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继往开来,加强合作 1
把诗经学提高到新水平(开幕词)…………… 1
〔中国〕夏传才 1
研究诗经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刘秉彦 9
为诗经研究创造新的典范 〔新加坡〕周颖南 11
近四十年中国大陆诗经研究概况 〔中国〕赵沛霖 14
中国台湾近四十年诗经研究概况 〔中国台湾〕林庆彰 27
当代韩国诗经研究概况 〔韩国〕宋昌基 42
现代日本诗经研究概况 〔日本〕田中和夫 54
诗经的俄译和费德林的论著 〔中国〕李明滨 60
诗经在国外 〔中国〕王丽娜 66
伊藤仁斋父子的人情诗经说 〔中国〕王晓平 81
论史诗与剧诗 〔中国〕张松如 99
诗经与中国文化 〔中国〕褚斌杰 113
论语中“诗礼乐歌舞”五者合一说………………… 115
〔中国台湾〕黄绍祖 115
诗经周南召南尚贤思想探微 〔中国台湾〕文幸福 143
诗经中反映的先秦婚俗 〔中国〕袁梅 159
诗经中妇女爱情婚姻问题之探讨 〔中国台湾〕朱守亮 168
《十月之交》日食及相关历史问题辨析…………… 181
〔中国〕沈长云 181
《诗》纪月考略 〔中国〕周文康 194
关于诗经的桃与楚辞的菊 〔日本〕石川三佐男 207
诗经对中国语言文化隐喻品性形成的影响………… 219
〔中国〕王长华 219
中国早期认识论和诗经的特点 〔中国〕王洲明 233
商国的开国神话和“神代史” 〔日本〕大野圭介 247
诗经的怀旧主题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方勇 254
论西周末年杰出诗人召伯虎 〔中国〕赵逵夫 264
关于关雎篇 〔韩国〕安秉均 277
小雅白驹篇探究 〔中国台湾〕季旭升 282
二雅刺诗内容探 〔中国〕周东晖 292
诗经中的怨刺诗与传统忠谏思想 〔中国〕傅丽英 302
〔中国〕李山 309
从诗经战争诗看周人的厌战及其历史根源…………… 309
诗经中文学思想及其他 〔中国〕顾易生雷汉卿 321
寓言、象征与诗经 〔美国〕鲍琳·R·于 331
中国表情文学传统的滥觞 〔中国〕廖群 355
风诗含蓄美论析 〔中国〕蒋立甫 367
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新加坡〕龚道运 381
朱子对兴义之解释及其后果 〔中国台湾〕林叶连 395
诗经与汉语词汇 〔中国〕向熹 401
论毛传的贡献和影响 〔中国〕冯浩菲 417
论《毛诗诂训传》集比释义 〔中国〕赵伯义 431
虚声与和声 〔香港〕黄坤尧 441
《四库提要·诗类》补正 〔中国〕崔富章 451
诗经异文简论 〔中国〕张树波 460
左传季札观乐有关问题的讨论 〔中国台湾〕赵制阳 478
关于战国“诗三百”的流传 〔中国〕董治安 508
关于诗经的编订的再探讨 〔中国〕沈玉成 521
鲁国与诗经 〔中国〕杨朝明 524
《盐铁论》与西汉诗经学 〔中国〕曹道衡 539
诗序存废议 〔中国台湾〕陈新雄 551
毛诗大序析论 〔中国〕刘斯翰何天杰 567
论汉代诗学的“尚用”特质及其文化根源………… 581
〔中国〕朱一清周威兵 581
诗经在东晋的传播及其影响 〔中国〕张可礼 589
诗经与元代科举 〔中国〕张祝平 603
明代反传统的诗经研究 〔中国〕费振刚钱华 615
陈子龙《诗问略》初探 〔中国台湾〕蒋秋华 625
崔述诗经研究简论 〔香港〕左松超 643
魏源论齐、鲁、韩与毛诗的异同 〔中国〕何慎怡 651
鲁迅论诗经 〔中国〕潘德延 663
钱钟书诗经研究方法论 〔中国〕林祥征 670
河间诗经村考察报告 〔中国〕曹广志 680
附录: 686
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会议总结 686
中国诗经学会章程 690
中国诗经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名单 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