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供药学专业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阳药学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8
  • ISBN:14048·3658
  • 页数:603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绪论………………岳保珍 1

一、有机化学的发生和发展 1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3

1.有机化合物可以燃烧 3

2.有机化合物熔点低 3

3.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 3

4.有机反应速度慢 3

5.有机反应比较复杂 3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4

三、有机化合物结构和共价键理论 4

2.有机结构的电子理论 6

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13

1.按骨架分类 13

2.按官能团分类 14

五、药学与有机化学 15

习题 15

第二章脂肪烃…………武振卿 16

第一节烷烃 17

一、同系列、通式和同分异构现象 17

1.普通命名法 19

二、命名 19

2.系统命名法 20

三、物理性质 21

四、化学性质 24

1.稳定性 24

2.卤代反应 24

3.氧化反应 25

4.热裂反应 25

五、烷烃的共价键和卤代反应历程 26

1.烷烃的共价键 26

2.卤代反应历程 29

六、烷烃的来源和常用烷烃 30

1.烷烃的来源 30

2.常用烷烃 30

习题 31

第二节烯烃 32

一、同分异构和命名 32

二、双键的电子概念 33

三、烯烃的性质 34

1.物理性质 34

2.化学性质 34

习题 39

一、同分异构和命名 40

二、三键的电子概念 40

第三节炔烃 40

三、炔烃的性质 41

1.物理性质 41

2化学性质 42

四、乙炔 47

习题 47

一、结构类型与命名 48

二、共轭二烯烃的特性 48

第四节二烯烃 48

三、共轭二烯烃的结构 49

习题 51

第五节脂环烃 51

一、命名 51

1.单环脂环烃命名 51

2.桥环命名 52

3.螺环命名 52

二、环烷烃的性质 53

1.物理性质 53

2.化学性质 53

三、环的结构和稳定性 55

习题 56

第三章芳香烃…………王玉珠 57

第一节苯及其同系物 57

一、芳烃的来源 57

1.煤焦油的分馏 57

2.石油的芳构化 57

二、苯的结构 58

三、命名和同分异构现象 60

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 61

1.取代反应 61

四、苯及其同系物的物理性质 61

2.加成反应 64

3.侧链反应 65

六、常见的化合物 66

1.苯 66

2.甲苯 66

3.二甲苯 66

第二节多核芳烃和非苯芳烃 66

一、多核芳烃的分类 66

1.多苯代脂烃类 66

二、常见多核芳烃的性质 67

1.六苯乙烷和三苯甲基 67

2.联苯及联多苯类 67

3.稠苯芳烃类 67

2.萘 68

3.蒽与菲 70

三、其它多核芳烃 70

四、非苯型芳烃 72

习题 73

3.按卤素所连接的碳原子分类 75

2.系统命名法 75

1.简单命名法 75

二、命名 75

1.按烃基的结构分类 75

2.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数目分类 75

一、分类 75

第四章卤代烃…………薛芬 75

3.不饱和卤烃命名法 76

4.芳卤烃命名法 76

三、制备 76

1.由醇制备 76

2.由烃制备 77

四、物理性质 79

五、化学性质 79

1.取代反应 80

2.消除反应 81

3.与金属的反应 82

六、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 83

1.单分子历程Sx1 84

2.双分子历程S?2 85

4.诱导效应 86

3.结构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86

七、消除反应的历程 88

1.单分子历程E1 88

2.双分子历程E2 88

3.消除反应的方向问题 89

八、双键位置对卤素活性的影响 90

1.卤代乙烯型 91

2.卤代丙烯型 92

九、多卤代烃的特性 93

