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讲演 1
调节整体,改善局部,发挥中医长处&沈自尹 1
加强转化研究,促进骨伤科发展&戴尅戌 5
一、骨伤流派、名老中医经验学术探讨 7
龙华医院骨伤科50年的学科发展历程&王拥军等 7
常见的腰部筋伤及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孙树椿 14
平乐郭氏正骨流派传承概况与成就&郭艳幸 18
敦煌医学成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郭宪章 31
新世纪传承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石印玉等 44
石氏伤科流派传承概况与成就&石仰山等 46
南少林骨伤流派林如高及其学术传承&王和鸣 53
魏氏中医骨伤科流派传承研究——魏氏补肾健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李飞跃等 58
新世纪中医骨科创新流派——中医整脊研究进展&韦以宗等 63
罗氏伤科源流及学术思想介绍&刘军等 68
叶氏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王平等 73
四川中医骨伤科主要学术流派研究&董孝龙等 79
杜派筋伤治疗手法整理发掘与研究&张晓剑等 88
四川名老中医杨天鹏骨伤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的总结&陈翔等 96
四川名老中医郑怀贤主要学术思想的总结&茶晓锋等 107
“脊柱平衡法”在慢性脊柱筋骨病中的应用与发展&施杞等 112
施杞运用圣愈汤治疗颈椎病学术思想探析&高翔等 120
试论椎间盘是奇恒之府&卞琴等 124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的基础理论探讨&胡志俊等 130
对伤科气血理论的一点认识&喻秀兵 138
明代以前腰痛用药规律探讨&席智杰等 142
明代以前颈肩臂背痛用药规律探讨&李晓锋等 146
略述中医骨伤手法学术流派与继承创新&余斌 151
施氏调和气血中药结合特色牵引治疗老年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评价&陈博来等 155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骨伤科学流派的传承&席智杰等 159
二、临床研究和经验交流 177
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施杞等 177
石氏伤科黄芪、当归药对的临床应用&江建春等 182
葛根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5例疗效观察&许少健等 187
中老年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改变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林定坤等 190
观察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肢骨密度及前臂上2/3处周径的影响&孟庆才等 194
伤科黑药膏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梁治权等 197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颈曲变直、反弓(附30例)&朱文彬 201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与维医异常体液分型的相关性调查&方锐等 204
施杞从痹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举隅&高翔等 207
施氏手法按压耳穴加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周勤等 213
运用“治未病”思想探讨骨科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宋敏等 217
“治未病”思想在颈椎病防治中的应用&江建春等 223
浅谈骨折早期血瘀证&喻秀兵 227
中医骨伤科中系统生物学思想及其应用浅析&赵东峰 230
中药熏洗液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加亨等 239
弧度牵引治疗仪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王维佳 245
腰椎间盘突出后自然重吸收的研究进展&姜宏等 248
腰椎间盘突出后MRI影像改变的几个问题探讨&姜宏等 253
复合式修复重建方法在恶性骨肿瘤保肢中的应用&郝永强等 255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饶耀剑等 255
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谢林等 25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初探&许金海 263
三、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268
补肾通络法对OA、OP、OA+OP模型股骨髁端骨组织中TGF-β1影响&卢勇等 268
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HIF1-1α和VEGF的作用及机制&伏勇等 269
健骨颗粒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G1期调节蛋白的影响&吴银生等 270
大鼠成骨细胞RANKL/OPG mRNA表达增龄性变化及淫羊藿甙的干预作用&丁怀利等 270
不同浓度蜂毒素体外抑制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秦刚等 271
补肾通络法对SD大鼠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及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模型骨密度的影响&方锐等 272
益气化瘀方对过氧化氢诱导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周泉等 272
健腰密骨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唐德志等 273
复方芪麝片对双前肢去势大鼠直立模型退变椎间盘的影响&梁倩倩等 274
健腰密骨片对去卵巢大鼠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的影响&段晓堃等 27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突出椎间盘重吸收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李晓春等 275
三根汤含药血清对颗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影响&王树强等 276
纤维多孔钛微球复合纳米锶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王楠等 277
骨纳米微结构与机械强度&王雪鹏等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