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第一编 历史上改革概述 3
论改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历史上改革概述 6
第二编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改革家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改革家魏文侯改革 29
吴起变法 36
商秧变法 40
韩昭侯改革 46
齐威王改革 5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55
燕昭王改革 61
战国变法运动 64
王莽改制 74
北魏孝文帝改革 91
西魏、北周的社会改革 113
两税法 119
永贞革新 132
周世宗改革 140
庆历新政 157
王安石变法 172
张居正改革 195
雍正帝改革 206
洋务运动 217
戊戌变法 230
新文化运动 241
外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和改革家埃赫那吞改革 251
梭伦改革 254
克里斯梯尼改革 258
伯里克利改革 261
塞尔维乌斯·土里乌斯改革 265
格拉古兄弟改革 268
马略改革 272
恺撒及其改革 276
日本大化革新 279
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 287
拜占廷的军区制改革 289
伊凡四世的改革 291
胡司宗教改革 294
德国宗教改革 297
瑞士宗教改革 299
英国宗教改革 302
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 304
英王爱德华四世的经济改革 307
阿克巴改革 310
柯尔伯改革 312
彼得一世的改革 316
查里十一和古斯塔夫三世改革 323
18世纪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改革:“开明专制” 327
叶卡特琳娜二世改革 337
施泰因和施泰因改革 345
卡尔·冯·哈登贝格和普鲁士改革的继续 352
香霍斯特和普鲁士军事改革 361
斯佩兰斯基改革方案 基谢廖夫改革 368
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375
英国政坛上的改革派:迪斯累利、格莱斯顿和索尔兹伯里 380
美国重大政治体制改革——从邦联制到联邦制 384
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395
1861年农奴制改革 402
俄国19世纪60——70年代的改革 410
俄国国家杜马的确立与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 416
19世纪德国的城市改革 421
日本明治维新 431
奥斯曼帝国的“坦齐马特” 448
敏东(曼同)改革 453
朱拉隆功(拉玛五世)改革 456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461
墨西哥胡亚雷斯改革 466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73
柯立芝繁荣及其本质 485
罗斯福的“新政”及其历史作用 494
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503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及其实质 50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英国工党政府力挽颓势的措施 515
艾哈德的改革 520
英国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政策 527
戴高乐的自主政策和国有化政策 542
战后法国的国有化与计划调节 552
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560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572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农业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577
勃列日涅夫时期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 590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农业政策的调整与改革 597
苏联1958——1964年的教育改革 603
第三编 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变革战后科技革命与生产力结构的深刻变革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611
战后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变革 616
战后日本科技政策的变革 636
欧美国家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对策 650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的变革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 656
西方产业结构理论的历史沿革 669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发展与变革 683
战后日本企业所有制有变革战前的日本财阀和战后初期企业所有制的改革 695
战后日本民间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演变与法人所有制 702
日本国有企业及其所有制改革 716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731
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的改革西方国家财税结构概述 731
战后美国财税体制改革 733
战后日本财税体制改革 740
战后联邦德国财税体制的改革 750
战后英国财税体制改革 756
战后法国财税体制改革 760
战后加拿大财政体制改革 764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战后美国金融体制改革 771
日、英、法、加、澳等国的金融改革 796
战后一些国家价格制度的变革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价格改革 801
战后日本的物价管理体制的变革与物价政策 823
前苏联的价格改革 830
匈牙利的价格改革 838
战后国际贸易体制和结构的变革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贸易的变革 844
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与演变布林顿森林体系 871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880
欧洲货币体系 886
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 894
国际储备的演变 898
世界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906
世界自由经济区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906
世界自由经济区发展概况 909
世界自由经济区一览表 915
中国台湾省自由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 935
香港自由港的发展 938
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 944
战后日本政治体制变革 944
战后法国政治体制变革 953
战后联邦德国政治体制变革 963
战后美国政治体制变革 972
战后英国政治体制变革 982
第四编 外国当代改革理论与政策西方发达国家的改革理论与政策凯恩斯“革命”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995
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应用 1001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 1007
货币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在英国的实践 1013
供给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与里根政府的经济试验 1019
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 1026
德国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政策主张与德国政府的措施 1031
新制度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1037
瑞典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实践 1043
西方福利经济学与“福利国家”论 1049
进化派的合作经济理论与当前西方合作经济运动 1056
亚非拉国家的改革理论与政策尼赫鲁“民主式的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类型社会” 1061
恩克鲁玛的社会主义及其在加纳的实践 1065
塞古·杜尔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及其在几内亚的实践 1068
尼雷尔的“乌贾马”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实践和影响 1071
卡翁达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及其在赞比亚的实践 1076
拉齐拉卡的《社会主义革命宪章》及其在马达加斯加的实践 1081
凯塔的“非洲社会主义”在马里的实践 1084
桑戈尔的“塞内加尔式的社会主义” 1086
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及其实践 1089
贝拉的“自管”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实践结果和教训 1093
布迈丁的“民主的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及其实践 1098
卡扎菲的“标准社会主义”及其在利比亚的实践 1101
阿连德在智利所推行的“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的样板” 1106
伯纳姆的“合作社会主义”及其在圭亚那的实践 1110
第五编 当代中国的改革理论和实践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初步形成 1115
“大跃进”时期体制的变化 1125
调整时期体制的变化 1131
“文化大革命”时期体制的变化 1136
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新时期 1141
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时期 1157
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 1169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1175
当代中国改革的理论与文献 1180
毛泽东的改革思想 1180
周恩来的改革思想 1186
刘少奇的改革思想 1191
朱德的改革思想 1198
邓小平的改革思想 1203
陈云的改革思想 1216
党的八大文献 12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献 1225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227
