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1 融资制度范畴的确立 1
1.1 融资及相关范畴的界定 1
1.1.1 融资、筹资与投资 1
序 戴园晨 1
1.1.2 融资机制与融资方式 5
1.1.3 融资体制与融资制度 10
1.2 融资制度范畴确立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1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融资理论:一般理论基础 14
2.1.1 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的基本原理 14
2 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14
2.1.2 信用制度在社会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17
2.1.3 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 22
2.2 西方经济学的融资理论:方法与借鉴 25
2.2.1 储蓄论: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内部积累理论 25
2.2.2 投资论:凯恩斯主义的储蓄—投资理论 27
2.2.3 资本形成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视角 29
2.2.4 金融发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融资理论的新发展 30
2.3 国内学术界对融资体制改革的研究:直接理论依据 32
2.3.1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的重新认识 32
2.3.2 80年代末90年代初:“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原则的确立 34
2.3.3 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36
3 中国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39
3.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 39
3.1.1 重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融资制度的形成 39
3.1.2 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的特征 42
3.1.3 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的作用和弊端 45
3.2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 48
3.2.1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形成的背景 48
3.2.2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的特征 52
3.2.3 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的缺陷 57
3.3.1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63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 63
3.3.2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 66
3.3.3 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初步建立 68
4 中国融资制度现状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 71
4.1 金融资源配置和融资制度绩效 72
4.1.1 融资格局与经济增长格局:一种非相称性分析 72
4.1.2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融资制度绩效分析 75
4.2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融资规模收缩 81
4.2.1 银行信贷融资:1996—2000年融资规模的缩减 81
4.2.2 证券市场融资:比重过小不能弥补融资缺口 86
4.2.3 政府扩张性财政融资:存在的必要性 87
4.3.1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Ⅰ:结构性缺陷 90
4.3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对经济持续发展的阻滞 90
4.3.2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Ⅱ:体制性缺陷 99
4.3.3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Ⅲ:功能性缺陷 103
4.4 融资制度内在缺陷的生成:基于寻租理论的一种解析 108
5 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114
5.1 融资制度创新效应Ⅰ:经济增长效应 114
5.1.1 融资制度:经济增长中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 114
5.1.2 融资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东亚例证 118
5.1.3 融资制度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 124
5.2.1 经济结构调整:从融资制度的视角分析 132
5.2 融资制度创新效应Ⅱ:经济结构优化效应 132
5.2.2 融资制度创新作用于经济结构的内在机制 136
5.2.3 融资制度创新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分析 139
6 融资制度创新对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效应 148
6.1 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一个契约理论的研究 149
6.1.1 企业契约理论与公司融资结构 149
6.1.2 融资结构选择与治理结构形成的内在机理 154
6.2 企业治理内在缺失:一种融资结构症结的体制性解释 160
6.2.1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严重畸形 160
6.2.2 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内在缺失的体制症结 164
6.3 提高企业治理绩效的视角:融资结构优化 169
6.3.1 企业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 169
6.3.2 融资结构优化对企业治理结构绩效的改进效应 173
7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182
7.1 融资制度模式:一个国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182
7.1.1 两种融资制度的形成机制分析 183
7.1.2 两种融资制度的经济绩效分析 189
7.1.3 融资制度的发展趋势:融合化 196
7.2 政府推进和市场增进的制度创新模型 197
7.2.1 融资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市场还是政府 198
7.2.2 政府推动与市场增进的互动模型 200
7.3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三化”原则 204
7.3.1 市场化原则 204
7.3.2 效率化原则 206
7.3.3 经济协调化原则 207
7.4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209
7.4.1 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融资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 209
7.4.2 经济转轨时期融资制度创新的过渡模式 214
8 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218
8.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中国金融发展 218
8.2 深化产权改革,建立融资制度创新的微观基础 224
8.3 推进金融组织创新,构造有序竞争型金融体系 228
8.4 实施金融控制,化解融资制度创新风险 236
参考文献 246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