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混业经营之路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营体制变迁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立洲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4929468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金融理论为主要基础,详尽地分析了美、英、日、德等当代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对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两梯次推进,三阶段过渡”的系统构想。

前言 1

第一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营体制变迁:一个理论框架 7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 7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8

二、当代金融创新的内容、特征及基本脉络 10

表1.1 50年代末及60年代的部分金融创新 15

表1.2 70年代的部分金融创新 16

表1.3 80~90年代的部分金融创新 18

三、金融结构的内涵、考察指标 19

四、金融结构变动与当代金融结构高级化演变进程 21

五、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相互推进机制 23

图1.1 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之间的相互推进机制 23

表1.4 美国非金融类公司债务市场融资来源(1960~1989年) 24

六、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营体制变迁:理论结构 28

图1.2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金融监管与经营体制变迁之间关系简图 29

一、博弈主体的风险—收益权衡及其行为 30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静态分析与动态博弈 30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一般静态分析 31

三、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动态博弈模型 36

表1.5 创新与监管博弈 38

图1.3 创新与监管的博弈树表示 39

第三节 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静态分析与动态协调 39

一、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静态分析 39

二、金融结构与金融监管:动态协调 41

一、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 46

第四节 当代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经营体制变迁:由分到合的逻辑 46

二、金融结构、金融监管与混业经营趋势 50

图1.4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 50

三、当代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的基本逻辑关系 51

图1.5 当代金融结构、金融监管与经营体制发展间的逻辑对应关系 51

图1.6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演进与经营体制由分到合的变迁 52

四、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的激进性与渐进性 52

本章小结 53

第二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美国分业经营体制的瓦解 54

一、大危机与G—S法的出台及分业体制的确立 55

第一节 G—S法:分业体制的确立及其理论纷争 55

二、分业体制确立背后的理论纷争 58

一、金融恢复阶段的金融结构分析 61

第二节 金融恢复与70年代前的金融创新、金融结构演进 61

表2.1 美国主要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量比较(1929年与1939年) 63

