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新中国成立后旧企业改造与新企业建设(1949年~1957年) 3
第一章 建国初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3
第一节 解放前夕的国民经济及企业概况 3
第二节 建国初我国的基本经济纲领、方针政策和任务 19
第三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42
第二章 新中国企业体系的建立和生产经营的恢复发展 60
第一节 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企业体系的形成 60
第二节 企业生产经营的恢复和发展 103
第一节 企业民主改革 146
第三章 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146
第二节 企业生产改革 166
第四章 国营企业大规模新建和原有企业的改造提高 207
第一节 以“156项工程”为主的国营企业大规模建设 207
第二节 原有企业的改造提高 259
第三节 企业的基本建设管理和建筑企业、物资企业的崛起 278
第五章 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和个体手工业的杜会主义改造 301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1
第二节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9
下篇 “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企业的曲折发展(1958年~1978年) 381
第六章 1958年后企业宏观环境的变化 3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跃进”的发动与治理 382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动乱与整顿 418
第七章 “大跃进”时期企业的发展和严重影响 438
第一节 “大跃进”时期企业的发展 438
第二节 “大跃进”对企业发展的严重影响 471
第八章 企业在“大跃进”后的调整和整顿 498
第一节 企业的调整 498
第二节 企业的整顿 514
第三节 用经济办法管理工业企业的试验——试办托拉斯 554
第九章 企业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和曲折前进 56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企业的破坏 567
第二节 企业在动乱中曲折前进 580
第三节 盲目下放企业及其消极影响 623
第四节 企业整顿与“四人帮”对整顿的破坏 627
第五节 工业学大庆运动 634
第十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 656
第一节 企业管理模式初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656
第二节 国营企业逐步成为政府附属物的制度安排 662
第三节 企业内部的基本领导制度 696
第四节 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707
简短结论 753
附表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