十、氟代烃的特性 95

4.四氯化碳 96

3.碘仿 96

5.四氯乙烯 96

2.三氯甲烷 96

1.氯乙烷 96

十一、常见的卤代烃 96

6.氯苯乙烷 97

7.氟烷 97

8.二氟二氯甲烷 97

9.敌敌畏 97

10.“血防846” 98

习题 98

一、分类 100

第一节醇 100

…………倪沛洲 徐芳 100

第五章醇、酚、醚 100

二、命名 101

1.普通命名法 101

2.系统命名法 101

三、制备 102

1.烯的水合 102

2.卤代烃的水解 102

3.醛酮的还原 103

4.格氏试剂法 103

四、物理性质 103

2.置换反应 106

1.与金属(钠、钾、镁等)反应 106

五、化学性质 106

3.脱水反应 108

4.氧化和脱氢 111

5.多元醇的特性 112

六、常见的醇类 114

1.乙醇 114

2.甲醇 114

3.甘油(丙三醇) 114

4.丙二醇-1,2 115

5.苯甲醇 116

七、硫醇 116

第二节酚 117

一、分类和命名 118

二、制备 119

1.从煤焦油中分离 119

2.异丙苯法 119

3.磺酸盐的强碱熔融 119

4.芳香卤代物的水解 119

5.重氮盐水解 119

三、物理性质 120

四、化学性质 121

1.酸性 121

2.酚醚的形成 122

3.酚酯的形成和傅瑞斯(Fries)重排 123

4.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124

五、常见酚类化合物 128

1.苯酚 128

2.甲酚 128

3.麝香草酚 128

4.五氯酚 128

5.β-萘酚 129

6.苯二酚 129

第三节 芳环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130

一、取代基的分类 131

二、定位规律的理论解释 132

三、二元衍生物再取代的定位规律 137

四、取代规律的应用 139

第四节醚 141

一、命名 142

二、制备 142

1.醇分子间脱水 142

2.醇钠或酚钠与卤烃作用 142

三、物理性质 143

四、化学性质 143

2.醚键的断裂 144

3.过氧化合物的形成 144

1.?盐的形成 144

五、常见的醚类 145

1.乙醚 145

2.环氧乙烷 145

3.1,4-二氧六环 146

4.四氢呋喃 146

5.硫醚 146

习题 147

第一节醛、酮 150

一、分类和命名 150

第六章羰基化合物………管作武 150

1.普通命名法 151

2.系统命名法 151

二、制备 151

1.氧化法 151

2.同碳二卤代物的水解 153

3.傅-克反应 153

4.酰卤的还原(罗森孟德Rosenmund反应) 154

5.直接羰基化合成法 154

三、物理性质 156

四、化学性质 157

1.加成反应 158

2.α-活泼氢的反应 163

3.缩合反应 164

4.歧化反应 169

5.氧化还原 169

五、重要的醛和酮 172

1.甲醛 172

2.水合氯醛 173

3.苯甲醛 173

4.丙酮 173

5.香荚兰醛 173

第二节不饱和醛、酮 174

6.茴香醛 174

一、命名 175

二、制备 175

1.β-醇醛(酮)的脱水 175

2.不饱和醇类的氧化 175

三、化学性质 175

1.1,4加成反应 175

2.插烯规律 176

四、烯酮 177

1.羰基的加成 177

第三节醌类 178

3.碳碳双键的加成 178

2.聚合反应 178

一、苯醌类 179

1.制备 179

2.性质 180

二、萘醌 182

三、蒽醌 183

习题 183

第七章羧酸……………龚康孙 185

一、分类和命名 185

1.氧化法 186

二、制备 186

2.腈的水解 187

三、物理性质 188

四、化学性质 190

1.酸性和成盐 190

2.羟基的置换反应 193

3.烃基上的卤代反应 195

4.脱羧反应 196

五、常见羧酸 198

1.甲酸 198

2.乙酸 198

5.乙二酸(草酸) 199

4.亚油酸 199

3.硬脂酸 199

6.邻苯二甲酸 200

习题 201

第八章羧酸衍生物………龚康孙 203

第一节酰卤和酸酐 203

一、命名 203

二、物理性质 204

三、化学性质 204

2.酸酐的制备 208

1.酰氯的制备 208

四、制备 208

五、常见化合物 209

1.苯甲酰氯 209

2.邻-苯二甲酸酐和酞类 209

第二节羧酸酯 211

一、命名 211

二、物理性质 212

三、化学性质 213

1.水解 213

3.氨解 214

2.醇解 214

4.酯缩合反应 215

