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制图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内容 1
0-2 制图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2
0-3 地图编制学研究的对象及其在制图学各门学科中所占的地位 3
0-4 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4
第一章 制图综合的理论基础 7
0-5 地图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文化中的作用 7
0-6 地图制作过程的概述 8
0-7 地图分类 9
第一篇 地图的基础知识 12
第一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12
1-1 地图投影的概念 12
1-2 坐标网、首子午线、比例尺 13
1-3 地图的图面配置和定向 17
1-4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9
1-5 普通地图上的基本要素 22
第二章 普通地图 22
1-6 普通地图的基本比例尺 23
1-7 普通地图的主要类型 24
1-8 普通地图上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法 24
1-9 普通地图上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法 26
1-10 地图符号 27
1-11 地图注记和地名译名 30
1-12 特种地图简介 32
第三章 特种地图和地图集 32
1-13 地图集的一般介绍 33
第二篇 编图的技术方法 35
第一章 地图数学基础的构成 35
2-1 作业内容和转绘程序 35
2-2 展绘数学基础使用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35
2-3 各种比例尺地图数学基础的展绘方法 41
2-4 建立数学基础的精度分析 51
第二章 地图内容的转绘 53
2-5 转绘地图内容的理论基础 53
2-6 实施相似变换的照象转绘法、缩放仪转绘法和普通光学仪器转绘法 55
2-7 完成共线变换和仿射变换之纠正仪转绘法 63
2-8 图解纠正法(网格法) 65
2-9 实施高次变换的电子制图纠正法 74
2-10 各种转绘方法特点的比较和应用 76
第三篇 制图综合 77
3-1 制图综合的实质 77
3-2 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78
3-3 制图综合表现的几个方面 79
3-4 关于符号和轮廓地物的最小尺寸和线划明细度 83
3-5 地图上载负量的确定及其与制图综合的关系 85
3-6 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86
3-7 制图综合中的数理统计法和图解计算法 88
3-8 地图上表示居民地的意义 90
第二章 居民地的制图综合 90
3-9 居民地类型的划分 91
3-10 居民地的重要标志及其显示 95
3-11 居民地的概括 100
3-12 居民地的选取 107
3-13 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选择和表达 117
第三章 交通网的制图综合 119
3-14 地图上表示交通网的意义和要求 119
3-15 地图上交通网的分类 120
3-16 决定道路网发展(分布)的因素 121
3-17 道路网密度和选取指标的确定 125
3-18 道路网的选取 128
3-19 道路形状的概括 131
3-20 道路附属建筑物的表示 133
3-21 水上交通线 133
第四章 水文网的制图综合 134
3-22 地图上表示水文网的意义和分类 134
3-23 海岸的综合 134
3-24 湖泊的综合 144
3-25 河流与河系的类型及其综合 149
3-26 水文附属物体的表示 163
3-27 水文名称注记的选取和表达 163
3-28 水文略图的编制 164
3-30 组成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165
3-29 地图上表示地貌的意义和要求 165
第五章 地貌要素的制图综合 165
3-31 等高线综合的一般原则 167
3-32 不能以等高线表示的地貌图形 178
3-33 高程注记和山岳名称注记 180
3-34 河谷谷地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181
3-35 冰碛丘陵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190
3-36 高山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193
3-37 中等高山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198
3-38 喀斯特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199
3-39 黄土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204
3-40 火山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207
3-41 沙地地貌的综合及表示 209
3-42 山岳说明和山岳略图的编制 214
第六章 土质植被的制图综合 216
3-43 地图上表示土质植被的意义和要求 216
3-44 土质植被的分类 217
3-45 土质植被综合的一般原则 218
3-46 森林和灌木林表示的特点 221
3-47 沼泽在地图上表示的特点 224
第七章 境界线的综合和其它要素的表示 225
3-48 地图上表示境界线的意义、分类及要求 225
3-49 境界线的概括及其表示 226
3-50 控制点的选取及其表示 228
3-51 方位物的选取与表示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