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第一章 概论 7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内涵 11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 16
第三节 人力资源与经济、科教、社会发展的关系 18
第二章 人力资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7
第一节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源流 27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理论 3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说 38
第四节 当代人力资源理论 44
第五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62
第一节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比较 70
第三章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 70
第二节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比较 87
第三节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比较 103
第四节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比较 119
第五节 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127
第四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 134
第一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背景 134
第二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文化背景 144
第三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背景 155
第四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背景 159
第五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164
第一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164
第二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167
第三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177
第四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效益 182
第五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 186
第六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 193
第一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总体构想 193
第二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基本内容 198
第三节 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战略的研究 219
第四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研究 230
第七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 244
第一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规划 244
第二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培训 255
第三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获取 262
第四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激励 272
第一节 三秦故地——陕西省 288
第八章 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288
第二节 千里陇原——甘肃省 292
第三节 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 298
第四节 江河源头——青海省 307
第五节 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5
第六节 塞外草原——内蒙古自治区 318
第七节 彩云之南——云南省 323
第八节 黔山赤水——贵州省 330
第九节 天府之国——四川省 337
第十节 巴渝名城——重庆市 341
第十一节 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 347
第十二节 八桂大地——广西壮族自治区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