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意义 4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5
(一)研究方法 5
(二)研究思路 7
三、文献述评 8
(一)社会支持理论研究 8
(二)我国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研究 10
(三)艾滋孤儿抚育研究 13
四、理论、核心概念与研究视角 16
(一)理论 16
(二)核心概念 21
(三)研究视角 23
五、个案概况及背景 27
第一章 政府的在场与缺场 31
第一节 艾滋孤儿的政府支持行为分析 32
(一)政府主导艾滋孤儿抚育行动 32
(二)政府对艾滋孤儿的经济支持 36
(三)艾滋孤儿的公共教育支持 37
第二节 政府支持的动因 39
(一)公共责任动机 40
(二)人力资源开发动机 41
第三节 政府支持行为的当代转型 42
(一)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支持 43
(二)政府的现实“主导者”角色 44
第四节 政府支持行为的现实困境 46
(一)艾滋孤儿正式支持系统的缺失 47
(二)政府的“越位”与“缺位” 48
第二章 家族的“自愿”与“被迫” 50
第一节 艾滋孤儿的家族支持行为分析 51
(一)替代性养护服务 51
(二)经济支持 54
(三)教育支持 55
(四)情感和心理支持 55
第二节 家族抚养的动因 57
(一)“家族延续”动机 58
(二)“名声”动机 59
(三)“责任+利益”动机 60
第三节 家族抚养的局限性 61
(一)家族的抚养意愿下降 62
(二)抚养人的抚育能力欠缺 64
(三)家族支持的“选择性” 65
(四)重“扶”轻“育” 66
第三章 社区的“强意愿”与“弱能力” 68
第一节 艾滋孤儿的社区支持行为分析 69
(一)生活辅助照料 69
(二)教育支持 70
(三)心理支持 72
第二节 社区支持的动因 73
(一)为孤儿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 74
(二)为社区自身建设:提高被认同感 75
第三节 社区支持的困境和对策 77
(一)社区支持的困境 77
(二)社区支持的改善对策 79
第四章 社会组织:总体缺位与艰难介入 81
第一节 艾滋孤儿的社会组织支持行为分析 82
(一)经济支持 82
(二)心理及发展性支持 83
(三)社会组织的介入策略 85
第二节 社会组织介入的动因 87
(一)为艾滋孤儿提供服务 87
(二)拓展自身业务 88
(三)获取资源、扩大影响 89
第三节 社会组织支持的局限 90
(一)专业介入的匮乏 90
(二)社会组织支持的非连续性 91
(三)农村内生社会组织的不足 92
第五章 艾滋孤儿支持模式的结构功能分析 93
第一节 “协议模式”的雏形结构 93
(一)政府与家族:主导与协商 95
(二)政府与社区:目标一致下的“较力” 96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严格控制下的“合作” 97
(四)政府与市场:引导与参与 98
第二节 艾滋孤儿社会支持模式的效果分析 100
(一)艾滋孤儿社会化效果评估 101
(二)艾滋孤儿需要满足状况评估 129
第六章 农村艾滋孤儿社会支持系统的良性构建 134
第一节 良性构建基础:艾滋孤儿的问题和需要 135
(一)艾滋孤儿面临的问题 135
(二)艾滋孤儿的需求 137
(三)艾滋孤儿社会化的困境及其对策 140
第二节 良性建构的特殊视角:孤儿主体性 146
(一)作为一个研究视角的儿童:批判性建构 146
(二)儿童主体性导向:理论预设与实证发现 149
第三节 农村艾滋孤儿抚育主体整合范式 152
(一)框架及理念 152
(二)农村艾滋孤儿福利供给体系的重新构建 156
第四节 农村艾滋孤儿良性支持系统的重构 163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导向 163
(二)农村艾滋孤儿良性支持系统构建的对策 164
结论与讨论:农村社会支持系统的转型 168
(一)传统农村社会支持系统的特征 168
(二)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支持系统的重构 173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孤儿抚育的发展趋势 183
参考文献 196
附录 208
致谢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