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及其翻译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志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84004
  • 页数:2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在重新认识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翻译导向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翻译导向的文本意识形态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文本意识形态,研究文本意识形态的翻译与翻译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对象 2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7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 10

第四节 本书的组织架构 13

第二章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概略 16

第一节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的兴起 16

一 描述翻译、翻译规范与意识形态研究 17

二 翻译操控派与意识形态研究 21

第二节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24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混杂性 24

二 意识形态作用的二元划分和消极社会功能的夸大 28

第三节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中的视角选择 33

一 翻译文本的选择 33

二 翻译策略的选择 35

三 语言外部与内部研究视角的选择 36

第四节 小结 38

第三章 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论架构 40

第一节 CDA和深度解释学视阈下的语言和意识形态 41

一 语言学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研究:从缺失到核心 42

二 意识形态分析:从直觉描述到内部结构研究 45

三 意识形态概念:定位和不足 47

第二节 CDA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 54

一 批评语言学的文本分析重点 55

二 社会文化途径的话语三维模型 56

三 CDA方法论架构的不足 58

第三节 深度解释学的意识形态分析层面 61

一 社会历史分析 61

二 形式或话语分析 62

三 解释/再解释 63

四 深度解释学方法论架构的不足 65

第四节 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整体原则 65

一 深度解释学的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建构谋略 66

二 社会认知途径的扬内抑外整体原则 67

三 文本意识形态批评分析的意识形态模式和谋略 68

第五节 文本意识形态的批评分析解释方法论架构 70

一 架构的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 70

二 意识形态翻译与翻译意识形态 73

第六节 小结 76

第四章 分类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78

第一节 分类系统的意识形态意义理据 79

一 分类系统和思维 79

二 分类的自然基础和常识化 81

三 分类和控制 84

第二节 分类系统中的意识形态建构谋略 85

一 过度词化 86

二 重新词化 88

三 偏向化命名 89

第三节 分类的意识形态意义与翻译 91

一 不对称权力关系性质的改变 93

二 意识形态建构谋略的整合 99

第四节 小结 102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105

第一节 及物性过程及其意识形态意义潜势来源 106

一 物质过程 106

二 心理过程 107

三 关系过程 108

第二节 语言过程的选择与意识形态意义的编织 108

一 过程的选择 108

二 参与者的选择 112

第三节 语态的选择与意识形态意义的建构 114

一 英汉语被动语态的过程小句结构 114

二 被动语态使用的动态性 115

三 参与者的隐现及其意识形态意义 116

第四节 语言过程和现实的错位与翻译 119

一 语义角色的隐现 119

二 信息焦点的转移 125

第五节 小结 129

第六章 情态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131

第一节 情态的意识形态意义理据 132

一 情态与控制 132

二 “归一性”和磋商空间 133

三 情态表达手段的拓展 134

第二节 情态与意识形态意义的建构 135

一 情态与知识/权力基础 135

二 情态的主/客观取向与权力 138

三 情态、视点与人际关系 140

第三节 情态的意识形态意义与翻译 145

一 命题情态的意识形态意义翻译 146

二 人际关系的建构与意识形态意义的翻译 150

第四节 小结 153

第七章 转换系统的意识形态与翻译 154

第一节 现实关系的隐喻表达 155

一 词汇层的隐喻化转换 156

二 语法层的隐喻化转换 158

第二节 转换的意识形态运行模式和谋略 160

一 转换与语境 161

二 虚饰化和具体化 163

三 作为过程和结果的转换 164

第三节 名物化的意识形态意义建构 167

一 掩饰施动者的问题角色 168

二 操控社会和文化焦点 169

三 知识和观点的常识化 170

第四节 名物化意识形态意义潜势的翻译 170

一 英汉语名物化形式差异 171

二 名物化意识形态意义潜势的翻译 173

第五节 小结 177

第八章 结语 179

参考文献 185

致谢 203

CONTENTS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