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创新学科领域的大师 1
1 博学多才的学者 1
1 少年早慧 1
2 柏克森创造进化论的冲击 4
3 游学生涯:回到心理学来 8
4 “被再发现”的皮亚杰 14
5 “装满整整一个书柜”的著作 22
1 发生认识论的两种涵义 33
2 发生认识论的本质 33
2 “复演”与“平行”:发生认识论难以拒绝的两论 42
2 发生认识论的哲学基础 50
1 皮亚杰研究的儿童是“年幼的康德” 50
1 “我把康德的知性范畴拿来重新考察一番” 50
2 “积极的康德主义者” 56
2 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传统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 59
1 “理性”与“中庸之道” 59
2 “整体”与“辩证法” 62
1 个体活动与群体实践 65
3 感性活动论与实践论 65
2 实践的形式方面 68
3 科学地统一个体活动与群体实践 70
3 发生认识论的方法论 74
1 结构主义方法的扛大?者 74
1 心理学的结构主义传统 74
2 皮亚杰结构论与一般结构主义的分野 77
3 结构的三个特征 80
1 皮亚杰眼中的拉马克主义、新达尔文主义和衍生论 87
2 发生认识论的生物学类比方法 87
2 认知的表型复制 91
3 机体调节与认知调节 96
4 关于“生物学化”的批评 98
3 系统论、控制论的影响 111
1 认知发展是一个开放系统 111
2 “控制论前的控制论者” 115
4 临床谈话法:具有特色的探索性研究方法 120
5 形式逻辑在发生认识论中的应用 126
1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皮亚杰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9
1 相互作用论 129
4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三大特点 129
2 两种动作、两种经验与两种抽象 133
2 结构—建构论 140
1 认知结构 140
2 认知结构的功能:同化与顺化 146
3 认知结构的形成:内化与外化的双向建构 151
3 逻辑决定论 160
1 认知的同步性现象 160
2 逻辑水平决定发展水平 161
3 心理逻辑学的贡献及对它的基本评价 164
5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 177
1 阶段论概述 177
2 阶段论分述 188
1 感知-运动阶段 188
2 前运算阶段 205
3 具体运算阶段 228
4 形式运算阶段 237
3 阶段之间如何过渡:平衡化与自动调节机制 244
1 平衡化因素:“日内瓦之谜 245
2 平衡化概念的主要来源 248
3 平衡化的三种类型 251
4 从肯定与否定角度看平衡化 254
5 从平衡化观点看发展的经典因素 257
6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平衡化模式 261
6 后皮亚杰、皮亚杰之后和新皮亚杰学派 266
1 皮亚杰的后期研究 266
1 向“意义逻辑”转移 267
2 “思维”辨析:图像方面与运算方面 273
3 再兴范畴研究 274
4 行动的觉知:通向意识之门 280
5 学习与认知发展 282
2 皮亚杰之后的日内瓦学派 285
1 从“抽象主体”向“现实主体”的转变 286
2 认知风格和认知程序的差异研究 290
3 纷起的新皮亚杰学派 295
4 不能绕过皮亚杰 319
参考文献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