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哲学何处去 1
二 哲学的功用 3
三 哲学不是传统理性,也不是非理性 4
四 “天下何思何虑”:哲学可能性 5
五 “为天地立心”:由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 8
六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语言问题 10
七 “未知生,焉知死”:人类如何可能 12
八 “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使用和制造工具 14
九 “夫是以谓大同”: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 17
一○ “人生自古谁无死”:伦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 19
一一 “天行健”:有情宇宙观 23
一二 “道可道,非常道”:无情辩证法 26
一三 “学是学此乐”:人生四境 28
一四 “春且住”:艺术与时间 31
一五 “何人不起故园情”:人类万岁、情感万岁 34
一六 何谓主体性 37
一七 个体主体性与总体主体性 41
一八 语言不是本体,生活、实践更为根本 42
一九 工具本体与情感本体关系 44
二○ 强调入的个体性 45
二一 制造工具在先,然后才有意义世界 46
二二 人类存在也带有偶然性 47
二三 “人类学本体论”与“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48
二四 分析与综合 50
二五 数学与感性实践有关 51
二六 时空的客观社会性 53
二七 认识来源于实践 56
二八 因果性源于实践 59
二九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在于实践 60
三○ 历史的必然通过偶然出现 62
三一 心理本体建设 64
三二 不仅要自然人化,还要人的自然化 66
三三 关于萨特 67
三四 “五大阶段说”不科学 68
三五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回到经典又修正经典 69
三六 马克思主义要进行改革 72
三七 融汇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和中国传统价值 74
三八 历史行程的二律背反 76
三九 悲剧只属于个人 79
四○ 超越时空的历史通感 80
四一 各种“历史观” 81
四二 创造历史的活时间 82
四三 自然科学方法论应用于社会科学可探索 83
四四 格式塔学派缺少人的因素 85
四五 自由的涵义由语境决定 86
四六 如何活比活的意义更重要 87
四七 人道主义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 87
四八 发展才能坚持 90
四九 突破“对子”与“圆圈” 91
五○ 我的哲学提纲 92
五一 美的哲学 96
五二 艺术科学 98
五三 审美心理学 102
五四 美学趋向和美学史 106
五五 美有三层含义 108
五六 自然的人化是美的本质之所在 110
五七 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 114
五八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16
五九 在实践意义上美才是主客观的统一 118
六○ 实践美学要点是实践和自然人化 119
六一 实践美学与朱光潜美学的区别 120
六二 自然的人化 121
六三 狭义的自然人化与广义的自然人化 122
六四 广义的自然人化才涉及美的本质 124
六五 形式美不是自然美是社会美 126
六六 自然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 128
六七 美感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132
六八 感官的人化和情欲的人化 133
六九 美感的矛盾两重性 137
七○ 美感两重性思想来源于《手稿》 142
七一 美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144
七二 审美是心理本体建设最高层次 145
七三 文学的作用在于建构情感本体 146
七四 技术美学大有前途 148
七五 马克思没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 151
七六 我的美学是现象描述 151
七七 美学批评不同于文学批评 153
七八 何为艺术品 153
七九 艺术的审美感知层 154
八○ 艺术的审美情欲层 156
八一 艺术的审美意味层 157
八二 原始积淀产生艺术形式层 158
八三 艺术积淀产生艺术形象层 159
八四 生活积淀产生艺术意味层 163
八五 积淀与情感本体 166
八六 在不同层次上确定美和美感关系 168
八七 形象思维不是思维 168
八八 艺术不只是认识 169
八九 形象思维是典型化的过程 170
九○ 形象思维伴随着美感感情态度 174
九一 逻辑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基础 176
九二 文艺创作的非自觉性 181
九三 中国美学特征之一:以乐为中心 184
九四 中国美学特征之二:线的艺术 188
九五 中国美学特征之三:情理交融 191
九六 中国美学特征之四:天人合一 192
九七 巫术礼仪、图腾歌舞是最初的精神文明和符号 195
九八 上古的狞厉之美 196
九九 中国文艺重视想象真实大于感觉真实 199
一○○ 诗与文的分途:言情与载道 201
一○一 孔子的审美超越 202
一○二 崇高先于优美 203
一○三 庄子帮助儒家建立了审美态度 204
一○四 庄子的“大美”是一种人格理想 205
一○五 庄子的审美人生态度 208
一○六 庄子最早提出了无意识问题 210
一○七 庄子把丑引入了审美领域 211
一○八 儒道互补有两条路:政治的和艺术的 213
