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云翔,娄鸿雁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60318126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周密地阐述了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的基本问题,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心理、成因等作了深入、精辟的分析和概括。

上篇 未成年人犯罪 3

第一章 犯罪概念 3

第一节 刑法学犯罪概念 3

一、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3

二、犯罪的心理状态 5

三、犯罪的构成 9

四、犯罪的种类 12

第二节 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13

一、犯罪学的逻辑起点 13

二、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15

三、犯罪概念的犯罪学分析 17

第二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 18

第一节 未成年人 18

一、未成年人的概念 18

二、未成年人的基本状况 19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22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22

二、未成年人犯罪与青少年犯罪 22

三、国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认识及界定 23

四、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基本理论 25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 26

一、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26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基本状况简介 27

第三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29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特征 29

一、未成年人的生理特征 29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特征 31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特征 33

一、盲目性 33

三、娱乐性 34

二、纠合性 34

四、冲动性 35

五、模仿性 36

六、残暴性 36

第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 38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分类 38

一、刑法学的犯罪分类 38

二、犯罪学的犯罪分类 39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40

一、暴力犯罪 40

二、财产犯罪 42

三、性犯罪 43

四、毒品犯罪 46

五、团伙犯罪 46

第三节 女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9

一、女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 50

二、女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体特征与行为特征 51

三、女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成因 53

第五章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 56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56

一、心理年龄 56

二、心理年龄的划分 57

三、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58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点 61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特点 61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个性心理特点 62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动机的心理分析 63

一、生理-心理因素 63

二、道德因素 66

三、性格因素 68

四、意志因素 69

第六章 犯罪原因的一般原理 71

第一节 犯罪原因概述 71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 71

二、犯罪原因的分类 72

三、犯罪原因研究的意义 73

第二节 中外犯罪原因理论比较 74

一、犯罪原因一般理论的比较 75

二、犯罪原因解释论的比较 76

三、犯罪原因研究方法论的比较 80

第三节 犯罪本源理论 80

一、犯罪本源概述 80

二、犯罪的终极原因 81

一、本能异化的基本模式 83

第四节 本能异化论 83

二、理论要义 85

第七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89

第一节 社会变革与未成年人犯罪 89

第二节 经济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 91

一、经济发展的代价 91

二、人、财、物的流动 93

三、贫富差距拉大 94

第三节 社区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 95

一、城市社区 96

二、农村社区 97

第八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文化原因 100

第一节 文化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 100

一、文化变迁概述 100

二、文化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 102

一、文化冲突概述 103

第二节 文化冲突与未成年人犯罪 103

二、文化冲突与未成年人犯罪 104

第三节 亚文化与未成年人犯罪 105

一、亚文化概述 105

二、犯罪亚文化与未成年人犯罪 106

第九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教育原因 108

第一节 教学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108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 108

二、教师放弃对后进学生的帮助教育 109

三、学生负担过重,厌学弃学 110

第二节 忽视青春期指导和性教育 110

第三节 学校的不正之风 111

一、以罚款的形式处罚学生 111

二、向学生滥收费用和实物 112

四、校园管理不当 113

三、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管理失当 113

第十章 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 115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控制机制 115

一、家庭教育的诱导功能 115

二、家庭教育的防范功能 116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超前控制 117

第二节 现代化中的家庭文化嬗变 119

一、我国传统家庭文化对预防犯罪的贡献 119

二、家庭文化的嬗变及“失范” 120

第三节 与家庭有关的致罪因素 122

一、家庭的环境因素 122

二、家庭的结构因素 123

三、家庭的心理因素 124

一、犯罪预防的概念 128

第一节 犯罪预防概述 128

下篇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128

第十一章 犯罪预防的一般原理 128

二、犯罪预防的根据 129

三、犯罪预防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130

第二节 我国犯罪预防的基本模式 132

一、我国犯罪预防基本模式的确立 132

二、综合治理模式的原则 133

第三节 个体犯罪预防 134

一、个体犯罪预防的概念 134

二、个体犯罪预防 135

第四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136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预测 136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137

一、世界各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概况 139

第十二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 139

第一节 概述 139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法的类型 140

三、《利雅得准则》 143

第二节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144

第三节 我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47

第十三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150

第一节 对未成年人的素质教育 150

一、教育对预防犯罪的意义 150

二、进行预防犯罪教育 151

三、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 153

第二节 学校的预防犯罪教育 154

一、学校应当把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154

第三节 家庭的预防犯罪教育 155

一、父母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责任 155

二、把预防犯罪教育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 155

二、父母应当配合学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 156

第四节 社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 157

一、校外活动场所的预防犯罪教育 157

二、未成年人就业培训中心的预防犯罪教育 158

三、居、村民委员会的预防犯罪教育 158

第十四章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60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160

一、旷课,夜不归宿 160

二、携带管制刀具 161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162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163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163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 164

六、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164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165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165

第二节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教育责任 166

一、家庭的教育责任 166

二、学校的教育责任 168

三、社会的责任 170

第十五章 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174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 174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175

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175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175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176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176

六、多次偷窃 177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177

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78

八、吸食、注射毒品 178

第二节 严重不良行为的特征与矫治原则 179

一、严重不良行为的特征 179

二、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原则 180

第三节 矫治严重不良行为的措施 183

一、家庭、学校的矫治 183

二、工读学校的矫治 184

三、治安处罚矫治 186

四、收容教养和劳动教养矫治 187

第十六章 未成年人的自我防范 189

第一节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89

一、自觉遵纪守法 189

二、自尊、自律、自强 190

三、明辨是非、自我保护 191

二、当自己的人身权受到侵害时的自我保护 192

第二节 学会自我保护 192

一、寻求法律保护 192

三、社会交往中的自我保护 193

四、遭遇流氓歹徒侵害时的自我保护 193

五、女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194

第三节 社会的保护职责 195

一、社会保护 195

二、有关部门或个人的职责 197

三、对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及举报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的保护 199

第十七章 对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治 201

第一节 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 201

一、少年犯 201

二、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202

三、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03

四、诉讼权利 204

第二节 少年法庭 205

一、未成年人犯罪与少年法庭 206

二、少年法庭的设立与组成 209

三、少年法庭的作用 211

第三节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 212

一、对少年犯的量刑 212

二、分管、分押、分别教育 215

三、社会帮教 216

四、不歧视政策 220

第十八章 法律责任 222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述 222

一、法律责任的规定 222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223

第二节 家庭的法律责任 225

一、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职责 225

二、不尽监护职责的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226

第三节 社会有关方面的法律责任 227

一、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27

二、文化单位及个人失职的法律责任 228

三、教唆、胁迫、引诱者的法律责任 230

附录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41

黑龙江省保护未成年人条例 25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通知 26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开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检察工作的通知 26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270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 2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28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28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少年刑事案件建立互相配套工作体系的通知 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