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管理运作实务全书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伟,门玉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4714127
  • 页数:101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上卷 1

第一篇 国债总论 1

第一章 国债的意义 1

第一节 国债的概念 1

第二节 国家公债的特性 5

第三节 国家公债的作用 9

第二章 国债的起源和发展 16

第一节 国债的起源 16

第二节 国债的发展 18

第三节 当今主要国家公债概况 22

第四节 中国国债概况 40

第三章 国债理论学说 45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派的公债理论 45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国债的论述 48

第三节 当代西方的国债学说 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债理论 54

第四章 国债的经济影响 58

第一节 发行期的考察 58

第二节 偿付期的考察 79

第三节 宏观上的考察 90

第四节 从货币供给角度所作的考察 102

第五章 国债的种类构成 116

第一节 国家债券概述 116

第二节 国家债券的种类 125

第三节 中国国债的历史沿革 136

第四节 新中国的国家债券 217

第二篇 国债的发行、转让、兑付业务 242

第一章 国债发行业务 242

第一节 国债发行条件 242

第二节 国债发行对象 251

第三节 国债发行程序 263

第四节 国债发行方式 270

第五节 国家债券的推销机构和时机 307

第六节 国家债券发行的核算 311

第七节 若干发行业务问题的处理 330

第八节 国债发行市场 335

第九节 国债发行效果检验 352

第十节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债发行技术 361

第十一节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行国债实例 367

第十二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债券发行实例 370

第十三节 世界各国国债发行的特点 371

第一节 国债流通转让概述 374

第二章 国债流通转让业务 374

第二节 证券商及其业务 389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及其交易程序方式 401

第四节 国债交易的市场行情 421

第五节 国家债券的贴现转让 440

第六节 国家债券流通转让业务的核算 454

第七节 国债券流通市场的管理 465

第一节 国家债券兑付的概念 484

第三章 国债兑付业务 484

第二节 国家债券的付息 491

第三节 国家债券的偿还 495

第四节 国家债券的调换与整理 504

第五节 国家债券兑付的核算 512

第六节 国家债券的反假和票样管理 523

第七节 国家债券的评级与审核 533

第八节 国债流通市场理论与实务 541

第九节 国债兑付制度 557

第三篇 国债投资、国债期货、国债回购 566

第一章 国债投资 566

第一节 投资国债动机 566

第二节 国债投资基本知识 576

第三节 我国的国债市场 597

第四节 国债投资的管理策略 615

第五节 国债的衍生工具 636

第六节 国债套利投资 664

第七节 国家一级自营商投资策略 674

第八节 公开市场业务——国债一级交易商的大舞台 686

第二章 国债期货 703

第一节 期货的基本概述 703

第二节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 720

第三节 国债期货市场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 727

第四节 国债期货交易的技巧与原则 745

第五节 我国通货膨胀与保值补贴 754

第六节 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与法规 762

第三章 国债回购 774

第一节 债券回购的基本知识 774

第二节 我国国债回购业务的基本情况 775

第三节 沪深证券交易所国债回购品种及交易规则 777

第四篇 国债的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 780

第一章 国债的管理体制 780

第一节 国债管理体制概述 780

第二节 国家公债的发行管理体制 781

第三节 国家公债的流通转让管理体制 782

第四节 国家公债的兑付管理体制 783

第五节 国库券推销委员会 784

第六节 中国国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对策 784

第二章 国债管理机构和政府债务工具 787

第一节 国债管理机构 787

第二节 政府债务工具 793

第三节 政府债券的规模 801

第四节 政府债券的结构 808

第三章 政府债券的运行机制和结算托管制度 813

第一节 国债券款的运行 813

第二节 国债发行手续费 815

第三节 国债的代保管制度 817

第四节 政府债券的清算和结算 817

第五节 政府债券的托管结算系统 818

第六节 我国政府债券结算的现状 824

第一节 概论 828

第四章 政府的资产负债管理 828

第二节 如何进行政府债券的风险管理 829

第三节 流动性和固定收入管理 835

第四节 风险管理的方法 837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国债市场的对外开放 840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 840

