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维经营技巧大全 8 怎样使左右如意》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辉旺主编;胡清玉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030019296
  • 页数:896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序 1

本卷旨趣 1

第一篇企业公共关系技巧 5

第一章企业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 5

必然性 5

第一节 公共关系质的规定性 5

第二节 发展企业公关的现实意义 8

第三节 企业家的公关意识 14

第一节 树立形象 17

地位和作用 17

第二章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 17

第二节 沟通信息 20

第三节 协调关系 21

第四节 提供咨询 23

第三章企业内部关系 25

第一节 员工关系 25

第二节 股东关系 32

第四章企业外部关系 35

第一节 顾客关系 35

第二节 社区关系 39

第三节 媒介关系 40

第四节 政府关系 42

第五章涉外公共关系 44

第一节 我国发展涉外公关的国际环境 44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国际公共关系 50

第六章企业公关机构和公关人员 54

第一节 公关机构 54

第二节 公关人员 57

第七章公关宣传艺术 64

第一节 公关宣传的内容及意义 64

第二节 公关广告宣传 66

第八章谈判模式与技巧 68

第一节 谈判模式 68

第二节 谈判技巧 71

第九章公关交际艺术与礼节 76

第一节 交际技巧 76

第二节 交往中的礼节 79

第十章企业公关活动方案设计 86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 86

第二节 公关活动方案设计分类 91

第二篇企业行为技巧 99

第一章企业·行为·指南 99

第一节 厂长要向行为要效益 99

第二节 企业行为学的特点 101

第三节 企业行为的基本原理 102

第四节 企业行为的创造性 106

第二章企业·人·激励 109

第一节 企业个体行为激励理论 109

第二节 企业个体知觉的歪曲 113

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对人行为的影响 117

第四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 120

第三章企业·群体·凝聚力 128

第一节 企业内主要群体及特征 128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模型与功能 130

第三节 各类群体行为相互关系 138

第四章企业家·风格·决策 141

第一节 企业家的特征 141

第二节 企业家的成长及其阶层的形成 146

第三节 企业家与企业领导者的影响力 148

第四节 企业家的风格 151

第五章企业·组织·活力 158

第一节 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158

第二节 企业组织目标与决策 164

第三节 企业组织变革与发展 168

第六章企业·环境·效率 173

第一节 企业环境的涵义与分类 173

第二节 企业环境分析 174

第三节 企业环境综合分析 177

第四节 企业环境分析法 180

第五节 企业环境分析实例剖析 182

第七章 企业·运行·效益 184

第一节 企业系统输入行为 184

第二节 企业系统转换行为 188

第三节 企业系统人机行为 190

第四节 企业系统的输出行为 194

第三篇企业与工商 203

管理的秘密 203

第一章看得见的手 203

第一节 一个目的 三种手段 203

第二节 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206

第三节 曲折的道路 209

第四节 做称职的经济卫士 212

第二章做好经济“户籍警” 216

第一节 建立良好经济秩序的前提和基础 216

第二节 实事求是申报“经济户口” 218

第三节 认真把关加强管理 222

第四节 外资企业 一视同仁 225

第三章市场繁荣的“保护神” 230

第一节 活而不乱 管而不死 230

第二节 分门别类 科学管理 232

第三节 使古老形式焕发青春 236

第四节 令投机倒把者戒 237

第一节 商品交换的法律保证 241

第四章公正的裁判官 241

第二节 签订一个有效合同 242

第三节 既严肃 又灵活 244

第四节 公正无私的裁判官 248

第五章商标的注册和法律保护 252

第一节 取得受保护的权利 252

第二节 保护好注册商标 256

第六章保证广告的合法性 260

第一节 把好关口 260

第二节 惩前毖后 依法处理 262

第一节 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265

第七章为经济运行加“润滑剂” 265

第二节 勿左勿右 扶持帮助 267

第三节 加强管理兴利除弊 269

第四节 教育引导 健康发展 272

第八章站在消费者一边 274

第一节 消费者利益高于一切 274

第二节 从实际出发 标本兼治 276

第三节 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 279

第九章关键要有“神兵天将” 282

第一节 伟大的事业需要 282

“神兵天将” 282

第二节 尊敬来自崇高的职业道德 284

第三节 用知识武装自己 287

第四篇企业与金融的秘密 291

第一章 金融 291

——现代经济的魔术师 291

第一节 万变不离其宗 291

第二节 金融机构知多少 294

第二章金融结算 302

——市场网络的联结器 302

第一节 开立帐户 302

第二节 银行结算 307

第一节 企业可为无米之炊 325