四、制备 216

五、重要化合物 216

1.丙二酸二乙酯 217

2.β-丁酮酸乙酯 218

3.油脂 222

4.蜡 224

5.肥皂的去污作用和合成洗涤剂 224

一、命名 225

第三节酰胺和腈 225

二、物理性质 226

三、化学性质 227

1.水解 227

2.醇解和氨解 228

3.异羟肟酸铁盐试验 228

4.还原 229

5.酰胺的特殊反应 229

四、制备 231

1.酰胺的制备 231

3.N-溴代丁二酰亚胺 232

1.N,N-二甲基甲酰胺 232

2.N,N-二甲基乙酰胺 232

五、重要化合物 232

2.腈的制备 232

第四节碳酸衍生物 233

一、碳酰氯 233

二、氨基甲酸酯 235

1.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 235

2.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双-氨基甲酸酯(安宁、眠尔通) 235

三、脲 236

四、丙二酰脲 237

六、硫脲 239

五、乙内酰脲 239

七、胍 240

习题 241

第九章取代羧酸……………龚康孙 243

第一节卤代酸 243

一、命名 243

二、化学性质 244

1.酸性 244

2.水解 244

三、制备 245

1.α-卤代酸的制备 245

第二节羟基酸 246

2.β-和γ-卤代酸的制备 246

一、醇酸的性质 248

1.酸性增强 248

2.容易脱水 248

二、重要的醇酸 250

1.乳酸 250

2.酒石酸 250

3.枸橼酸 250

三、酚酸的性质 250

四、重要的酚酸及其衍生物 251

1.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 251

2.对氨基水杨酸 252

3.原几茶酸 253

4.没食子酸和鞣质 253

第三节氨基酸 254

一、分类和命名 254

二、性质 254

1.两性离子和等电点 256

2.脱羧反应 257

3.脱水或脱氨反应 257

4.与亚硝酸反应 258

5.呈色反应 258

2.多肽 259

1.常见的氨基酸 259

三、常见的氨基酸及多肽 259

习题 263

第十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264

…………………薛芬 264

第一节硝基化合物 264

一、硝化作用和硝化剂 264

二、物理性质 265

三、化学性质 265

1.环上取代反应 265

2.硝基对苯环邻、对位上取代基的影响 266

3.硝基的还原反应 268

4.硝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现象 269

四、常见的硝基化合物 270

1.硝基甲烷 270

2.硝基苯 270

3.三硝基苯酚 270

4.氯霉素 270

第二节胺类 271

一、分类和命名 271

二、制备 272

1.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272

3.酰胺与次卤酸的作用 274

2.卤烃和氨作用 274

4.邻-苯二甲酰亚胺的烷基化 275

三、物理性质 276

四、化学性质 278

1.碱性与成盐 278

2.酰化反应 281

3.与亚硝酸的反应 282

4.氧化反应 285

5.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285

6.与醛类的反应 287

8.与异氰酸或其酯的反应 288

7.异腈反应 288

9.第四铵盐和第四铵碱的反应 289

五、常用的胺类 290

1.乙二胺 290

2.三乙醇胺 291

3.苯胺 291

4.胆碱 291

5.新洁尔灭 291

6.肾上腺素 291

一、重氮盐的制备 292

第三节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292

7.麻黄素 292

二、重氮盐的性质 294

1.取代反应 294

2.还原反应 299

3.偶合反应 300

三、重氮甲烷的制备和应用 303

四、偶氮化合物和颜色 304

1.化合物的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305

2.发色团和助色团 306

3.偶氮指示剂 307

习题 308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沈迠民 311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和分类 312

