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要求 3
一 准确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3
二 形象 8
问君能有几多愁? 8
三 简洁 12
屠格列夫“浓缩”的艺术特色 12
四 新颖 17
三个贼一般的知青的生涯 17
五 新奇 20
多情的小和尚 20
六 逼真 22
散花天女与游客 22
七 特色 25
《吹剑续录》逸闻 25
八 魅力 28
“香莲,俺不要他的臭钱!” 28
九 通俗(1) 32
落选知县怒题诗 32
十 通俗(2) 35
从张打油说起 35
审美情趣 43
十一 意象(1) 43
此物最相思 43
十二 意象(2) 46
“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46
十三 意象(3) 50
情思和艺术风格的组合 50
十四 意象(4) 53
二月春风似剪刀 53
十五 意境(1) 57
峨眉山月半轮秋 57
十六 意境(2) 63
香菱学诗的故事 63
十七 观察(1) 66
被折磨的女人 66
十八 观察(2) 70
郑板桥改诗 70
十九 联想 74
明成祖二考解学士 74
二十 想象(1) 80
晋人饮酒说危语 80
二十一 想象(2) 83
柳絮飞来片片红 83
二十二 灵感(1) 86
一种甜蜜的战栗 86
二十三 灵感(2) 89
偶然·无意·反常 89
二十四 通感(1) 92
调皮的笑 92
二十五 通感(2) 95
累累乎端如贯珠 95
二十六 通感(3) 98
从王小玉说唱谈起 98
二十七 通感(4) 102
超常搭配出新意 102
二十八 通感(5) 105
三月不知肉味美 105
二十九 通感(6) 108
横看成岭侧成峰 108
三十 美丑 111
女郎·主教·敲钟人之一 111
三十一 对照 114
女郎·主教·敲钟人之二 114
三十二 崇高(1) 116
牛虻与琼玛的爱情 116
三十三 崇高(2) 119
《高山下的花环》的军人形象 119
三十四 壮美 122
冲天香阵透长安 122
三十五 悲剧 125
一个讽刺喜剧家的结局 125
三十六 诙谐 129
“夹个大西瓜” 129
三十七 色彩(1) 133
“赤橙黄绿青蓝紫” 133
三十八 色彩(2) 136
哑女绣的帐沿 136
三十九 绘画美 139
野渡无人舟自横 139
四十 情绪 143
当秀芝姑娘来到小屋的时候 143
四十一 情趣 146
但愿生儿愚且鲁 146
四十二 风趣 149
这个婆娘不是人 149
四十三 共鸣 152
杭州女读《红楼梦》入迷命绝 152
四十四 性爱 155
《红楼梦》比《金瓶梅》的高明 155
四十五 华丽 157
“天下奇文”《阿房宫赋》 157
四十六 糟粕 161
莫泊桑被丑恶压弯了腰 161
四十七 体验 163
鲁迅先生的遗憾 163
表现技巧 169
四十八 主题 169
卖火柴的女孩 169
四十九 情节 172
托尔斯泰对《活尸》的加工 172
五十 结构(1) 175
从《归心似箭》谈起 175
五十一 结构(2) 178
许灵均的内心独白 178
五十二 场景 181
春光明媚与脏臭不堪 181
五十三 细节 184
玛丝洛娃的“媚笑” 184
五十四 气氛 187
流沙河的《老人与海》 187
五十五 交融 190
《望海潮》与金主南渡 190
五十六 动静 193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193
五十七 咏物 196
和尚与歌女打赌 196
五十八 映衬 199
思悠悠,恨悠悠 199
五十九 渲染 202
武松景阳岗打虎 202
六十 个性 205
“出水才看两腿泥” 205
六十一 影射 208
谢灵运在广州被杀 208
六十二 悬念 211
用奇谋孔明借箭 211
六十三 模仿 214
三个女婿赋诗祝酒 214
六十四 朦胧 217
烟笼寒水月笼沙 217
六十五 节奏 221
古今战场话流动 221
六十六 幽默 (1) 223
吓得床儿怕 223
六十七 幽默(2) 226
谌容访美答问 226
六十八 含蓄(1) 228
西王母瑶池歌赠穆王 228
六十九 含蓄(2) 231
含情欲说宫中事 231
七十 敏捷 234
七步成诗与五步成诗 234
七十一 分寸 237
贾政盛怒打宝玉 237
七十二 暗示 240
移巢别处觅雕梁 240
七十三 工巧 243
张三影逸闻 243
七十四 巧思 246
出人意外的结尾 246
七十五 抑扬 248
洄洑逶迤,观之不厌 248
七十六 点面 251
美人痣的启示 251
七十七 反讥 253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253
七十八 抒怀 257
王氏写下《孤燕诗》 257
七十九 角度 260
今日负前心 260
八十 心理描写(1) 264
斯汤达笔下的于连 264
八十一 心理描写(2) 268
珍妮姑娘失去爱情的痛苦 268
八十二 创新 271
杜撰的由来 271
八十三 提炼 274
爆炸性的社会效果 274
八十四 修改(1) 277
地湿厌看天竺雨 277
八十五 修改(2) 279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279
八十六 修改(3) 282
环滁皆山也 282
八十七 淡化 285
林黛玉调逗鹦哥做戏 285
八十八 抄袭 288
拾人牙慧与拾人樱桃核 288
八十九 楹联 290
烟馆妙对 290
九十 风俗 293
生活中的唐璜与作品中的唐璜 293
九十一 烘托 296
万绿丛中一点红 296
九十二 回文 299
吴绛雪写四季诗 299
九十三 藏头 302
“烧火老死得好” 302
修辞举要 307
九十四 借喻 307
纸上空污数行墨 307
九十五 妙喻 310
小妹子咏破铜钱 310
九十六 讽刺 313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 313
九十七 象征 317
风筝上天了 317
九十八 避讳 320
明武宗禁止养猪 320
九十九 双关 323
道是无晴却有晴 323
一○○ 夸张 326
非凡的冉阿让 326
一○一 对比 329
陪衬人代办所 329
一○二 拟人 332
桃花依旧笑春风 332
一○三 谐音(1) 334
毕竟从来不识修(羞) 334
一○四 谐音(2) 337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337
一○五 机趣 340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写两地书 340
一○六 语境 342
秋菊落英 342
一○七 语境容量 345
探子报喜 345
一○八 思谲 348
郑板桥写广告诗明码标价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