释 195
引言 195
第一节 追求至理至情的陌生化效果 197
一、以新颖之笔别开生面 197
二、深察情理以写奇妙之文 201
第二节 营造对比强烈的反讽意趣 203
一、借助语言反讽表达褒贬倾向 204
二、通过命运反讽暗喻人生哲理 206
三、设置情节反讽揭示社会规律 208
第三节 制造文本空白形成召唤结构 211
一、以“不写之写”漏泄隐微 212
二、以“云龙显影”毕现神情 213
结语 216
参考文献 216
第八章 梁启超小说理论价值探究 218
引言 218
第一节 小说观念的突破 220
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文学地位中心化 220
二、“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社会功用现代化 223
三、“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艺术特征理论化 226
第二节 学科性小说批评理论的奠基 229
一、批评形态——专题论文 229
二、批评话语——中西化合 232
三、研究方法——学科综合 234
第三节 小说传播理念的构建 237
一、梁启超的小说传播理念 238
二、梁启超小说传播理念的具体实践 240
三、梁启超小说传播理念的影响与启示 244
结语 248
参考文献 249
后记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