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序言 9
绪论 土质学及其发展简史 11
1.土质学的对象及其任务 11
2.把岩石作为上研究时所出现的一些错误 16
3.土质学发展简史 17
4.最主要的土质学文献 20
1.基本概念 23
2.火成岩 23
第一章 造岩作用的工程地质意义 23
第一篇 在工程地质学中研究岩石的一般原则 23
3.沉积岩 24
4.变质岩 26
第二章 岩石风化作用的工程地质意义 27
1.基本概念 27
2.物理风化 28
3.化学风化 28
4.风化作用的阶段性 30
5.风化壳的工程地质评定 31
6.岩石的人工?头的风化作用 35
7.有关风化作用的几点最主要的结论 36
1.岩石的年代 37
第三章 岩石的年代和自然环境对岩石工程地质评定的意义 37
2.气候条件 38
3.地貌环境 39
4.水文地质条件 39
第四章 岩石的成分、状态和工程地质性质的指标 40
1.在岩石与建筑物相互作用时决定?岩石性状的岩石特征和性质的概述 40
2.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1
3.岩石成分、状态和其它工程地质性质的指标 42
4.关于指标测定法和采样法的概述 45
第五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分类 46
1.概述 46
2.土的现代工程地质分类 48
第六章 为工程地质目的研究岩石的一般方法 55
第二篇 在建筑物的作用下决定着岩石性状的岩石特征和岩石性质 62
第七章 岩层的产状和构造的工程地质意义 62
1.岩层的产状 62
2.岩层的构造 65
第八章 岩石的结构和结构连接的工程地质意义 70
1.岩石结构的定义 70
2.在未胶结的碎屑岩和砂质岩中颗粒的排列 70
3.粘土质岩的颗粒排列及其相互关系 72
4.岩石的结构连接 74
第九章 岩石的矿物成分 76
1.岩石矿物成分的工程地质意义 76
5.岩石自然状态的破坏对岩石的强度及对其它工程地质性质影响的数量评定 76
2.原生矿物对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77
3.粘土矿物对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82
4.单盐对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99
5.有机杂质对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105
6.在工程地质学中研究岩石矿物成分的方法 108
第十章 岩石的粒度成分 114
1.一般概念 114
2.关于粒度分析法的概念 115
3.根据粒度成分而作的岩石和粒组的分类 120
4.机械分析资料在工程地质学中的实际应用 124
5.粒度分析结果的图表整理 125
6.颗粒的形状 130
第十一章 岩石中的水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132
1.概论 132
2.在岩石中水的种类和形状 132
3.岩石中结合水的分类 136
4.矿物成分水 137
5.关于双电层和扩散层的概念 138
6.矿物表面上的结合水 143
7.强结合水或吸着水 146
8.矿物表面上的弱结合水 150
9.岩石中水的毛细管状态 155
10.自由水 162
11.岩石的完全水容度 164
第十二章 岩石中的气体组份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164
1.概论 164
2.在工程地质评定中岩石气体组分的意义 166
3.岩石的透空气性和透气性 170
第十三章 岩石的重量 172
1.概论 172
2.岩石的比重 172
3.格架的容重 175
4.岩石的实际容重 177
5.水下岩石的容重 179
6.烘干岩石的容重 180
第十四章 岩石的湿度 180
1.岩石的天然湿度 180
2.岩石的相对湿度 183
3.根据湿度而进行的砂的分类 184
第十五章 岩石的多孔性、孔隙度和裂隙性 184
1.概论 184
2.岩石的孔隙度的表示法 187
3.坚硬岩石的孔隙度 191
4.松散碎屑沉积的多孔性和孔隙度 193
5.砂的压密度和密度 195
6.粘土质岩的孔隙度和显微孔隙度 197
7.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孔隙度 201
8.粘土沉积的压密程度 202
9.岩石的海绵状多孔性和多洞性 210
10.几个实际的结论 211
11.岩石的裂隙性 212
第十六章 岩石的热学性质 215
1.概述 215
2.岩石的导热性和热容量 215
1.概述 218
2.粘土质岩的电动现象 218
第十七章 粘土质岩的胶体性质 218
3.风化产物的某些胶体颗粒的构造 220
4.风化产物的两性性质 223
5.从工程地质观点来看风化产物的两性意义 226
6.粘土质岩的吸收现象 226
7.离子置换 230
8.土壤及粘土质岩的置换??子成分 237
9.置换和离子成分对粘土质岩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 239
10.类结现象和岩石中闭聚体之形成 242
11.粘土质岩的触变现象 249
1.概述 254
2.粘土质岩的稠度形状和标准湿度 254
第十八章 粘土质岩的稠度形状和塑性 254
3.粘土质岩的塑性指数及决定塑性的因素 258
4.稠度形状与岩石力学性质之关系 263
5.测定标准湿度之方法 264
6.塑限和塑性指数的实际应用 267
7.塑性测定结果的图表整理。专门指标 269
第十九章 岩石的水理性质 274
1.岩石的可溶性 274
2.粘土质岩的膨胀 279
3.岩石的崩解和软化性 282
4.岩石的吸水率、饱水度和耐寒性 289
5.粘土质岩的收缩 291
6.岩石的透水性 292
7.毛细管性 303
8.给水度 305
第二十章 坚硬岩石的力学性质 306
1.概述 306
2.力学强度 306
3.硬度 309
4.坚实性 311
第二十一章 未胶结砂质岩的力学性质 311
1.概述 311
2.砂的压缩作用 313
3.砂的倒压力。推力系数 314
4.在建筑物的荷重作用下砂的变形 315
5.未胶结砂质的抗剪强度。内摩擦系数和内摩擦角 316
6.影响砂粒内摩擦角的因素 319
7.在剪切过程中砂的变形。临界孔隙度 321
8.测定砂粒内摩擦角的方法 323
9.测定砂粒的临界孔隙度的方法 325
10.砂粒的突然稀释。流砂 327
11.砂的天然斜坡角 328
12.在振动的影响下砂粒性质的变化 329
1.概述 332
第二十二章 粘土质岩的力学性质 332
2.粘土质岩的强度弹性 333
3.粘土质岩的抗破碎强度 341
4.粘土质岩的压缩作用 344
5.压缩试验的方法及其结果的整理 349
6.关于粘土质岩的固结的概念 363
7.在建筑物的荷重下粘土质岩的压缩 367
8.粘土质岩的抗剪强度 368
9.测定粘土质岩抗剪强度的方法 371
10.粘土性质在振动作用影响下的变化 375
第二十三章 岩石性质改良概述 火成岩、变质岩和坚硬沉积岩性质的改变 377
1.概述 377
第三篇 土的工程改良原则 377
2.水泥灌浆法 378
3.粘土灌浆法 380
4.沥青灌浆法 381
第二十四章 未胶结的碎屑岩和砂质岩性质的改变 383
1.概述 383
2.冷沥青灌浆法 383
3.矽化法 384
4.冻结法 386
5.振动压密 387
1.概述 388
第二十五章 粘土质岩性质的改变 388
2.电力排水,电力压密和电力加固 389
3.物理-化学法 392
第二十六章 湿陷性黄土状岩石性质的改变 393
1.概述 393
2.矽化法 394
3.以物理-机械法改变黄土类岩石的性质 395
1.供野外大量鉴定的最简单的分类指标 403
附录 405
2.供野外实验室大量鉴定用的分类指标 405
3.间接计算指标 408
4.直接计算指标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