——生产经营的启动器 325

第三章金融信贷 325

第二节 企业信用等级与项目评估 328

第三节 流动资金贷款 339

第四节 固定资金贷款 348

第四章金融市场 356

——融通资金的新渠道 356

第一节 金融票据 356

第二节 金融租赁 361

第三节 金融信托 365

第四节 债券与股票 369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外汇管理 376

——走向世界的桥梁 376

第五章国际金融 376

第二节 国际结算 379

第三节 外汇贷款 383

第六章金融问答 389

第一节 关于通货膨胀中企业行为的补遗 389

第二节 关于黄金市场的补遗 391

第三节 关于金融保险的补遗 392

第一章 企业内的社会沟通 397

第一节 企业内的社会沟通及其意义 397

机制秘密 397

第五篇企业内在社会 397

第二节 企业内的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400

第三节 企业内的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 401

第四节 企业内的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05

第五节 企业内的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408

第二章企业内的社会互动 412

第一节 企业内的社会互动 412

第二节 企业内的顺从型互动 415

第三节 企业内的合作型互动 418

第四节 企业内的竞争型互动 421

第五节 企业内的冲突型互动 422

第一节 社会知觉的涵义 425

第三章企业内的社会知觉 425

第二节 社会知觉的过程 427

第三节 社会知觉的障碍 430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技艺 433

第四章企业内的社会角色 438

第一节 企业内的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438

第二节 企业中角色的获得 442

第三节 企业中角色的扮演 448

第五章 企业内的社会群体 453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 453

第二节 企业内的正式群体 456

第三节 企业内的非正式群体 462

第六章 企业内的社会组织 467

第一节 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态 467

第二节 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结构 470

第三节 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管理 478

第七章 企业内的社会控制 483

第一节 社会控制不是社会管理 483

第二节 角色规范化与组织规范化——企业内社会控制的目标 485

第三节 单一控制还是系统控制——企业内社会控制的实现 485

第四节 集中控制与等级控制——企业内社会控制的模式 488

第五节 刚性控制与弹性控制——企业内社会控制的方式 490

第六节 控制与反控制——企业内社会控制的失效 491

第一节 我国企业兼并的兴起与兼并理论的形成 495

形成 495

第六篇企业兼并技巧 495

第一章兼并实践与企业兼并学的 495

第二节 企业兼并学的理论基础 496

第三节 几个兼并概念的解释 497

第四节 企业兼并学的特点和万法 499

第二章兼并的产生和发展 50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前的兼并 502

第二节 资本主义兼并发展概况 504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企业兼并 5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兼并的必然性及其实践 5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兼并特点 514

第一节 兼并与被兼并的条件 518

第四章兼并进程与企业市场 518

第二节 决策的形成 520

第三节 企业市场 524

第四节 接管与移交 526

第五章兼并的策略和方式 529

第一节 兼并的策略 529

第二节 兼并的方式 532

第六章兼并的效果 538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538

第二节 规模经济的形成 542

第三节 适度垄断 545

第一节 国际兼并的必然性 549

第七章国际兼并 549

第二节 国际兼并的利与弊 551

第三节 国际兼并的原则和策略 554

第四节 开拓国际兼并广阔前景 556

第八章政府对兼并的干预 559

第一节 政府干预兼并的职能 559

第二节 政府干预兼并正负效益 561

第三节 政府干预兼并的原则 564

第四节 政府干预兼并的杠杆和方法 567

第九章 建设企业竞争与兼并的良好环境 573

第一节 环境与企业兼并的密切关系 573

第二节 企业环境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性 579

第三节 怎样建设企业竞争与兼并的良好环境 582

第七篇企业股份制技巧 587

第一章 股份制的形成与发展 587

第一节 股份制的历史沿革 587

第二节 当代股份经济发展趋势 589

第三节 股份制的双重作用 593

第二章 我国现阶段推行股份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98

第一节 现阶段试行股份制的起因与理论认识 598

第二节 股份制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与地位 600

第三节 推行股份制的几个基本问题 602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公司法与股份公司 607