一、命名法 312

二、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317

1.骨架分类法 317

2.环碳电子密度分类法 317

第二节缺π-N-芳杂环化合物 319

一、重要的母体 320

二、结构与性质 320

1.水溶性 321

2.稳定性 323

3.酸碱性 326

4.缺π-N芳杂环氨基和羟基衍生物的互变异构现象 328

5.化学性质 329

第三节多π-芳杂环化合物 338

一、母体化合物 340

二、结构与性质 341

1.水溶性 341

2.稳定性 342

3.酸碱性 343

4.化学性质 344

5.吡咯类和吡啶类的对比 349

6.1,3和1,2-唑类芳杂环 350

第四节吡喃及其衍生物 352

1.呲喃和吡喃酮 353

2.苯骈吡喃酮 354

第五节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58

一、以天然杂环化合物为原料的半合成方法 358

二、应用脂肪或芳香化合物为原料的全合成方法 359

1.形成C—Y键的环合 359

2.形成C—Y键和C—C键的环合 364

习题 365

一、几何异构的概念 367

第一节几何异构 367

第十二章立体异构……………华维一 367

二、几何异构的常见类型和构型命名 368

1.含双键化合物的几何异构 368

2.环状化合物的几何异构 370

三、几何异构体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 371

1.物理性质 371

2.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372

3.在生理活性上的差异 372

四、几何异构体的互相转变 373

1.偏振光和偏振面 374

2.旋光、旋光度和比旋度 374

一、有关概念 374

第二节光学异构 374

3.旋光性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375

4.分子的对称性 376

5.手性因素 378

二、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光学异构 378

1.乳酸的光学异构 378

2.费歇尔(Fischer)投影式 379

三、构型及其表示法 379

1.绝对构型和相对构型的概念 379

2.构型表示法 380

四、含二个手性碳原子的光学异构 383

1.有二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光学异构 383

2.有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光学异构 384

五、含有手性轴的光学异构 385

1.取代丙二烯类 385

2.取代联苯类 385

六、环状化合物的光学异构 386

七、外消旋化和构型的转换(Walden转化) 387

1.外消旋化 387

2.瓦尔登(Walden)转化 388

八、外消旋体的拆分 389

九、不对称合成的概念 390

第三节构象(Conformation) 392

一、乙烷和正丁烷的构象 392

1.乙烷的构象 392

2.正丁烷的构象 393

二、环已烷的构象 395

三、十氢萘的构象 398

四、环已烯的构象 399

五、构象分析(Conformationalanalysis) 400

1.链状化合物的构象分析 400

2.环状化合物的构象分析 404

习题 406

第十三章?类化合物……华美 407

第一节单糖 408

一、葡萄糖的溶解度和结晶性 408

二、葡萄糖的开链结构及相对构型 408

1.乙酰化反应 408

2.和醛酮试剂的反应 409

3.溴水氧化和稀硝酸氧化 409

4.氢氰酸的加成 409

三、葡萄糖的环状结构及Haworth透视式 411

四、葡萄糖的优势构象 415

2.糖脎反应 417

五、单糖的重要化学反应 417

1.差向异构化 417

3.羟基的反应 419

4.单糖的颜色反应 421

六、单糖的制备 421

七、甙类化合物 422

第二节双糖 424

第三节多糖 426

一、淀粉 426

二、纤维素 428

四、菊糖 429

三、半纤维素 429

五、肝糖 430

六、右旋糖肝 430

七、葡萄糖凝胶(葡聚糖)和琼脂糖凝胶 430

第四节核酸 431

一、去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 431

二、核糖核酸(RNA)的结构 433

三、核酸类药物 434

习题 434

一、定义与分类 438

第一节萜类化合物 438

…………………??江 438

第十四章 萜类和甾体化合物 438

二、单萜类化合物 439

1.链状单萜类化合物 439

2.单环单萜类化合物 440

3.双环单萜类化合物 441

三、倍半萜类化合物 444

四、其它萜类化合物 445

第二节甾体化合物 446

一、甾体化合物的基本碳架与命名 446

1.构型 450

二、甾体化合物的立体化学 450

2.构象和构象分析 452

三、甾体化合物的分类 454

1.甾醇 454

2.胆汁酸 455

3.强心甙类 456

4.甾体皂甙 458

5.甾体生物碱 459

6.甾体激素 459

1.雌性激素 460

四、甾体激素药物 460

2.雄性激素 464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66

4.其他甾体药物 471

五、甾体化合物的半合成与结构改造 472

1.Ⅳ环处△18(17)的改造 473

2.C21乙酰氧基的引入 474

3.△4-3-酮与△1,4-3-酮的引入 475

4.C17处基团的引入 476

5.C11处羟基的引入 476

6.9α-氟的引入 477

习题 479

………………黄嘉梓 480

第一节有机反应中间体 480

一、有机反应的类型 480

1.取代反应 480

2.消除反应 480

3.加成反应 480

4.重排反应 480

第十五章有机反应历程概论 480

二、反应历程与反应中间体 481

三、游离基的有关性质 482

五、正碳离子的有关性质 484

四、刘易斯酸碱定义及试剂的分类 484

六、负碳离子的有关性质 486

七、有机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488

第二节取代反应 490

一、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 490

1.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490

2.影响亲核取代反应速度的因素 491

3.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 494

二、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495

