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1
现代中国文化人的发展 2
文化人经济状况的重大意义 4
从银两到法币 6
银两、本洋、鹰洋、龙洋 7
现代化的货币制度 9
铜元的不断贬值 11
从银两、银元、兑换券到法币 12
五四前后北京教育界和学者群体 15
蔡元培的“爬格子”情结 16
李大钊论经济权 20
独立进款的理想 22
五四时期学者的收入 24
教育界为索取欠薪向政府抗争 27
大学教员薪俸的标准 32
20年代北京的生活水平 34
北大清华学生的生活状况 39
一块钱的价值 44
附 20年代北京大学有哪些教授 51
五四—20年代的稿酬标准 54
20年代上海出版界和作者群体 54
商务印书馆和作者群体 56
民办出版社和自由撰稿人 62
柔石——左翼自由撰稿人的典型 64
丁玲的经济生活 70
20年代上海下层贫民状况 73
20年代上海市民一般生活水平 76
30年代北平知识阶层 79
抗战以前学者收入提高 81
北平各校的规模和学杂费 84
个案(一) 顾颉刚 87
个案(二) 谭其骧 89
30年代北平的学生生活 91
30年代北平一般生活费用 93
娱乐场票价 94
电影票价 96
国剧(京剧)票价 97
西餐价格 98
酒菜价钱 99
抗战前夕上海的文化人 101
四类作家的稿酬标准 101
左联成员的经济状况(一) 105
左联成员的经济状况(二) 107
个案(三) 田汉 112
个案(四) 夏衍 115
个案(五) 胡风 116
个案(六) 阳翰笙 118
个案(七) 沈从文 119
个案(八) 周扬 121
个案(九) 李金发 123
一个典型的版税合同 125
30年代电影演员的经济生活 128
1930年小知识者的生活 132
1933年上海工人生活状况 135
鲁迅生活的经济背景 140
鲁迅的经济来源 141
鲁迅时代的货币 146
北京时期(1912—1926) 147
鲁迅在北京属于中等生活水平 153
鲁迅在北京的住房情况 155
上海时期(1927—1936) 157
鲁迅为版税而奋斗 161
鲁迅在上海的住房 165
法币的危机(1939—1948) 168
40年代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168
金圆券的加速灭亡(1948—1949) 174
西南联大的经济生活 177
西南联大初期的教职员待遇 178
1939年物价飞涨 182
40年代人民饱受生活痛苦 184
教授会向政府请愿 195
知识阶层为生计而挣扎 204
教授会再度请愿 210
教授们联名发表抗议 217
时穷节乃现 218
自食其力,自行其是 225
教授的幽默 229
1945年生活费 235
闻一多的经济生活 240
金圆券和独裁政权的崩溃 254
解放前国统区物价水平 254
一个学生的日记 257
经济危机与顾颉刚 260
附录 说“石” 265
后记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