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心理语言学的建构 1
第一节 社会心理语言学的学科性质 1
一.社会心理语言学的两个源头 1
二.狭义社会心理语言学 2
三.广义杜会心理语言学 4
四.社会心理语言学的性质 6
第二节 社会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7
一.语言与社会化 7
三.语言与社会态度 8
二.语言与社会知觉 8
四.语言与人际关系 9
五.语言与两性差异 9
六.语言与文化社会心理 9
七.语言与环境社会心理 10
八.语言与审美杜会心理 10
第三节 社会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12
一.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语言观 12
二.社会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15
三.社会心理语言学的方法论基础 23
一.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26
第四节 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意义 26
二.社会心理语言学研完的实践意义 27
第二章 语言与社会化 29
第一节 语言社会化的内容 29
一.社会化的含义 29
二.语言的社会化 31
第二节 语言学习与社会化 34
一.语言的个体社会化历程 34
二.第二语言获得的社会心理 41
三.影响语言学习社会化的若干因素 45
第三章 语言与社会知觉 49
第一节 语言社会知觉的特点 49
一.语言在社会知觉中的作用 49
二.语言社会知觉的特点 49
第二节 语言社会知觉的内容 51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51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55
三.对他人角色的认知 57
一.语言社会知觉的实现途径 60
第三节 语言社会知觉的实现 60
二.影响语言社会知觉的因素 64
第四章 语言与社会态度 66
第一节 社会态度与言语行为 66
一.态度与行为 66
二.语言与社会态度 68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 69
一.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69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核 69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72
四.言语行为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75
第三节 汉语中反映的对女性的偏见 77
一.汉语性别偏见的诸种表现 77
二.汉语性别偏见产生和持续的原因 80
三.汉语性别偏见的消除 81
第四节 汉字的性别歧视 82
一.“女”在造字之初 83
二.女旁字分析 84
三.怎样看待女旁字中的“坏字眼” 86
一.劝说四因素 88
第五节 改变态度的语言学方法 88
二.劝说的方法和技巧 93
第五章 语言与言语交际 99
第一节 言语交际的途径 99
一.言语交际的类型和功能 99
二.言语交际的过程 100
三.言语交际的网络和障碍 100
四.言语交际的PAC分析 102
一.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 104
第二节 语言的调节功能 104
二.语言的个体调节功能 106
三.语言的群体调节功能 109
四.语言的族际调节功能 111
五.语言的人机调节功能 112
第三节 言语交际的方式 114
一.对话 114
二.独白 128
一.默语 137
第一节 辅助语言的类型 137
第六章 言语交际中的辅助语言手段 137
二.类语言 138
三.体态语 140
第二节 体态语的交际作用 141
一.体态语的基本理论 141
二.空间语 145
三.触摸语 147
一.人际关系语言学的杜会心理支点 149
第一节 人际关系语言学 149
第七章 语言与人际关系 149
二.人际关系语言学的语言支点 154
第二节 言语交际的障碍 166
一.言语交际的语言障碍 166
二.言语交际的文化障碍 169
三.言语交际的心理障碍 172
第三节 人际关系语言学的度范畴 174
一.度范畴与人际关系语言学 174
二.语言层面上的度范畴 175
三.言语层面上的度范畴 179
四.言语主体层面上的度范畴 181
五.语境制约与度范畴的把握 181
第四节 言语交际中的听说策略 183
一.说话的策略 184
二.听话的策略 185
第八章 语言与公共关系 189
第一节 公关语言学 189
一.公关传播 189
二.公关语言 190
第二节 广告语言 193
一.广告的创意 193
二.广告标题的语言 198
三.广告正文的语言 199
第三节 推销语言 201
一.推销语言的基本理论 201
二.价格语言 202
三.柜台语言 204
四.命名语言 205
第一节 男女的语言表达差异 210
第九章 语言与两性差异 210
一.语音差异 211
二.用语差异 213
三.交谈差异 215
第二节 性差交际与性差心理 217
一.语言的性差交际 217
二.言语交际的性差心理 219
第三节 性别语言研究展望 221
一.国外的性别语言研究 222
二.国内的性别语言研究 223
三.性别语言研究的内容及主要观点 224
四.性别语言研究的前景 225
第十章 语言的社会心理研究 228
第一节 谣言和谎言的社会心理 228
一.谣言的产生、传播和消除 228
二.谎言的社会心理 231
第二节 言语的模仿和暗示 233
一.言语的模仿心理 233
二.言语的暗示心理 238
第三节 言语禁忌心理 243
一.言语禁忌的产生及其特征 245
二.因言语禁忌而引起的言语代用现象 247
三.言语禁忌的社会心理 253
第十一章 人际关系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256
第一节 语言和言语选择 256
第二节 亲疏关系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259
一.社会语言规则是人际关系的前提 260
二.人际关系的不同心理层次 261
一.信守社会交际规范和期望而产生的零关系信息 264
第三节 零关系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264
二.因言语交往习惯而产生的零关系信息 266
第四节 正关系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267
一.偏离社会交际规范和期望而产生的正关系信息 267
二.偏离言语交际习惯而产生的正关系信息 269
三.两项择其近而产生的正关系信息 271
第五节 负关系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272
一.偏离社会交际规范和期望而产生的负关系信息 273
二.偏离言语交际习惯而产生的负关系信息 275
三.两项择其远而产生的负关系信息 275
主要参考书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