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壹 研究动机 2
贰 研究范围 3
叁 研究方法 3
肆 研究效益 3
第一章:绪论 7
1-1 向心性的定义 8
1·1·1 向心性 8
1·1·2 向心性焦点 8
1·1·3 向心性空间 8
1·1·4 向心性空间模式 9
1·2·1 物理学的向心性 10
1·2 向心性的层面 10
1·2·2 几何学的向心性 14
1·2·3 建筑空间的向心性 19
1·3 向心性的塑造 26
第二章:向心性特性 27
2-1 心理特性 29
2·1·1 视觉之向心性 29
2·1·2 认知之向心性 33
2·1·3 行为之向心性 41
2·1·4 小结 46
2-2 实质特性 47
2·2·1 向心性中的轴性 47
2·2·2 向心性中的秩序 52
2·2·3 向心性与封闭性 65
2·2·4 小结 68
第三章:向心性空间模式的类型 69
3-1 个体组织的向心性 79
3·1·1 单一的向心性 79
(1)独立型向心性模式 79
A 单一性模式 80
B 展延性模式 88
(2)十字型向心性模式 95
3·1·2 重覆的向心性 99
(1)层次型向心性模式 99
A 集中式模式 99
B 轴线式模式 110
(2)复心型向心性模式 120
(3)复合型向心性模式 126
3-2 群体组织的向心性 132
3·2·1 单一的向心性 133
(1)层次型向心性模式 133
(2)非层次型向心性模式 144
3·2·2 重覆的向心性 151
(1)单纯复心型向心性模式 151
(2)复合复心型向心性模式 160
第四章:结论 166
4-1 向心性的重要与转换 167
4-2 向心性空间模式的运用 171
4-3 後续研究 175
参考书目: 176
中文部份 177
外文部份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