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1
1.1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
1.1.1 星型 1
1.1.2 环型 1
1.1.3 总线型 1
1.1.4 树型 2
1.2 计算机网络分类 2
1.2.1 局域网 3
1.2.2 广域网 3
1.2.3 城域网 3
1.2.4 互联网 4
1.3 网络体系结构 4
1.3.1 体系结构的含义 4
1.3.2 协议的含义 4
1.3.3 OSI/RM协议参考模型 5
1.3.4 TCP/IP模型 8
1.4 TCP/IP协议 10
1.4.1 IP协议 10
1.4.2 TCP协议 18
1.5 网络技术分类 21
1.5.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含义 21
1.5.2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类 22
1.6 小结 24
1.7 思考题 24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26
2.1 数据传输的编码基础 26
2.1.1 有线和无线通信码型 26
2.1.2 光纤通信码型 30
2.1.3 频率、频谱和带宽 32
2.2 数据传输的电子学基础 34
2.2.1 概述 34
2.2.2 数字传输中的常见电子标准 35
2.2.3 数字传输基础 37
2.2.4 模拟传输基础 41
2.2.5 复用技术 42
2.2.6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44
2.3 数字数据交换技术 45
2.3.1 电路交换 46
2.3.2 报文交换 52
2.3.3 分组交换 55
2.4 差错控制 58
2.4.1 差错控制方法和特征 58
2.4.2 纠检错码基本概念 59
2.4.3 常用的检错码 59
2.5 流量控制 63
2.5.1 网络拥挤和死锁 63
2.5.2 流量控制的含义和目的 66
2.5.3 流量控制方法 66
2.5.4 流量控制方法的综合应用 70
2.6 移动通信技术简介 71
2.6.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71
2.6.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71
2.6.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72
2.7 通信技术新发展——三网合一 73
2.7.1 三网合一的含义 73
2.7.2 三网合一实现中的问题 74
2.8 小结 75
2.9 思考题 75
第3章 10G以太网技术 76
3.1 以太网 76
3.1.1 以太网层次结构 76
3.1.2 以太网的帧格式 76
3.1.3 以太网工作原理 77
3.1.4 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78
3.1.5 5-4-3规则 80
3.2 快速以大网 81
3.2.1 快速以太网的层次结构 81
3.2.2 快速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81
3.2.3 快速以太网对以太网的改进 83
3.2.4 快速以太网工程指标 84
3.3 千兆以太网 84
3.3.1 千兆以太网层次结构 84
3.3.2 千兆以太网工作原理 84
3.3.3 千兆以太网的物理拓扑 86
3.3.4 千兆以太网的主要改进 87
3.4 10G以太网 88
3.4.1 1OG以太网发展背景 88
3.4.2 10G以太网目标 88
3.4.3 10G以太网的主要差异 89
3.4.4 10G以太网物理层 89
3.4.5 10G以太网MAC层 91
3.4.6 帧格式 92
3.4.7 LAN与WAN的速率适配 93
3.4.8 10G以太网的研发与前景 94
3.4.9 10G以太网优势 95
3.5 以大网技术指标比较 95
3.6 小结 96
3.7 思考题 97
第4章 宽带ISDN技术 98
4.1 ISDN 98
4.1.1 ISDN的含义 98
4.1.2 ISDN的基本特点 98
4.1.3 ISDN的功能 98
4.1.4 ISDN支撑业务 99
4.1.5 ISDN的体系结构 100
4.1.6 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 100
4.1.7 ISDN的发展方向——宽带ISDN 102
4.2 帧中继 103
4.2.1 技术背景 103
4.2.2 帧中继定义 103
4.2.3 帧中继网络组成 104
4.2.4 帧中继适用场合 104
4.2.5 帧中继帧格式 104
4.2.6 帧中继数据传输协议 105
4.2.7 帧中继工作原理 106
4.2.8 阻塞控制 107
4.3 ATM 108
4.3.1 ATM的诞生与发展 108
4.3.2 ATM的含义 111
4.3.3 ATM网络元素 111
4.3.4 ATM服务类别 112
4.3.5 ATM服务的5个种类 112
4.3.6 ATM协议模型 113
4.3.7 ATM信元结构 115
4.3.8 ATM工作原理 116
4.3.9 ATM适配层AAL 119
4.3.10 AAL协议 120
