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底三阶段 1
第一节 西周官学时代及其官学 1
第二节 官学到私学底转变 8
第三节 子学思辩的时代及其前途 16
第二章 殷代的主要意识生产 21
第一节 殷代历法意识生产的起源 21
第二节 殷代“卜”的意识生产 25
第三章 周人“国有思想”及其前途 30
第一节 周人“国有思想”的原因 30
第二节 周人的“天人合一”思想 32
第四章 周人思想第一次的变迁 48
第一节 第一次思想变迁的历史原因 48
第二节 周代悲剧思想的先趋之路 56
第五章 孔墨显学主潮论上(方法论之异同) 67
第一节 春秋思想文物的具文化及其显学批判 67
第二节 孔子知识论的特点 74
第三节 墨子知识论的特点 82
第六章 孔墨显学主潮论下(学说体系之异同) 96
第一节 孔墨显学的优良传统 96
第二节 孔子学说的体系 99
第三节 墨子的学说体系 114
第七章 老庄学派反“显学”的智者学说 132
第一节 老庄学派的历史路线 132
第二节 老子学说的体系 136
第三节 庄子的概念游戏 146
第八章 儒家思孟学派及其放大了的儒学 160
第一节 子思孟轲的学派研究 160
第二节 中庸思想的形而上学 168
第三节 孟子的社会人类观 172
第四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 177
第五节 孟子的天论与性善论 181
第九章 后期墨家及其通约了的墨学 185
第一节 辩者墨学的学派性 185
第二节 辩者墨学对于墨子学说的修正 189
第三节 辩者墨学对于墨子道德学说之发展 194
第四节 后期墨学的科学论 196
第五节 后期墨学的认识过程论与论理学 201
第十章 诡辩学者的论理学 211
第一节 诡辩学者的学派性 211
第二节 惠施及其论理学 213
第三节 公孙龙及其论理学 216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底综合者荀学 221
第一节 荀子的时代与荀学 221
第二节 荀子在古代学说中的批判与发展 227
第三节 荀子唯物论的要素及其无神论 229
第四节 荀子的认识论与论理学 232
第五节 荀子“性恶”论中的两条战线之斗争 234
第六节 荀子学说的局限及其批判 236
第七节 荀子关于儒家传统的朴素修正 238
第十二章 法家的悲剧历史与韩非子 242
第一节 法家的历史及其历史觉醒 242
第二节 韩非子历史的并思想的传统 249
第三节 韩非子的学说概论 257
第四节 韩非的理想与历史的现实 260
第十三章 附论屈原思想 263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