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概论 1
第一章 政治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要求 3
一、政治课的地位和作用 4
(一)政治课是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4
(二)政治课是向官兵灌输革命思想、激发政治觉悟的重要环节 4
(三)政治课是实现基层建设目标的可靠保证 5
二、政治课的基本要求 6
(一)要突出思想性 7
(二)要把握针对性 7
(三)要注重趣味性 8
(四)要讲究科学性 9
第二章 政治课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10
一、政治课的任务 11
(一)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12
(二)培养革命的理想信念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13
(三)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4
(四)帮助官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14
二、政治课的内容 15
(一)必须深化邓小平理论教育 15
(二)必须突出理想信息教育这个核心内容 16
(三)必须突出“拥护和支持改革这个时代性课题” 17
(四)必须紧密结合“三讲”教育、“四个教育”和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 18
(五)必须贴近官兵思想实际 20
三、政治课的原则 22
(一)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原则 22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4
(三)形象直观和抽象概括相结合的原则 27
(四)一般讲授与重点讲解相结合的原则 29
(五)启发性原则 32
第三章 政治课讲授者的基本素质 35
一、过硬的政治素养 36
(一)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 36
(二)崇高的政治品质 37
(三)敏锐的政治头脑 37
二、高大的人格形象 37
三、丰富的文化知识 39
(一)系统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39
(三)必备的军事知识 40
(二)丰富的政治教育基础知识和较为广博的辅助性知识 40
四、高度的政策意识 41
五、坚强的党性观念 41
六、娴熟的表达技能 42
七、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43
中篇 备课方法 45
第四章 全面了解教育对象 47
一、了解教育对象的意义和要求 47
(一)了解教育对象的意义 48
(二)了解教育对象的基本要求 49
二、了解教育对象的方法 52
第五章 熟悉掌握教育内容 55
一、学习研究教育计划 55
二、钻研教材 56
(一)钻研教材的步骤 57
(二)钻研教材的要求 57
第六章 广泛积累资料 62
一、积累资料的意义 63
(一)可以丰富教育素材 63
(二)可以开启教育思路 64
二、资料的范围和形式 64
三、资料的来源与保管 65
四、资料的获得和运用 66
(一)勤于攻读 67
(二)勤于采集 67
(三)勤于思考 68
(四)勤于转化 69
第七章 认真制订教案 70
一、授课题目 70
二、授课日期 71
三、时间划分 71
四、课题类型和教学方法 72
五、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72
六、教育目的和要求 73
七、板书设计 74
第八章 精心编写讲稿 76
一、讲稿的要求 76
(二)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77
(三)过渡转换,紧凑自然 77
(一)突出主题,提炼观点 77
(四)开头结尾,前后呼应 78
(五)内容朴实,语言生动 78
二、讲稿的编写 79
(一)列出提纲 79
(二)写出讲稿 80
(三)修改定稿 82
第九章 反复演练 搞好试讲 84
一、要熟悉掌握讲稿 85
二、要进入“角色” 86
三、要让人“评头论足” 87
下篇 授课艺术 89
第十章 先声夺人 出奇制胜——政治课的开头 91
一、开头的特点 92
(一)鲜明的目的性 92
(二)设计的巧妙性 92
(三)内容的准确性 92
(四)形式的多样性 92
二、开头的作用 93
(一)建立情感的第一桥梁 93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讲课定下基调 93
(三)打开场面,引人入胜 94
(四)提纲挈领,点明主题 94
三、开头的方法 95
(一)感情接近法 95
(二)悬念吸引法 96
(三)赞语激励法 97
(五)典型事例导入法 98
(四)故事入题法 98
(六)重大事实入题法 99
(七)名言诗歌警策法 100
(八)设疑开头法 100
(九)图表引入法 101
(十)新闻提醒法 101
(十一)类比开头法 102
(十二)音像导入开头法 102
第十一章 余音绕梁意未尽——政治课的结尾 104
(二)引导性 105
(三)针对性 105
(一)目标性 105
一、结尾的特点 105
(四)趣味性 106
(五)激励性 106
二、结尾的作用 106
(一)揭示主题,加深认识 106
(二)收拢全篇,统一完整 107
(三)激发热情,坚定信念 107
(四)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107
三、结尾的方法 107
(一)号召式结尾 108
(二)总结式结尾 108
(四)抒情式结尾 109
(三)议论式结尾 109
(五)含蓄式结尾 110
(六)启发引导式结尾 111
(七)格言警句式结尾 111
(八)画龙点睛式结尾 112
(九)课外延伸式结尾 112
(十)幽默风趣式结尾 113
(十一)激励式结尾 114
(十二)激将式结尾 114
(十三)升华式结尾 115
第十二章 以理服人 以理育人——政治课的说理艺术 116
(一)增强说理的信心 117
一、说理的基本要求 117
(二)提高说理的本领 118
二、说理的方法 120
(一)比喻说理 120
(二)幽默说理 124
(三)比较说理 131
(四)引用说理 135
(五)举例说理 138
第十三章 精炼流畅 妙语连珠——政治课的语言表达艺术 139
一、有声语言的抒发 140
(一)准确清楚 140
(二)通俗易懂 143
(三)简明扼要 145
(四)文明优雅 146
(五)节奏鲜明 147
二、态势语言的运用 150
(一)态势语言的作用 151
(二)态势语言的具体运用 153
三、板书语言要规范 164
(一)板书的作用 165
(二)板书的方法 166
(三)板书的要求 167
第十四章 循循善诱 引导思考——政治课的启发诱导 170
一、启发诱导的作用 171
(一)激发思维力 171
(二)吸引注意力 173
(三)设置悬念 173
二、启发诱导的具体运用 174
(四)交流信息 174
(一)直问与曲问 175
(二)宽问和窄问 176
(三)集中问和重叠问 177
(四)明问与暗问 178
(五)正问和反问 179
(六)设问和留问 179
三、启发诱导的基本要求 180
(一)导而勿牵 181
(二)善于提问 182
(三)善于答疑 193
第十五章 精心选择 推陈出新——政治课的举例艺术 195
二、举例的原则 196
一、举例的特点 196
三、正确运用事例 198
(一)事与理的关系 198
(二)大与小的关系 201
(三)多与少的关系 201
(四)新与旧的关系 203
(五)远和近的关系 204
(六)虚与实的关系 205
(七)正与反的关系 206
四、举例论证的基本要求 206
(一)切合 207
(二)剖析 207
(三)引申 208
(四)适时 209
第十六章 形式要紧扣内容——政治课的配合手段 210
一、选择配合手段的基本要求 211
(一)精心选择,紧扣主题 211
(二)正确运用,融会贯通 212
(三)提示点拨,升华主题 213
二、政治课的主要配合手段 214
(一)电化教学 215
(二)大众传媒 216
(三)“网络政工” 220
(四)寓教于乐 222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