第三章股份制企业的类型与特点 607

第二节 股份公司的行为规范与立法基础 609

第三节 股份公司的分类及特点 611

第四章股份公司的发起与成立 617

第一节 股份公司的发起 617

第二节 创立股份公司法定程序 620

第三节 股份公司的章程与管理条例 623

第五章 股份公司的资金筹集 626

第一节 股份公司的资本 626

第二节 股票与公司债券 627

第三节 股份的种类和股票发行方法 629

第四节 公司债券的种类和发行办法 633

第五节 股票债券的流通 636

第六章股份制企业的组织机构 638

第一节 股东与股东会 638

第二节 董事会的职权 641

第三节 董事、董事长的产生及其职权 644

第四节 监事与监事会 648

第五节 经理与经理机构 649

第七章股份制企业的筹资费用与 652

资产评估 652

第一节 股份制企业财务评价的特殊性 652

第二节 筹资成本费用(融资费用) 655

第三节 资产和证券价值评估 661

第八章股利分配 668

第一节 股利分配的原则与程序 668

第二节 股利分配的策略 671

第三节 股利分配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 674

第九章 股份制企业的合并、控股和解散清算 678

第一节 股份制企业的外部发展与合并 678

第二节 控股公司与股份参与 686

第三节 股份制企业的解散清理 689

第一节 股份公司内部分权管理 691

第十章股份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 691

第二节 经济责任中心 694

第三节 分部化管理的内部转移价格 699

第十一章正在起步中的股份制企业 705

第一节 我国已建股份制企业的基本做法 705

第二节 推行股份制的几种方案 711

第三节 趋势展望与经验借鉴 716

第八篇企业集团魔力的施展 723

第一章 中国企业集团的兴起 723

第一节 试办托拉斯——兴办企业集团的伟大实践 723

第二节 经济联合——企业集团的雏型 725

第三节 规模效益——企业集团的动因 727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企业集团的推进器 728

第二章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 731

第一节 企业利益共同体 731

第二节 多层次的经济联合 732

第三节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733

第四节 持股与控股 734

第五节 开放式经营 735

第六节 日本对企业集团特征的确定 736

第三章 企业集团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738

第一节 企业集团——国家微观经济活动的组织者 738

第二节 企业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支柱 738

第三节 企业集团——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角色 740

第四节 企业集团——国家与中小企业的桥梁 742

第五节 企业集团——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 743

第四章企业集团形态 745

第一节 生产专业化协作型 745

第二节 控股型 746

第三节 高技术开发型 748

第四节 贸易经营型 750

第五节 综合服务型 751

第五章企业集团的内部经营机制 752

第一节 集团章程——集团的“宪法” 752

第二节 集团中枢——董事会 754

第三节 集团中坚——总经理 755

第四节 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 756

第五节 集团财务公司 758

第六节 企业集团的人事管理 759

第六章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 761

第一节 发展战略计划 761

第二节 投资决策 762

第三节 产品结构合理化 764

第四节 增强凝聚力 766

第七章企业集团与社会环境 768

第一节 企业集团的法律地位 768

第二节 企业集团与国家的产业政策 770

第三节 覆盖全社会的计划体系 771

第四节 企业集团与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 772

第八章企业集团的发展态势 775

第一节 广泛运用股份制的经营方式 775

第二节 实行生产经营与科技开发相结合 778

第三节 同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 779

第四节 跨国式的经营方式 781

第五节 从产品中心向效益中心过渡 783

第九章国家重点企业集团 785

第一节 在两种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大力发展企业集团 785

第二节 发展国家重点企业集团 786

第三节 完善国家对重点企业集团的管理 787

第一章企业目标和目标管理 791

第一节 企业目标的变化趋势 791

第九篇企业目标实现技巧 791

第二节 企业目标体系 792

第三节 企业目标管理的作用 793

第四节 企业目标管理的特点和过程 794

第五节 目标管理的组织形式 797

第二章 目标的制定 799

第一节 目标制定的原则 799

第二节 目标制定的步骤 801

第三节 目标展开 804

第一节 实施前的准备 809

第三章 目标的实施 809

第二节 目标责任制度化 812

第三节 监督与检查 820

第四节 实施中的调解 823

第四章 目标成果评价 826

第一节 评价的意义和要求 826

第二节 评价的内容 827

第三节 评价的基础工作 830

第四节 评价的方法 832

第五节 评价结果的处理 833

第一节 什么是目标卡片 836

第五章 目标卡片用法 836

第二节 目标卡片的制定要领 837

第三节 填写目标卡片的方法 839

第六章 目标管理中的基础工作 847

第一节 目标管理对标准化的要求 847

第二节 目标管理对定额工作的要求 848

第三节 目标管理对计量工作 851

的要求 851

第四节 目标管理对原始记录和统计的要求 853

第五节 目标管理对管理信息的要求 854

第六节 目标管理对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的要求 855

第一节 提高对实行目标管理的认识 857

第七章 目标与激励引导 857

第二节 激励引导的基本原理 859

第三节 激励引导的组织结构机制 863

第四节 激励引导的方法 866

第五节 目标管理中的激励引导要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870

第八章实行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873

第一节 目标的弹性 873

第二节 用改革精神推行目标管理 875

第三节 目标管理与其他现代管理方法的关系 876

第四节 目标管理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881

第五节 目标管理应用技巧实例 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