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Ⅰ 总论篇 3
第一章 社会学的性质和对象 3
一、从“社会物理学”到社会学——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 3
孔德与圣西门 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7
二、从“百科全书”到“剩余科学”——社会学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 9
变化中的社会学 9
变化的几个阶段 11
三、社会学的对象 13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13
社会现象与社会学现象 14
四、“行为—关系—制度” 19
问题的提出 19
对行为、关系、制度的界定 20
“行—关—制”的固定化趋势 21
“固定化”与社会进化 23
五、社会学的相关学科 25
第二章 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31
一、社会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方法论 31
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 31
社会学人文研究方法论 34
当前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 42
二、社会学研究的几个层面 45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45
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认识论 48
社会学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49
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51
社会调查的历史 51
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51
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54
四、社会学的功能 56
一、社会:人与自然的统 61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要素 61
二、劳动:“身外自然”与“自身自然” 64
劳动的定义 64
特殊的“自然力” 65
劳动在社会性质上的变化 65
分工的功与过 69
三、环境: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 72
地理位置 73
气候 74
资源 74
对自然环境评价上的分歧 75
人与环境 76
四、人口问题上的冲突 78
人口问题的由来 78
对人口问题的两种结论 80
人口规模及其增长 82
中国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 83
五、回到“行—关—制”: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 89
六、社会的基本单位 92
社会单位与“社会学单位” 92
血缘与地缘单位 94
关于“业缘”单位 95
Ⅱ 行为篇 101
第四章 行为概述 101
一、行为研究的领域及意义 101
行为研究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能性 102
社会行为的类别 103
二、社会行为的主要理论 106
马克斯·韦伯对社会行为理论的贡献 106
帕雷托在社会行为理论上的建树 108
帕森斯的行动理论 109
三、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112
社会行为与非社会行为 112
社会行为与个人行为 114
第五章 社会化与行为导向 116
一、社会化过程综述 116
社会化的涵义 116
社会化的种类、内容和途径 120
二、行为导向的特殊意义——儿童时期基本社会化 123
家庭在个人早期社会化中的特殊地位 123
父母亲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124
三、从他人导向到自我导向——青少年社会化的艰苦历程 125
从学校到同龄群体 125
“青春期”问题 128
四、自我导向的不断校正——中老年继续社会化 131
“中年危机” 131
老年人的社会化 132
代沟和双向社会化 133
五、社会化研究中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 135
“社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136
关于“已过分社会化”的概念 137
关于“反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39
六、人性与个性——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141
人性分类 141
阶级分类 143
个性分类 145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47
第六章 角色与互动 149
一、角色的涵义和实质 149
二、角色的结构 151
角色结构的行为层面 151
角色行为的直接体现:角色扮演 152
角色丛——角色体现的社会关系 153
角色分类 156
角色冲突——角色的内外关系 158
互动的涵义与实质 159
互动的基本要素 159
三、角色与互动——角色关系的制度化过程 159
互动的类型 160
互动的方式 162
角色与行为模式 164
行为模式与规范模式 165
第七章 失范与非理性行为 167
一、从规范到失范 167
二、越轨行为 171
三、违法与犯罪 174
四、失范行为的表现形式 177
五、失范行为的时代特征 181
六、社会的非理性行为 186
理性行为和非理性行为的区别 186
非理性行为的特点与功能 187
第八章 关系概述 193
一、从行为到关系 193
Ⅲ 关系篇 193
二、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 196
三、社会关系的结构与类型 200
行为模式:关系研究的切入点 200
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202
四、变革中的关系格局与社会结构 205
儒家伦理与家国结构 205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的问题 207
等级关系与关系等级 209
第九章 社会关系的群体层面 213
一、血缘群体:氏族与家庭 213
婚姻关系的最终确立与真正意义的家庭的诞生 213
家庭的含义与现代家庭结构及其变迁 215
东西方家庭结构的比较 222
家庭的未来 224
二、地缘群体:城乡社区与国家 228
社区的本来含义及其演变 228
农村社区及其变迁 231
城市、城市社区和城市化 235
从国家到社会 249
三、业缘群体:团体与组织 250
团体分类的相关因素分折 250
团体和组织的分界 256
组织的基本特征 257
“家长制”与“科层制”结构分析 259
组织的生命周期 262
产业关系以及当前中国艰难的产业组织改革 265
第十章 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社会结构层面 267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267
经典的论述:马克思的提法 268
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论的几个阶段 269
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 271
社会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275
二、社会的阶级结构 279
阶级的含义及其发展 280
我国阶级结构的特点和现状 285
三、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 296
四、社会分层的“三阶段律” 300
Ⅳ 制度篇 305
第十一章 制度概述 305
一、制度的起源与本质 305
什么是制度 305
制度的起源与制度要素 309
制度的要素 312
二、制度的功能 315
正功能与负功能 315
显功能与潜功能 316
整合功能与区分功能 317
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318
“需要”悖论 319
三、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功能失调 321
制度化过程是社会过程的核心 323
四、社会的制度化过程 323
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化” 324
第十二章 文化与制度 326
一、文化综述 326
文化的性质界定 326
文化与社会 330
文化的分类 331
文化的特征和结构 335
主文化与副文化 340
反文化 340
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342
二、制度性文化: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 344
文化的核心要素 344
制度性文化的功能 345
三、文化过程 348
文化的三种过程 348
文化与文明 350
第十三章 制度分论 354
一、经济—社会制度 354
经济制度规范的内容 354
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356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358
二、政治制度 360
政治制度规范的内容 360
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361
三、家庭制度(婚姻制度) 362
家庭制度的演变 363
家庭制度的功能发展趋向 365
四、宗教制度 367
五、法律制度 371
社会控制和法律制度 371
社会关系和法律制度 372
社会组织和法律制度 373
六、教育制度 374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377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377
社会问题的要件 377
社会问题的特征 378
社会问题的研究视角 380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 381
社会病理学观点 381
社会解组观点 382
价值冲突观点 383
偏差行为观点 385
标签论观点 386
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388
结构性社会问题 388
跨时空性社会问题 390
失范性社会问题 391
伴生性社会问题 391
过程性社会问题 393
四、社会控制与社会管理 395
控制与社会控制 395
“控制”的等级类型 397
社会控制手段的演变 398
关于行为的“非预期结果” 401
第十五章 发展概述 407
Ⅴ 发展篇 407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和原因 408
社会变迁的涵义 408
社会变迁的原因 408
二、几个与社会变迁相关的概念 410
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412
四、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发展 415
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415
社会结构转型规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走向 417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化的意义 419
现化社会结构中变革主体的存在形态及其功能变化 419
第十六章 社会发展和社会现代化 422
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422
现代化的界定及基本共识 422
西方现代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424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影响 432
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模式和第二阶段模式 432
现代化的“变革类型”与“回应变革类型” 433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道路 435
三、西方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理论 436
经典社会学家的论述 437
罗期托的社会发展学说 438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440
四、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 443
社会指标体系的涵义、研究历史与作用 443
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446
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51
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45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54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455
第十七章 网络时代与信息社会的发展 460
一、现代化社会与因特网 460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460
因特网的发展 461
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社会观 463
未来社会形态的嬗变 465
二、网络时代与社会生活 465
第三自然 467
电子家庭的诞生并重新成为生产单位 467
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到网络社区 468
网络文化正在形成 469
因特网上的国家利益扩展新形式 470
网络社会中的社会问题 472
三、网络社会与社会学 475