1.亲电取代反应 495

2.亲核性取代反应 496

第三节消除反应 498

一、β-消除反应历程 499

二、影响消除和取代反应比的因素 501

1.试剂的浓度和碱性 501

2.溶剂的极性 501

三、消除反应方向 502

1.霍夫曼规则 502

2.查依采夫规则 502

四、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503

五、热消除反应 503

六、1,1-消除反应 504

第四节加成反应 505

一、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 505

1.与卤素的亲电加成 505

2.与氢卤酸的加成反应 508

3.结构变化对烯烃加成速度的影响 509

二、磺氧双键的加成反应 510

1.简单的加成反应 510

2.复杂加成反应 512

3.羧酸衍生物中羰基的加成反应 514

4.影响羰基活性的主要因素 516

一、缺电子体系重排反应 517

第五节重排反应 517

1.呐侉醇(pinacol)重排 518

2.瓦格涅尔、麦尔外英重排 519

3.贝克曼重排 521

4.霍夫曼重排 522

5.过氧化氢异丙苯的酸分解 522

二、丙烯型重排 523

三、向芳核迁移的重排反应 524

1.酚类衍生物的重排反应 524

2.苯胺衍生物的重排反应 526

第二节吸收光谱概述 529

一、光与光谱 529

第十六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 529

第一节结构的一般研究方法 529

定………………薛芬 529

二、电磁波的区域 530

三、吸收光谱的种类 531

1.转动光谱 531

2.振动光谱 531

3.电子光谱 531

2.克分子消光系数(∈) 532

1.吸收峰 532

第三节紫外光谱分析法 532

一、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和表示方法 532

二、电子跃迁的几种类型 533

三、吸收带的分类 534

1.R吸收带 534

2.K吸收带 534

3.B吸收带 534

1饱和有机化合物 535

2.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 535

四、紫外光谱和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535

4.E吸收带 535

3.芳香族化合物 542

4.杂环芳香族化合物 543

5.立体结构与紫外光谱的关系 543

五、溶剂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546

六、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547

1.杂质的检查 547

2.化合物的鉴定 547

3.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548

4.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548

1.测定方法 550

一、红外吸收光谱的测定与表示法 550

第四节红外光谱分析法 550

2.表示方法 551

二、分子振动类型 552

1.伸缩振动 552

2.弯曲振动 552

三、红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553

1.烷烃 553

2.烯烃和炔烃 554

3.单环芳烃 554

6.羧酸及其衍生物 555

5.醛、酮、醌 555

4.醇、酚、醚 555

7.胺、酰胺及硝基 556

8.杂环 557

四、影响吸收频率移动的因素 558

1.由于测定条件不同引起的 558

2.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 559

3.氢键 561

4.环的张力 562

5.互变异构 562

6.立体位阻 562

1.化合物的鉴定 563

五、红外光谱的应用 563

2.分离操作的检查 565

3.化学反应的检查 566

4.化合物结构的研究 566

第五节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简介 567

一、核磁共振光谱 567

1.基本原理 568

2.化学位移 568

3.决定质子数目的方法 570

4自旋-自旋偶合和自旋-自旋裂分 570

1.基本原理 572

二、质谱 572

2.质谱的表示法 573

3.分子离子峰 573

第十七章分子轨辺理论的基本 576

知识……………王玉珠 576

第一节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576

一、什么是分子轨道 576

二、分子轨道的能级 577

三、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填充 577

四、LCAO分子轨道法 577

五、分子轨道按成键性能的分类 578

七、分子轨道按对称性的分类 579

六、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的条件 579

九、双原子分子轨道的电子组态 580

八、双原子分子轨道的图形 580

第二节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581

一、直链共轭烯烃电环合反应的经验规律 581

二、前线轨道理论 582

三、能级相关理论 582

四、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表述 584

第三节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585

一、解释芳香烃的特殊稳定性 585

六、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新发展 585

五、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的适用范围 585

二、用分子图判断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学活性 587

1.电荷密度 587

2.键级 587

3.自由价 588

4.用分子图判断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学活性 588

三、用过渡态理论判断分子中各原子的化学活性 590

四、解释过渡金属原子的催化机理 591

五、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93

六、分子轨道理论和药学事业的关系 593

附录?分习题荅案 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