二、40~60年代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创新 64

表2.2 美国金融机构的种类(实际运行中各种金融机构的数目)(1929年与1939年) 66

表2.3 美国金融机构资产的增长率 67

三、简短的结论 69

第三节 7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体制变革 70

一、金融创新的新高潮及其影响 71

二、金融创新中的金融结构变动 76

图2.1 美国商业银行的数量变化(1960~1995年) 77

表2.4 美国银行业大兼并典型案例(1995~1998年) 78

图2.2 1960~1995年商业银行在全部非金融贷款中的份额变化(%) 79

表2.5 全部金融资产在各金融机构的分布(1960~1995年) 80

图2.3 1960~1995年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 81

表2.6 1984~1999年美国银行业发展比较 82

表2.7 美国投资银行的收入结构 83

表2.9 摩根·斯坦利公司1997年度业务利润分布情况 84

表2.8 美林公司1993~1997年主要收入分布情况 84

三、突破分业壁垒:金融控股公司的持续发展 84

四、体制变革:分业经营由松动到全面解冻 87

一、GLB法所确立的混业体制 89

第四节 GLB法:分业体制的瓦解与混业体制的确立 89

二、GLB法的影响与评价 92

本章小结 93

第三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日本向混业经营体制的回归 97

第一节 战前的全能银行制与战后分业体制的确立 98

一、战前日本的全能银行制 98

二、战后金融重建:分业体制的确立 99

第二节 70~80年代前期的金融创新、结构变动与体制演进 103

一、金融环境变化与金融创新浪潮 104

表3.1 日本国债发行余额的变化 105

表3.2 国债流通交易量及在债券流通中所占份额的变化 106

二、金融结构变动分析 109

表3.3 日本不同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率 110

图3.1 日本股票和债券融资占总融资比重的变化 111

表3.4 资金运用和筹措方式的变化(1965~1984年) 112

表3.5 日本证券市场规模的变化 112

三、金融创新与结构变动中的体制变革:放松与再管制 113

图3.2 日本银行存贷利差变化 113

第三节 80年代中期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体制回归 116

一、日本金融业的自由化进程 117

表3.6 80~90年代初的日本金融自由化的主要措施 119

表3.7 日本:非金融企业的融资结构(1985~1992年) 120

二、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变动 120

图3.3 日本国内股票交易量变化趋势 121

表3.8 80年代中后期日本证券公司兼营业务发展情况 122

表3.9 日本证券交易法允许银行从事的证券业务(1989年3月末) 123

表3.10 日本寿险公司的资产增长(1975~1995年) 124

三、分业经营体制的进一步放松 125

四、体制回归:金融“大爆炸”及其影响 126

表3.11 日本非银行企业参与金融业务的案例 128

表3.12 合并后的日本四大金融集团关系图 130

本章小结 131

第四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英国向混业经营体制的转轨 133

第一节 英国传统分业经营体制与多元化金融监管 134

一、传统自律式分业经营体制 134

二、多元化的金融监管结构 135

第二节 英国金融创新潮流与金融结构变动 136

一、金融创新与微观金融结构变化 137

图4.1 英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证券筹资和银行信贷筹资净额对比 139

表4.1 英国个人在主要接受存款金融机构的英镑储蓄 141

图4.2 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变化 143

表4.2 英国接受新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150

表4.3 英国保险公司资产的构成情况(1993~1996年) 151

二、宏观金融结构变动:混业局面的形成 151

表4.4 英国允许银行业经营保险业务方面的规定 155

一、从自律式分业体制到法制化混业体制:监管制度的变革 157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结构变动中向混业体制的转轨 157

二、从多元化监管到一元化监管:监管结构的变革 162

图4.3 FSA主结构及新兴市场部门分结构图示 164

本章小结 166

第五章 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德国全能银行体制:并非例外 167

一、德国的全能银行体系及其评价 168

第一节 全能银行体制及其金融监管制度 168

二、德国金融监管制度 171

第二节 主银行制下的金融创新、金融结构:持续混业的原因 173

一、德国主银行制与金融体系特征 174

图5.1 德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证券筹资和银行信贷筹资净额对比 175

二、主银行制下的金融创新、金融结构:持续混业的原因 176

三、简短的结论 179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全能银行体制新发展 180

一、90年代以来德国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 180

二、环境变化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结构变动 182

表5.1 德国股票市场净增股票发行情况(1986~1998年) 183

表5.3 德国金融机构数量的变化(1957~1998年) 184

表5.2 德国债券发行总量的增长(1991~1998年) 184

表5.4 德国金融机构按资产负债规模分布 186

表5.5 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利率变动 186

表5.6 德国银行在定息债券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187

表5.7 1995年以来德国银行各种收入的变化 189

三、德国金融监管的新发展 190

本章小结 192

第六章 中国金融业经营体制变迁方向:走向混业 193

第一节 中国金融经营体制变迁的方向:分业还是混业 194

一、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主要主张 194

二、走向混业经营体制的主要理由 198

第二节 走向混业的目标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202

一、混业经营的不同模式 203

图6.1 全能银行模式 204

图6.2 松散合作方式(两两之间松散的合并) 206

图6.4 金融控股公司方式 207

图6.3 子公司方式 207

二、走向混业的目标模式:金融控股公司 208

第三节 走向混业的方式:渐进式、市场化、多途径过渡 211

一、走向混业的基本方式:激进过渡还是渐进过渡 211

二、走向混业的途径:市场化主导的多样化路径 215

一、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实践:“交叉经营” 216

第四节 走向混业的实践:交叉经营、金融控股公司及政策动向 216

表6.1 银证合作中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218

二、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实践:金融控股公司 221

三、走向混业的政策动向:放松分业管制 227

本章小结 229

第七章 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的战略设计与实施 230

第一节 走向混业的总体战略设计:两梯次推进,三阶段过渡 231

一、“渐进式混业”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 231

二、向混业过渡的基本战略进程:“两梯次”推进,“三阶段”过渡 233

图7.1 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空间维度 234

图7.2 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时间维度 236

一、维持分业体制,推进交叉经营,培育混业环境 237

第二节 走向混业战略的具体实施及相关策略 237

二、以既有金融控股公司实践为先导,分梯次,多元路径推进混业经营 238

图7.3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图示 246

三、在已有混业实践基础上,彻底改革金融法律制度,全面实行混业经营 252

第三节 实施走向混业战略的环境与条件:市场化、法制化 253

一、努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254

二、优化市场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256

三、重构金融产权,优化市场主体 258

四、积极促进市场化的金融创新 259

五、完善法律体系,积累执法资源,努力公平执法 260

第四节 走向混业与金融监管变革:一元化功能型监管 261

一、监管制度变革:逐步改革旧制度,确立新制度 262

表7.1 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监管制度变革时间表 263

二、监管结构变革:多元化监管到一元化监管,机构型监管到功能型监管 263

图7.4 第一阶段:完善机构型金融监管体系 264

图7.5 第二阶段:构建多元协调的功能型金融监管体系 265

本章小结 266

图7.6 第三阶段:构建单一超级功能型金融监管体系 266

参考文献 268

后记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