党的十二大文献 1231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1号文件” 1234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34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240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献 124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245
党的十三大文献 1248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入改革的决定》 1250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5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 125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59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126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26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69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改革 1272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275
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277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 1280
生产力标准和我国改革 1282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1284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1286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89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1291
计划与市场关系 129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 1297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理论 1299
建立和发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理论 1302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305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理论 1307
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 1309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思路 131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历史发展 1314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13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132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25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132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133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334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1338
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1341
教育的“三个面向” 1343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 1346
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1348
我国经济增长及其模式 1351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方针 1353
我国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 1356
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 135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61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1362
当代中国改革的实践与成就 1365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136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6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68
所有制结构改革 1372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1374
流通体制改革 1377
价格改革 1380
城乡劳动者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1383
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 1386
对外开放的格局与发展 1388
高新技术的发展 1391
乡镇企业的发展 1393
改革中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1397
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401
商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403
交通运输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1405
农业生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1407
国营农场管理体制的改革 1410
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 1411
物资流通体制的改革 1414
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 1416
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1418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 1420
财政体制的改革 1422
金融体制的改革 1424
劳动、工资和保险体制的改革 1427
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 1430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1431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1435
企业承包制的发展 1437
企业股份制的发展 1441
东部地带的经济 1444
中部地带的经济 1447
西部地带的经济 1449
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1452
深圳特区的经济 1454
厦门特区的经济 1458
珠海特区的经济 1460
汕头特区的经济 1463
海南特色的经济 1467
沿海经济开发区 1469
上海浦东开发区 1472
大连市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改革 1474
无锡市乡镇工业在改革中发展 1475
吉林省企业承包制的发展 1477
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1480
广汉市的综合改革 1481
安徽风阳县实行的“大包干”生产责任制 1484
襄樊市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改革 1485
杭州万向节厂的改革 1487
重庆市的税利分流、税后承包改革 1489
石家庄的“撞击反射式”改革 1491
首都钢铁公司的承包制 1493
沈阳电缆厂的风险承包经营责任制 1495
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的改革 1497
武汉市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1498
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的“满负荷工作法” 1500
烟台市的住房制度改革 1503
武汉钢铁公司抓质量上效益的改革 1504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立企业集团的改革 1506
中国第一家民间贸易企业——孙超企业集团 1508
成都市的生产资料一条街 1509
上海市证券市场在改革中发展 1510
深圳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发展外向型合资企业的经验 1512
北京内燃机总厂建立厂内银行的改革 1514
天津市色织十二厂的“一等品质量工资制” 1515
汕头市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农业的改革 1517
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 1519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 1519
选举制度的改革 1520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 1521
县级机构的改革试点 1524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1525
军队体制的改革 1526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1528
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改革的实践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530
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532
山东“办好教育为人民”的经验 1533
烟台教育改革实验区的经验 1535
清华大学抓改革提高办学质量的经验 1536
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 1537
职业培训事业在改革中发展 1539
厦门特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1540
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541
中国独创的自学考试制度 1543
科技体制改革 1544
技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545
“863”计划 1546
“星火”计划 1547
“火炬”计划 1548
沈阳市科技体制改革 1550
深圳特区的科技体制模式 1551
民办科协机构的现状与发展 1553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1556
体育制度改革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