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的产生与预防 1
1-1 法制观念 1
1-1-1 酒后开车 2
1-1-2 违章超车 5
1-1-3 超速行驶 7
1-2 生理因素 10
1-2-1 视觉机能的影响 11
1-2-2 听觉机能的影响 18
1-2-3 平衡觉的影响 19
1-2-4 驾驶疲劳的影响 20
1-3 心理因素 22
1-3-1 注意的分配产生的影响 22
1-3-2 感知不全的影响 23
1-3-3 判断错误的影响 25
1-4 道路因素 25
1-4-1 道路净空的影响 25
1-4-2 路面附着条件的影响 26
1-4-3 路面病害的影响 27
1-4-4 道路弯道的影响 28
1-4-5 坡道的影响 28
1-4-6 视野盲区的影响 28
1-5 车辆因素 30
1-5-1 车辆制动 30
1-5-2 操纵稳定性 31
1-6 环境因素 31
1-6-1 环境因素的意义 31
1-6-2 道路环境的影响 32
1-6-3 驾驶环境的影响 32
1-6-4 意义性交通环境的影响 33
1-6-5 社会性交通环境的影响 33
第2章 交通事故损伤与现场救护 35
2-1 人体结构、机能常识 35
2-1-1 人体的骨骼 35
2-1-2 心脏与血管 38
2-1-3 人体的主要脏器 41
2-1-4 神经系统 43
2-2 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与分类 45
2-2-1 交通事故损伤的特点 45
2-2-2 交通事故损伤的分类 46
2-3 交通事故损伤对人体机体的影响 49
2-3-1 原发性损害 49
2-3-2 继发性损害 49
2-4 脑颅损伤与现场救护 50
2-4-1 头皮损伤 51
2-4-2 颅骨骨折 53
2-4-3 闭合性脑损伤 54
2-4-4 开放性颅脑损伤 56
2-5 颌面颈部损伤与现场救护 56
2-5-1 颌面损伤 56
2-5-2 眼部损伤 57
2-5-3 鼻及鼻窦损伤 59
2-5-4 耳部损伤 60
2-5-5 颈部损伤 60
2-6 胸部损伤与现场救护 64
2-6-1 肋骨骨折 64
2-6-2 血气胸 67
2-6-3 心脏损伤 68
2-6-4 胸腹联合伤 68
2-7 腹部损伤与现场救护 69
2-7-1 腹壁损伤 69
2-7-2 腹腔脏器损伤 69
2-8 脊椎、脊髓损伤与现场救护 72
2-9 骨盆及其脏器损伤与现场救护 74
2-10 四肢骨和关节损伤与现场救护 75
2-10-1 四肢骨和关节损伤 75
2-10-2 四肢出血部位的包扎方法 77
2-10-3 骨折的固定 82
2-11 挤压伤和皮肤撕脱伤与现场救护 85
2-11-1 挤压伤 85
2-11-2 皮肤撕脱伤 86
2-11-3 止血 87
2-12 烧伤与现场救护 94
2-13 冻伤与现场救护 96
2-14 溺水者的救助 98
2-15 心肺复苏术 100
2-15-1 心脏复苏术(心脏挤压) 100
2-15-2 呼吸复苏术 104
2-15-3 急救复苏的禁忌和有效标志 106
2-16 伤者运送 107
2-16-1 单人徒手搬运(脊柱骨折禁用) 108
2-16-2 双人或多人徒手搬运 108
2-16-3 担架搬运法 109
2-16-4 脊柱骨折伤者的搬运 110
2-16-5 盆骨骨折伤者的搬运 111
2-17 交通事故伤者伤情判断 111
2-17-1 真死与假死的判断 111
2-17-2 创伤指数 113
2-17-3 从体征作出初步判断 115
第3章 交通事故处理 117
3-1 交通事故的概念 117
3-2 交通事故现场 120
3-2-1 什么是交通事故现场 120
3-2-2 为什么要保护现场 122
3-2-3 驾驶员怎样保护现场 123
3-2-4 交通事故现场勘查 124
3-2-5 驾驶员要如实回答交通事故办案人员的讯问 126
3-3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129
3-3-1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129
3-3-2 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131
3-3-3 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则 133
3-4 对交通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罚 135
3-4-1 交通肇事行为与行政处罚 135
3-4-2 行政处罚的依据与原则 137
3-4-3 行政处罚的种类 138
3-4-4 行政处罚的程序 139
3-5 如何追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141
3-6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与调解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