一○九 屈原最早提出了死亡主题 214
一一○ 庄、屈、儒在魏晋合流铸造了中国审美意识 215
一一一 魏晋美学思潮是人的觉醒 216
一一二 盛中唐之交艺术为后世提供规范 219
一一三 中唐艺术比盛唐更值得重视 220
一一四 司空图《诗品》代表了封建后期美学 221
一一五 苏轼代表了封建后期文人精神 223
一一六 绘画艺术的“无我之境” 224
一一七 禅在美学中的意义 225
一一八 禅与艺术之缘 227
一一九 《红楼梦》是感伤主义代表作 229
一二○ 王国维的“境界”乃人生境界 230
一二一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基于儒学立场 232
一二二 通俗文艺与人的本能欲望相关 233
一二三 中国文艺的未来走向 235
一二四 血缘根基 237
一二五 实用理性 238
一二六 乐感文化 241
一二七 天人合一 243
一二八 关于实用理性及儒学的半宗教半哲学性质 245
一二九 中国文化是非酒神类型文化 252
一三○ 什么是儒学 254
一三一 儒学是哲学还是宗教 255
一三二 儒家反对愚忠愚孝 257
一三三 儒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258
一三四 儒家讲实际重情感 260
一三五 儒学分期问题 261
一三六 汉代儒学集各家之长 262
一三七 儒学概念与深层结构 265
一三八 儒学的深层结构是一种“情理结构” 268
一三九 “一个世界” 270
一四○ 儒学表层结构积淀为深层结构 274
一四一 “礼”的特征 276
一四二 “仁”是什么 278
一四三 实践理性的弱点和长处 281
一四四 中国哲学最高境界是审美而非宗教 284
一四五 中国思想与兵、农、医、艺关系最密切 286
一四六 中医具有系统论特征 287
一四七 《论语》有三大重点 289
一四八 儒学融入汉族文化心理结构 293
一四九 庄子是中国最早反异化的思想家 294
一五○ 中国的直觉把握方式 295
一五一 儒学不只是孔孟程朱陆王,还有荀子一脉 296
一五二 墨家之兼爱不同于儒家之仁爱 297
一五三 中国辩证法来源于兵家 299
一五四 中国文化一心理结构成熟于汉代 299
一五五 孟子的特征在于情感原则 302
一五六 禅与儒道屈玄之同异 305
一五七 玄学“无”是人格本体 307
一五八 朱子与康德之不同 309
一五九 “体用不二”是熊十力哲学的根本 313
一六○ 梁漱溟的文化哲学 313
一六一 冯友兰的新理学 314
一六二 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学 315
一六三 新儒学已到穷途,儒学仍有可为 317
一六四 有两个五四运动 319
一六五 救亡是“五四”启蒙运动的深层动机 320
一六六 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教训 322
一六七 白话文运动的意义 325
一六八 传统文化接受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327
一六九 启蒙与救亡 329
一七○ 激情与理性 331
一七一 五四运动与“西体中用” 334
一七二 启蒙一直受救亡主宰和制约 336
一七三 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结构依据 338
一七四 科玄论战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之争 341
一七五 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缺陷 343
一七六 胡适、陈独秀、鲁迅之比较 345
一七七 鲁迅的孤独和超越意识 347
一七八 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信仰 349
一七九 要重视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 350
一八○ 中国的民粹主义有小生产的社会根源 351
一八一 民主思想并耒在中国生根 353
一八二 过早抛弃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大损失 356
一八三 “文革”的非理性与理性 356
一八四 什么是“现代新儒家” 358
一八五 现代新儒学只是宋明理学的回响 360
一八六 转换性的创造 361
一八七 不宜批现代性 363
一八八 民主是一种理性的程序 365
一八九 区分两种个人主义 366
一九○ 知识分子要与大众文化相联系 367
一九一 反省政治激进主义 369
一九二 区分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 370
一九三 儒家还活着 374
一九四 现代社会仍须回到儒学深层结构 376
一九五 以“西体中用”改造“天人合一” 378
一九六 “西体中用”的含义 380
一九七 “西体”包括马克思主义 384
一九八 理学不具有启蒙意义 386
一九九 “天人合一‘可作现代化解释 387
二○○ 对传统进行转换性创造 388
二○一 两个层面的转换性创造 391
二○二 我与新儒家的区别 394
二○三 中国文化的缺点 398
二○四 日本和“四小龙”起飞不是靠儒家文化 398
二○五 彻底反传统思潮源于中国文化传统 399
二○六 彻底反传统与红卫兵运动有相似处 400
二○七 对儒学要先解构后重建 401
二○八 民族性要服从现代性 406
二○九 专制政治下也可能实现现代化 407
二一○ 中国需要理性,但不是传统理性 408
二一一 改良与革命不可一概而论 409
二一二 要区分开“后现代”与“极度现代” 410
二一三 新权威主义不可行 412
二一四 中国人难于接受宗教文化 414
二一五 人性建设不能再搞道德形而上学 415
二一六 “文革”教训是道德必须与政治分离 416
二一七 学问家和思想家 417
二一八 专家和大师 420
编后记 杨春时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