4.4 小结 123
4.5 思考题 123
第5章 计算机网络路由 124
5.1 路由的概念 124
5.1.1 路由选择及其算法 124
5.1.2 常见的路由选择方法 124
5.1.3 路由算法分类 125
5.1.4 路由算法应该满足的要求 126
5.2 路由算法简介 126
5.2.1 固定式路由选择算法 126
5.2.2 自适应式路由选择算法 129
5.2.3 分层式路由选择 131
5.3 Internet路由技术 132
5.3.1 Internet路由协议分类 132
5.3.2 路由信息协议RIP 133
5.3.3 开放最短通路优先协议OSPF 136
5.3.4 BGP协议 138
5.4 路由器关键技术 140
5.4.1 路由器的2大功能 140
5.4.2 路由器的关键技术问题 141
5.4.3 路由器应用展望 145
5.5 小结 145
5.6 思考题 146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寻址 146
6.1 主机寻址信息 146
6.2 主机寻址过程 146
6.3 子网(局域网)寻址 147
6.3.1 广播式信道寻址 148
6.3.2 点到点信道寻址 148
6.4 广域网寻址 149
6.5 地址的封装 150
6.6 域名解析系统DNS 154
6.6.1 为什么需要DNS 154
6.6.2 域名系统解决的问题 155
6.6.3 TCP/IP互联网域名 155
6.6.4 域名解析 157
6.6.5 域服务器报文 160
6.7 地址解析ARP/RARP 162
6.7.1 什么是地址解析 162
6.7.2 从互联网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 163
6.7.3 从物理地址到互联网地址 164
6.7.4 地址解析报文 165
6.8 小结 166
6.9 思考题 166
第7章 IP交换 167
7.1 概述 167
7.1.1 传统的Internet技术面临挑战 167
7.1.2 IP技术与ATM技术结合的难点 168
7.1.3 IP+ATM技术简介 168
7.1.4 IP与ATM结合的模型 168
7.1.5 标准和产品 170
7.1.6 应用情况 171
7.2 ATM局域网仿真 172
7.2.1 概述 172
7.2.2 局域网仿真的配置结构 173
7.2.3 局域网仿真的协议结构 174
7.2.4 LANE帧格式 175
7.2.5 AFM仿真局域网中的连接 176
7.2.6 局域网仿真的工作过程 176
7.2.7 LANE的网络连接 177
7.2.8 LANE存在的问题 178
7.3 ATM支持的IP技术 178
7.3.1 概述 178
7.3.2 IPOA的配置 179
7.3.3 IPOA的协议结构 180
7.3.4 IPOA的地址解析 181
7.3.5 IPOA的网络连接 182
7.3.6 IPOA的优缺点 182
7.3.7 IPOA与LANE的比较 183
7.4 IP交换 184
7.4.1 IP交换机 184
7.4.2 IP交换机内部协议 184
7.4.3 流的分类与处理 185
7.4.4 工作原理 186
7.4.5 IP交换网 187
7.4.6 IP交换的优缺点 188
7.5 ATM上的多协议规范 189
7.5.1 概述 189
7.5.2 组成 192
7.5.3 工作原理 194
7.5.4 MPOA与IP比较 196
7.6 标记交换 197
7.6.1 概述 197
7.6.2 标记 197
7.6.3 标记交换网络组成 198
7.6.4 工作原理 198
7.6.5 标记交换的优缺点 201
7.6.6 标记交换与IP交换的比较 201
7.7 MPLS标准化新进展 202
7.7.1 概述 202
7.7.2 MPLS的相关概念 203
7.7.3 MPLS网络结构 204
7.7.4 MPLS的标签 205
7.7.5 标签分发与处理 206
7.7.6 MPLS数据包的传送流程 207
7.8 小结 207
7.9 思考题 208
第8章 虚拟局域网VLAN 209
8.1 VLAN的含义 209
8.2 为什么需要VLAN 209
8.2.1 需求驱动 210
8.2.2 技术驱动 210
8.3 VLAN的种类 211
8.3.1 基于端口分组的VLAN 211
8.3.2 基于MAC地址分组的VLAN 212
8.3.3 基于协议的VLAN 213
8.3.4 基于IP的VLAN 214
8.3.5 将IP组播组作为VLAN 215
8.3.6 VLAN的组合 216
8.3.7 基于策略的VLAN 217
8.3.8 VLAN与DHCP 218
8.4 VLAN成员之间信息通信 218
8.4.1 第二层VLAN成员间的通信 218
8.4.2 第三层VLAN成员间的通信 220
8.4.3 ATM骨干间的VLAN通信 221
8.4.4 LANE 223
8.5 VLAN标准 223
8.5.1 IEEE802.1D 224
8.5.2 IEEE802.1p 226
8.5.3 IEEE802.1Q 229
8.5.4 IEEE802.10 233
8.6 配置VLAN实例 233
8.7 小结 235
8.8 思考题 235
第9章 无线网络技术 236
9.1 无线网络原理及标准 236
9.1.1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式 236
9.1.2 无线网络的传输技术 236