第二节 国债市场的对外开放 844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国债运用原则 848

第六章 国家公债的运用原则 848

第二节 现代经济学家的国债运用原则 849

第三节 中国国债的运用原则 850

第七章 国债的效益评估 852

第一节 国债效益评估的一般概念 852

第二节 生产型国债效益评估 856

第三节 非生产型国债效益评估 861

第四节 国债债权人收益分析 863

第五节 国债发行效益的分析 864

第六节 国债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 865

第七节 国债流通效益的分析 868

第八节 国债偿还效益的分析 869

第八章 国债与经济发展 871

第一节 中国国债的历史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871

第二节 政府筹资目标 879

第九章 国债管理政策的含义 886

第一节 国债管理政策的含义 886

第二节 国债管理政策基本目标及实施手段 890

第三节 国债管理政策的传递机制 894

第十章 国债管理政策与经济杠杆 898

第一节 国债管理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898

第二节 国债管理政策的流动性效应 901

第三节 国债管理政策的利息率效应 904

第四节 国债管理政策在经济杠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905

第十一章 国债管理政策和货币政策 910

第一节 国债管理政策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 910

第二节 国债管理与公开市场业务 915

第一节 财政赤字和国债 919

第十二章 国债、赤字和货币发行 919

第二节 国债、赤字、货币发行的历史考察 928

第三节 影响货币流通量诸因素的分析 934

第五篇 世界主要国家国债管理制度 940

第一章 美国的国债管理制度 940

第一节 美国国债的概况 940

第二节 美国国债的种类 942

第三节 美国国债的发行 944

第四节 美国国债的流通转让 945

第五节 美国国债的还本付息 947

第二章 日本的国债管理制度 949

第一节 日本国债的概况 949

第二节 日本国债的种类 952

第三节 日本国债的发行 954

第四节 日本国债的流通转让 957

第五节 日本国债的还本付息 959

第二节 英国国债的概况 961

第一节 英国对证券活动的管理制度 961

第三章 英国的国债管理制度 961

第三节 英国国债的种类 963

第四节 英国国债的发行 964

第五节 英国证券的流通与转让 965

第六节 英国国债的还本付息 965

第四章 法国的国债管理制度 967

第一节 法国国债的概况 967

第二节 法国证券的管制和管理机构 968

第四节 法国国债的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管理 969

第三节 法国政府发行国债的种类 969

第五节 法国国债的偿还制度 970

第五章 前苏联的国债管理制度 972

第一节 前苏联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972

第二节 前苏联国债的种类 973

第三节 前苏联国家债券的发行特点 974

第四节 前苏联国债的还本付息 977

第一节 意大利国债概况 978

第六章 意大利的国债管理制度 978

第二节 意大利国债的种类 980

第三节 意大利国债的发行 982

第四节 意大利国债的流通转让 985

第五节 意大利国债的还本付息 988

第七章 加拿大的国债管理制度 990

第一节 加拿大国债的概况 990

第二节 加拿大国债的种类 993

第三节 加拿大国债的发行 995

第四节 加拿大国债的流通转让 998

第五节 加拿大国债的还本付息 1001

第八章 前联邦德国的国债管理制度 1003

第一节 前联邦德国建国前后的经济历史背景及国债发行概况 1003

第二节 前联邦德国国债的种类 1004

第三节 前联邦德国的国债管理体制 1005

第四节 前联邦德国国债的发行 1007

第五节 前联邦德国国债的流通转让 1007

第六节 前联邦德国国债的还本付息及其他服务 1008

第一节 韩国国家债券概况 1009

第二节 韩国国债的种类 1009

第九章 韩国的国债管理制度 1009

第三节 韩国国债的发行 1010

第四节 韩国国债的流通转让 1012

第一章 外债 1013

第一节 外债概论 1013

第六篇 外债、证券交易所 1013

下卷 1013

第二节 中国外债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1059

第三节 中国的外债管理体制 1070

第四节 我国外债策略探析 1089

第五节 中国的对外借款管理 1110

第六节 中国的外汇担保管理 1132

第七节 强化我国外债管理的内容与途径 1140

第八节 国际债务危机及其解决途径 1147

第一节 纽约证券交易所 1163

第二章 证券交易所 1163

第二节 东京证券交易所 1173

第三节 巴黎证券交易所 1189

第四节 伦敦证券交易所 1197

第五节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 1206

第六节 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 1214

第七节 印度证券交易所 1221

第八节 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交易所 1227

第九节 上海证券交易所 1248

第十节 深圳证券交易所 1283

第七篇 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1320

第一章 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 1320

第一节 导论 1320

第二节 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 1324

第三节 1994年~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1331

第四节 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1340

第五节 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 1363

第六节 人民币未受波及 1375

第七节 中国金融系统风险不容忽视 1394

第八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强化与转轨 1404

第九节 中国金融国际化与监管体系的构建 1411

第十节 金融全球一体化 1427

第二章 东南亚金融动荡回顾 1433

第一节 东南亚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33

第二节 “魔魇”扑来 1444

第三节 短兵相接的战斗 1454

第四节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461

第五节 金融动荡后的亚洲经济 1463

第六节 又一个“黑色星期一” 1469

第七节 国际金融界的“坏孩子” 1476

第八节 香港金融体系梗概 1485

第九节 港币及联系汇率 1488

第十节 香港狙击战 1490

第十一节 欧洲汇市动荡 1499

第十二节 韩国经济风波迭起 1502

第十三节 日本金融岌岌可危 1513

第十四节 中国会受到波及吗 1528

第十五节 金融动荡的启示 1538

第十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金融市场 1550

第十七节 国际金融动荡中游资活动的特点 1554

第十八节 国际游资的侵入与反侵入 1558

第十九节 亚洲金融动荡第四波——印尼盾暴泻 1563

附录:亚洲金融动荡大事记 1564

第三章 亚洲金融动荡趋势与中国改革开放新谋略 1570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原因认识 1570

第二节 如何看待亚洲金融危机 1578

第三节 韩国金融危机的研究 1591

第四节 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了吗 1595

第五节 亚洲金融动荡的世界影响 1602

第六节 东亚金融动荡的哲学思考 1612

第七节 世界的潮流与中国对外开放:总体研究 1623

第八节 国际社会所处时代与中国开放:战略研究 1630

第九节 历史的规律与中国开放:东方与西方差别研究 1643

第十节 春秋争霸无盟主对外战略要调整 1652

第十一节 中国未来3~5年外资战略与政策的选择 1666

第十二节 中国金融若干问题的研究 1679

附录:亚洲金融危机过程资料 1694

第八篇 国债政策、法规、文件汇编 1728

第一章 1950年—1980年的国债法规 1728

第二章 1981年——1989年的国债法规 1737

一、国债发行类 1746

第三章 1990年——1995年的国债法规 1746

二、国债流通类 1808

三、国债还本付息类 1848

四、其他 1881

第四章 1996年~1998年9月的国债法规 1898

附录:中国国债大事记(旧中国时期) 1954

中国国债大事记(革命根据地时期) 1964

中国国债大事记(新中国时期)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