9.1.3 无线局域网标准 236
9.1.4 无线应用协议WAP 237
9.1.5 宽带无线网 237
9.1.6 无线网络技术前景展望 238
9.2 无线局域网 238
9.2.1 标准 238
9.2.2 无线局域网组成 240
9.3 WAP 241
9.3.1 WAP简介 241
9.3.2 WAP技术 242
9.3.3 WAP手机上网流程 243
9.4 Hiper LAN 243
9.4.1 网络结构 244
9.4.2 主要特征 244
9.4.3 HIPERLAN2的协议栈结构 246
9.4.4 与802.11的比较 247
9.5 蓝牙 247
9.5.1 蓝牙协议结构 247
9.5.2 蓝牙通信系统 248
9.5.3 相关技术比较 249
9.6 小结 250
9.7 思考题 250
第10章 宽带IP网 251
10.1 宽带IP网的结构 251
10.1.1 什么是宽带IP网 251
10.1.2 宽带IP网的平面结构 251
10.1.3 宽带IP网的层次结构 252
10.2 SDH和DWDM 253
10.2.1 SDH含义 253
10.2.2 SDH的产生 253
10.2.3 SONET与SDH的比较 255
10.2.4 SDH的特点 256
10.2.5 SDH原理 256
10.2.6 DWDM原理 259
10.3 宽带IP网络技术 261
10.3.1 主要的宽带IP网技术 261
10.3.2 IP over ATM 261
10.3.3 IP over SDH 262
10.3.4 IP over WDM 263
10.3.5 总结 264
10.4 CATV宽带技术 265
10.4.1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特点 265
10.4.2 CATV宽带综合服务网的一般组成方案 265
10.4.3 CATV宽带综合网的各种模式及功能发展 269
10.4.4 CATV宽带综合网的发展方向--从“濒分”到“时分” 270
10.5 接入网 272
10.5.1 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272
10.5.2 接入网定义 272
10.5.3 接入网的功能 273
10.5.4 接入网分类 273
10.5.5 基于SDH的宽带接入技术 279
10.6 流媒体技术 282
10.6.1 流媒体含义 282
10.6.2 流媒体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 282
10.6.3 流媒体技术方式 282
10.7 小结 286
10.8 思考题 286
第11章 VPN网络技术 287
11.1 VPN概述 287
11.1.1 VPN是什么 287
11.1.2 为什么需要VPN 287
11.1.3 VPN的分类 287
11.1.4 VPN应用在哪里 290
11.2 IP Sec 291
11.2.1 认证首部AH 291
11.2.2 负载安全封装ESP 293
11.2.3 为什么有2个协议 295
11.2.4 因特网密钥交换IKE 297
11.3 VPN典型应用设计 297
11.3.1 适用的场合 297
11.3.2 设计要点 298
11.3.3 设计原则 299
11.4 小结 299
11.5 思考题 299
第12章 QoS技术 300
12.1 什么是QoS技术 300
12.1.1 服务的含义 300
12.1.2 服务的类型 300
12.1.3 服务质量的含义 301
12.1.4 什么是QoS技术 301
12.2 为什么需要QoS技术 301
12.2.1 需要QoS的原因 301
12.2.2 QOS解决的问题 302
12.2.3 QoS技术的目标 302
12.2.4 QoS技术原则 302
12.3 QoS技术的类型 302
12.3.1 按资源分配的方式分类 302
12.3.2 按流分类 302
12.3.3 QoS协议和技术 303
12.4 RSVP资源预留 304
12.4.1 预留建立过程 304
12.4.2 RSVP集成服务的基本类型 305
12.4.3 RSVP QoS参数 305
12.4.4 RSVP协议机制总结 306
12.5 区分服务 307
12.5.1 区分服务的分类 307
12.5.2 DiffServ原理 307
12.6 MPLS 308
12.6.1 MPLS QoS的特点 308
12.6.2 MPLS QoS原理 309
12.7 子网带宽管理SBM 310
12.7.1 SBM的作用 310
12.7.2 SBM组成 310
12.7.3 SBM原理 311
12.8 QoS体系结构 312
12.8.1 QOS体系结构的含义 312
12.8.2 RSVP和DiffServ端到端模型 313
12.8.3 RSVP DCLASS对象 314
12.8.4 RSW对聚合的预留 314
12.8.5 支持RSVP的MPLS 314
12.8.6 支持DiffServ的MPLS 315
12.9 支持组播的QoS 315
12.9.1 支持组播的RSVP 315
12.9.2 支持组播的DiffServ 315
12.9.3 支持组播的MPLS 315
12.9.4 支持组播的SBM 316
12.10 支持策略的QoS 316
12.11 小结 316
12.12 思考题 317
参考文献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